佘興蓉
(重慶市萬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重慶 萬州 404000)
重慶萬州區糧油高產創建取得的成效與啟示
佘興蓉
(重慶市萬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重慶 萬州 404000)
萬州近年在糧油作物高產創建活動中,通過政府組織領導,部門通力協作,資金支撐,技術到位,打造完整農業產業鏈等系列措施,取得不斐成效。作為萬州三大保供產業之一的糧食生產面積穩中有升,產量增加;在高產創建活動中探索了體制和機制創新,培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了部分區域水稻、馬鈴薯等全程機械化生產;發展了訂單農業、品牌農業;農業產業功能拓展到農業觀光旅游業;培養了一批觀念新、懂技術、能生產、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升了農技人員的業務能力。期望通過高產創建活動成功經驗,為現代農業產業化和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參考。
高產創建;創新;成效;啟示
萬州區位于107°55'22"~108°53'25"E,30°24'25"~31°14'58"N之間,海拔高度175~1762m,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具有冬暖夏熱、多伏旱、春陽秋陰雨綿綿的立體性氣候特點。萬州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農村占全區幅員面積90%以上,農村常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55%。萬州耕地10萬hm2,常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萬hm2,產量50萬t以上,面積和產量分別居重慶市第3位和第4位。萬州2008年小麥開始實施高產創建,至2010年,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油菜和花生等主要糧油作物全面實施高產創建。通過近年的高產創建,農業生產探索了體制和機制的創新,為萬州農業產業化探索了路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奠定了基礎。
據重慶市統計局統計年報,2009年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1.22萬hm2、51.00萬t,2016年的面積和產量11.23萬hm2、53.13萬t,分別增長0.7%、4.2%;2009年油菜面積和產量是0.62萬hm2和11.04萬t,2016年油菜面積和產量0.80萬hm2和1.51萬t。由于高產創建活動的輻射帶動,各作物單產都有提高,盡管作物面積增幅不大,但增產顯著,特別是玉米和薯類作物,單產增幅度大,玉米由353.14kg提高到363.07kg,增加2.8%,薯類作物216.45kg提高到235.22kg,增加8.7%,油菜由112.39kg提高到125.57kg,增加11.7%。
在作物高產創建活動引領下,以高產為標準引用品種到根據需要選用品質優的品種和特色品種。水稻改大穗高產品種為當地適應性強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玉米從高產雜交種到根據需要種植高產緊湊型雜交玉米、青貯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小麥從旱地和稻田統一用種到分旱地麥和稻田麥;油菜從單收菜籽的品種到根據需要種可收菜苔、菜籽的兩用品種;花生、馬鈴薯選用彩色品種。
耕作制度創新,提高了耕地產出率或節約生產成本。水稻探索出了稻—蝦—蟹、稻—魚、稻—螞蟥等種植模式,提高了稻田的綜合利用率。玉米從玉米/甘薯、玉米/雜豆/甘薯2種模式到玉米/甘薯/蠶豆、玉米/大豆/馬鈴薯、玉米/花生、玉米/蔬菜/甘薯等多種模式,充分利用冬閑地塊。旱地小麥傳統的麥+玉+苕種植模式,2m開廂,麥、玉對半種植,小麥實際種植面積小,單產低;通過示范1.5m開廂,2∶1種植,提高了小麥種植面積,產量明顯高于對半種植,平均產量300kg/667m2以上,高的350kg,且基本不影響玉米產量。油菜成功探索了免(少)耕輕減節本高效栽培技術。
萬州85%以上耕地屬于丘陵,受此地理條件限制,機械化進程緩慢。2010年前,水稻小面積是機插秧和機收,其它作物僅整地用小型微耕機,其余全靠人工。通過高產創建的不斷摸索,萬州已實現了水稻、馬鈴薯和油菜高產創建千畝核心片從播種到收獲全程機械化,水稻還實現了工廠化育秧,小麥和油菜的核心示范片也實現了機播、機收。既解決了農村緊缺勞動力,又能節本增效,同時為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高產創建活動中,成立高產創建實施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每個創建作物由1名高級農藝師擔任責任專家,每2個示范村落實1名技術負責人,每個種植大戶落實1名農技專家定點聯系指導。從播種到收獲整個生產過程中,農技人員都要深入生產第一線,對農民進行配套集成技術培訓,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解決了“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農技人員的學習、實踐、創新和服務能力得到鍛煉,提高了科技推廣效果。
由于糧油作物的比較效益低,種植零散,難適應高產創建所需。為此,探索土地流轉方式,培育種植大戶,提高作物的種植規模和效益。2016年,萬州土地流轉率44%,土地規模經營率36%,在高產創建示范區內3.3hm2以上糧油作物專業種植大戶70戶,還有家庭農場、農業公司、專業合作社也參與了糧食規模化經營,輻射帶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培育耕種收、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組織近300個,4家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榮膺重慶市前十強,有力地保證了高產創建順利實施。
農業品牌是農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的無形資產,是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打基礎。萬州糧油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綠色食品近10個,水稻和馬鈴薯各有地理標志1個。萬州有重慶萬州糧油(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萬州區人頭寨果蔬專業合作社和重慶市萬州區寧蘭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或合作社10余家就水稻、馬鈴薯、油菜、花生等與農戶簽訂單,實行規模化的訂單生產,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種植效益,保農民增收,促糧油高產創建活動的持續發展。
油菜高產創建基地,油菜花開帶動農業休閑觀光和養蜂業的發展。龍駒、太安等鎮每年舉辦油菜花節,油菜花香不僅吸引了本區游客,鄰近區縣和湖北省的游客也來觀光游覽,附近農家樂生意興隆。2016年,油菜花節客人達2.6萬人次,增加收入160余萬元;養蜂3500群,產蜂蜜7000余kg,蜂蜜單價160元/kg,產值112萬元以上。
萬州區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糧油作物高產創建活動,成立了區糧油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實施小組和技術服務小組。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和一些政策性扶持措施,充分調動了農民種植積極性。
高產創建把優良品種、栽培技術、配方施肥、田間管理、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整合,集成一套配套技術。通過組織示范、宣傳培訓、現場觀摩交流和信息宣傳等工作,將集成技術落實到位,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糧油增產。
在高產創建活動中,利用高產創建的資金對種子、肥料、農藥等方面作了補貼,實行了統一供種、供肥和病蟲害防治,保證了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到位率,為高產夯實了基礎。
千家萬戶分散種植推廣集成技術難度極大,只有抓典型示范,為農民提供學習的樣板,為技術員提供觀摩現場,才能廣泛推廣作物生產配套集成技術,提高產量效益,促進大面積作物生產的發展。
在高產創建之初,大戶面積沒有超過3.3hm2的,就因傳統的種植方式需要人工多,農村缺勞動力,且工價高,生產人工成本高。隨著機械化推進,勞動力問題解決了,種植大戶多了,大戶的面積也增加了。2016年,僅龍沙鎮20hm2以上水稻大戶有4戶,面積最大的大戶有73.3hm2;白土鎮6.7hm2以上馬鈴薯種植大戶就有9戶,面積最大的近33.3hm2。
在高產創建活動中扶持專業合作社或機防隊,充分發揮植保專業化防治在化學除草、病蟲綜合防治中的作用。機防隊與農戶簽訂了管理服務協議,實行“五統一”(統一組織、統一技術、統一藥劑、統一時間、統一防治)的跟蹤服務,使用高效低毒新農藥,科學、及時對農作物噴藥施藥,解決了一家一戶用藥千差萬別,防治效果不盡人意的問題。專業化統防統治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防治效果,且降低農藥使用風險,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將高產創建上升為政府和部門共同行為,容易做大做強。高產創建與水利、國土、扶貧和財政等部門的農業基本建設相結合,能為高產創建基地建設高標準的排灌、道路等基礎設施,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
水稻、油菜和花生等引進或扶持了一批加工企業,引導企業以加工、銷售帶動生產,形成“種植戶+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龍頭企業”的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有了完整的產業鏈,糧油產品變商品,種植效益高,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高產創建也是順應農民所需。
糧油作物高產創建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因此只要有政府的組織、資金的撬動,農業實現綠色高產高效將指日可待。
2017-09-5
佘興蓉(1969-),女,重慶萬州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92941509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