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浩博
他們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
為尋求更好的生活來到香港
服務成千上萬的本地家庭
雖然文化、膚色各不相同
但都為融入香港社會而努力
長期接觸這個外籍傭人群體
梁慶基先生深有感觸
對行業的關注,對善心的構筑
匯成一片質樸而溫暖的情懷
共同成長 收獲各自的幸福
每至周末,香港中環的皇后廣場、金鐘的太古廣場,還有九龍及新界一些公園,會有許多外傭聚在一起,他們利用休息的時間,見見同鄉、或站或坐、閒聊家常……久而久之,已經成為今日香港獨特的景觀之一,也是開放包容的當代香港文化的體現。
“現在香港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忙碌,很少有時間顧及家事。若是青年父母,甚至無暇養育孩子,而香港法律也規定,家人外出,不允許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所以就需要外傭的幫忙。同時,由於香港的老齡化日趨嚴重,不少獨居長者日常需要別人護理、幫助,即使有的長者與子女一起居住,無奈後輩們整天在外奔波,無法看護長者,也需要外傭幫忙。”多年從事外傭中介服務的梁慶基先生表示,由於社會對外傭需求不斷增多,這個群體已經成為香港社會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於其自身而言,則意味著自己從事的行業將擁有樂觀的前景。同時,外傭、中介、僱主間的人情交流,也將交織得日益頻密。
1989年,梁慶基先生尚供職於保險行業,香港的外傭市場已經具備一定規模。機緣巧合,他也有需要僱一個外傭料理家事,於是四處打聽,經過一番折騰,才請到令自己滿意的外傭。所以他想到:既然自己找外傭如此辛苦,不少有同樣需求的人也會有差不多的遭遇,自己為何不嘗試接觸這個行業,相信能幫到他人。
於是,梁慶基先生從零起步,收集有關訊息,並將之不失時宜推薦給朋友。身邊的人得到幫助後,心情愉快,並向更多人介紹梁慶基先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連梁慶基先生也不認識的人都上門諮詢,漸漸的,新的行業、新的機遇、新的發展方向,在他的眼前清晰起來。
由於中介是以人為對象的服務行業,梁慶基先生也開始與外傭、僱主、合作對象等進行溝通,在逐漸深入不同的人群後,他知道,今天香港的外傭大多由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的人組成,他們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而來到富庶的香港,雖然他們的言語、文化、生活方式與本地人皆有不同,但為了獲得理想的工作都付出眾多的努力,有著一致的期待。他也知道,大部分的香港僱主需要他人幫忙處理家務,他們的家庭也歡迎質素高的傭人、護工,藉此讓自己消除對後方的顧慮,能更安心在外工作。雙方的訴求,從而促使梁慶基先生形成了事業中的使命感——成為外傭與僱主間聯繫的橋樑。
此後,他把越來越多的心力放在外傭中介工作上,直至竟發展至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時,他也堅持著職業的操守,明確業內的規范,樂意接受法律的監管,盡量保證僱主請得放心,外傭做得安心。“一般而言,需要照顧幼童的家庭,會僱菲傭較多;需要護理長者的,請印(尼)傭較多。不同的家庭,與不同的外傭之間會產生不同的經歷,帶給我們工作的考驗,不過解決了問題,會讓人高興。”梁慶基先生形容,工作越久,就像跟合作的外傭一起成長,是很開心的體驗。
曾經有一個僱主,與外傭相處猶如家人,更在去世後贈給外傭一筆數目可觀的嫁妝,引起風波。梁慶基先生權衡利弊,對該名外傭說,僱主是因為信任所以送給你這麼多錢,但沒必要為此而產生糾紛。經過商談,事情取得圓滿的結果。後來此事被刊登在《經濟日報》上,文章名為《現代桃姐》。TVB的一位編劇由此創作成時裝實況單元劇《我們的天空》其中一個單元《公公與我》,並在簡介中感慨道:“外傭,是跟大部分香港人最息息相關的少數族裔,同一天空下,既發生虐傭事件,亦有不少真摯主仆情故事,有令人發指的,亦有令人感動流涕的。外傭只身來港除了賺錢,亦有為香港家庭帶來溫暖,互相的尊重關愛,確實不應局限在膚色國籍、僱傭關係之間,有時亦非金錢能夠衡量。”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現實中,無論是僱主,還是外傭,以及作為中介的梁慶基先生等人,都是在這種相互作用的關係中,逐漸成長、日益親密,為獲得了各自的幸福而攜手合作。
以保險的精神從事外傭中介
據梁慶基先生介紹,目前香港的外傭人數約有35萬之多,其中絕大部分是菲傭,少一點的則是印(尼)傭,還有少量泰國、越南等別國傭人,形成了這個數量龐大的人群以及至今仍供不應求的市場。梁慶基先生表示,他們定期會跟一定數量的外傭簽約並幫忙申請到港,但依然無法滿足外傭服務需求旺盛的香港市場。有時,需要客人提前預約,才能僱到外傭。
此外,為了給僱主們提供高質素的外傭,梁慶基先生還預先做足凖備,如教會外傭從業技能之餘還保持與對方的聯繫,並常常用心進行交談,教會他們從業技能,達到大家有商有量,以此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為了讓行業更具規范,梁慶基先生還與同行在2013年成立香港印傭協會,專注解決僱主與外傭間的問題,他們嚴守法律,確立雙方合作的規范,且著手處理法規不清晰或有分歧的問題。盡眾人之力,保業內和諧。現在該會由MERRY擔任會長,她盡心盡力協助梁慶基先生。
為求客觀公正,梁慶基先生與會內同仁對不同的問題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希望給僱主或外傭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例如僱主反映外傭幫不上忙,他們會進行兩三天的觀察,情況屬實再對外傭進行培訓。要是涉及法律,他們會建議報警處理,與會成員絕不插手,情理之間分得清清楚楚。
中介是聯通兩方的工作,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藝術,雖然工作中會有各種問題,但梁慶基先生卻常常可以輕鬆解決,因為他將過去做保險的經歷帶入外傭中介中,發揮著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智慧:“我用做保險的理念工作,所以知道怎麼關心客人和外傭,知道他們所需,也能聽到他們的反饋。”梁慶基先生的服務,既讓僱主感覺放心與的溫暖,又讓外傭感受體貼有加,因此不少人都敬愛他,不僅日常保持電話聯絡,還在其生日寄送卡片問候,濃濃溫情,溢滿心中。
不難看出,梁慶基先生對行業的熱愛,已是不需贅述。在此基礎上,他更希望自己能多做一點貢獻,服務業界。近期,他擔任消防安全大使,並計劃為外傭開設相關培訓,頒發有關證書,給他們增加技能的含金量,將來也能為僱主作出進一步的服務。他還創設香港外傭與僱主協會,團結外傭,幫助這些離鄉別井的人們,如何處理家庭、婚姻等問題。
“我喜歡幫助他們,有時看到他們像對待家人一樣關心我,會覺得自己身處一個融洽的大家庭中。”實際上,梁慶基先生的夫人也正是通過這個行業而與他組成了家庭,“我太太是菲律賓人,很能幹,現在她也打理另一家同是外傭中介的公司。”由人情發展到溫情再升華為親情,梁慶基先生的生活因此快樂而甜蜜。
不難看出,情愫,是貫穿這個行業的主線,連接著各個方面,把人文的光芒蔓延開來。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香港,雖然忙碌,卻因此不乏溫情,現代的都市文化,也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