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莎 周慶輝
(1 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上海,201203; 2 第二軍醫大學中醫系教授,上海,200433)
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臨床應用及機理探析
馬莉莎1周慶輝2
(1 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上海,201203; 2 第二軍醫大學中醫系教授,上海,200433)
疼痛是臨床最常見的體征和癥狀,腕踝針對痛癥具有獨特的治療優勢。本文就近年來文獻中有關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研究進行系統回顧與總結。重點對臨床研究的治療結果、實驗研究的思路與機理、以及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與梳理,以期為今后腕踝針的臨床推廣及研究提供相關參考。
腕踝針;疼痛;鎮痛;綜述
疼痛常是患者就醫的最主要原因,世界疼痛大會將其確認為“人類第五大生命特征”,是伴有實質性或潛在性組織損傷而引起的一種不愉快感覺和精神體驗[1-2]。疼痛作為針灸治療最廣泛的適應證,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就有詳細記載,現代針刺鎮痛療效也在國內外獲得廣泛認可,現今針刺已成為疼痛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以電刺激療法為基礎,結合現代神經學理論與傳統針灸理論發展起來的腕踝針,在臨床實踐中有顯著的止痛療效。本文就通過收集整理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重慶維普、SinoMed等中文數據庫以及Pubmed英文數據庫中應用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醫學文獻,對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腕踝針針刺部位僅限于腕部和踝部,治療范圍卻遍及全身病癥。潘玥等[3]歸納腕踝針的優勢病種后發現它對疼痛類疾病具有絕對優勢。本文將疼痛病種分為骨傷科病證、內科病證、婦兒科病證、五官科病證等,對近年來文獻報道的腕踝針治痛的臨床療效綜述如下。
1.1 骨傷科疼痛 腕踝針的臨床應用以骨傷科病種最廣泛,對腰痛、頸椎病、肩周炎、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疼痛都具有治療優勢。
1.1.1 腰痛 腰痛是腕踝針最主要的適應證之一,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腰痛用其治療俱可獲得滿意療效。其中急性腰扭傷是腕踝針治療腰痛的首位優勢病種,蘇江濤等[4]用隨機對照試驗證實其對急性腰痛具有即時鎮痛作用,沈樂等[5]用腕踝針結合體針治療180例急性腰扭傷,治愈率達98.3%,治療后患者腰痛VAS評分明顯降低。腕踝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有廣泛應用,徐賢等[6]的臨床觀察發現腕踝針能緩解腰突癥的疼痛癥狀,賈俊兵[7]、程勛昌等[8]用以腕踝針為主的綜合療法治療腰突癥有效率均在90%以上。
1.1.2 肩周炎 腕踝針治療肩周炎不僅能減輕患者疼痛,還能增加肩關節活動范圍,可以有效提高肩周炎的治愈率。臨床多采用腕踝針配合溫針灸[9]、中藥離子導入法[10]等其他療法治療肩周炎,治愈率均可達90%以上。
1.1.3 頸椎病 臨床應用腕踝針治療頸椎病的報道多集中在以疼痛為主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研究表明單獨使用腕踝針或結合其他治療均可顯著提高頸椎病的顯效率,并在減輕患者的自覺疼痛、改善患者的主觀癥狀方面優于常規針刺治療[11]。封蕾[12]用腕踝針控制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上肢疼痛癥狀,大部分患者在埋針30 min內見效,且鎮痛持續時間長達12 h之久。
1.1.4 其他 臨床也有報道顯示腕踝針對膝骨關節炎[13]、落枕[14]、網球肘[15]等引起的疼痛有效,蔡氏等[16]發現腕踝針對關節扭傷、骨折、肌肉撕裂等3種運動損傷均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尤其對關節扭傷的鎮痛效果最為顯著。
1.2 內科病癥
1.2.1 頭痛 臨床上腕踝針治療頭痛的研究多集中在偏頭痛治療。腕踝針治療偏頭痛后頭痛發作頻度、持續時間以及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療前[17]。此外,它對急性高原病性頭痛、頸性頭痛也有滿意療效,張振亞等[18]通過經顱多普勒圖譜(TCD)觀察腕踝針治療血管痙攣性頭痛,患者頭痛癥狀明顯改善,止痛療效也優于單純藥物觀察組,TCD還顯示該治療可緩解腦血管痙攣,有效改善腦血管血流狀況。
1.2.2 帶狀皰癥后神經痛 帶狀皰癥后神經痛是帶狀皰癥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最常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觀察腕踝針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有獨特療效,配合體針、皮內針、刺絡放血療法均可提高治愈率[19-21],對感染皰疹病毒的孕婦和腫瘤患者等特殊人群[22],腕踝針也不失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可明顯縮短疼痛時間,避免不良反應。
1.2.3 癌痛 針灸治療癌痛具有確切療效,是癌痛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腕踝針緩解癌痛也有確切療效,且能充分發揮解毒增效的鎮痛優勢,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用腕踝針治療存在癌癥疼痛的惡性腫瘤60例患者后發現腕踝針治療可提高3階梯鎮痛給藥的鎮痛效果,單獨腕踝針或聯合鎮痛藥治療可提高癌癥疼痛患者的生命質量[23]。葉富英[24]還發現腕踝針可用于癌痛中爆發痛管理,可減少阿片類藥物劑量,延長疼痛持續緩解時間以及再次出現爆發痛的時間。
1.2.4 卒中后肩痛 腦卒中后患者多出現肩痛癥狀,常影響患者康復,腕踝針配合康復訓練治療卒中后肩痛也多見臨床報道。研究者用腕踝針配合運動療法、康復訓練等治療該疼痛有效率可達90%以上[25-26]
1.3 婦產科疼痛 腕踝針治療婦科疼痛多見痛經與急性乳腺炎的臨床報道。單獨應用腕踝針[27]或配合其他療法[28]治療原發性痛經可達到治愈或減輕癥狀的效果。用隨機對照研究[29]比較腕踝針、體針和止痛藥對原發性痛經的治療發現其療效顯著,不僅即刻止痛效果明顯,而且在改善患者痛經癥狀的客觀積分和主觀評分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患者易于接受和堅持治療。李蘭榮等發現腕踝針對急性乳腺炎疼痛有緩解疼痛的作用,進而用腕踝針配合懸灸治療急性乳腺炎,結果提示患者疼痛評分明顯下降[30]。在產科,繆縉[31]等用腕踝針干預分娩鎮痛,30 min內獲效,60 min效果顯著,鎮痛效果可維持整個產程,推測腕踝針通過促進子宮鎮痛活性物質(β-內啡肽、5-羥色胺)的產生而發揮鎮痛效應,可幫助分娩。此外,臨床也有報道稱腕踝針可治療無痛人流術后宮縮痛,且療效顯著[32]。
1.4 五官科病證 吳蔚等[33]比較腕踝針聯合西藥與單純用藥組治療Hunt綜合征耳道疼痛的療效后發現其止痛效果更快更持久,優良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朱志敏[34]用腕踝針埋針法治療牙痛有效率可達100%,痊愈率達79.6%,與對照組比較治愈時間明顯縮短。
1.5 外科痛證 針刺用于圍手術期鎮痛在國際上已有廣泛認可,不僅能發揮鎮痛效應,而且具有降低應激反應、保護胃腸功能并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35]。腕踝針用于術后鎮痛,范圍可涉及骨科手術,肝癌介入術后、腹腔鏡治療、肛腸疾病術后、燒傷換藥等多個方面[36]。李文龍等[37]發現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應用腕踝針針刺聯合塞來昔布可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術后鎮痛藥物及圍手術期塞來昔布用量;曾科等[38]將腕踝針用于肝癌介入術后鎮痛,結果顯示其鎮痛效果優于嗎啡組;劉春亮等[39]在麻醉前用腕踝針治療腹腔鏡膽囊術后疼痛,鎮痛有效率可達96%,對術后切口疼痛和內臟疼痛的緩解均有效,并能降低術后不良反應,術前用腕踝針干預也證明其具超前鎮痛作用。
腕踝針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張心曙教授于1966—1975年間在用電刺激療法以神經癥為主的疾病的經驗基礎上,受傳統經絡學說、耳針、穴位和針刺法的啟發,從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來的一種獨具特色的針刺療法[40]。臨床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腕踝針對各系統痛證效果顯著,上述臨床文獻均證實腕踝針在各類疼痛性疾病中具有較好的止痛作用,但是對腕踝針的鎮痛機制研究卻頗有爭議,通過對腕踝針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文獻進行歸納分析,將分別從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方面探討腕踝針鎮痛機制。
2.1 現代醫學理論 腕踝針創始人張心曙教授[40]認為該作用機制是神經反射的復雜調整作用,針刺通過刺激傳遞過程中各級神經中樞的調整作用而發揮效應;實驗研究也多從腕踝針引起鎮痛物質的釋放方面驗證該鎮痛效應是神經體液等多種因素參與下共同完成的復雜反應過程。根據現有實驗研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回顧腕踝針鎮痛機制的研究進展
2.1.1 神經化學機制 腕踝針鎮痛研究多從痛閾及其相關鎮痛遞質方面入手。符仲華[41],李芳琴等[42]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腕踝針止痛機理與其提高受損局部痛閾,減低血清五羥色胺(5-HT)含量有關,表明腕踝針的鎮痛機理與神經調節有關,但不排除神經遞質的參與;腕踝針治療原發性痛經的動物實驗結果[43]也推測腕踝針可能是通過抑制PGF2α(前列腺素F2α)釋放,促進β-EP(β-內啡肽)、NO及SP(P物質)等物質緩解子宮痙攣,達到止痛的效果;有臨床試驗[44]通過比較腕踝針治療前后患者血漿中β-EP和SP含量的變化后也證實腕踝針鎮痛機理確有神經遞質的參與。
2.1.2 神經體液調節 根據腕踝針理論及鎮痛發揮特點,有學者[45]認為這是一種非傷害性刺激,通過激活相應感受器而產生針刺信號傳到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級水平:一方面進入疼痛通路的各個驛站,與來自痛源的信號發生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也激活了內源性鎮痛系統,從而阻斷通信號的繼續傳遞,發揮鎮痛效應。也有人[46]認為腕踝針的刺激是皮膚感受器產生的電位差沖動,通過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變化,包括痛閾升高、內啡肽及單胺類遞質合成與釋放等,共同抑制傷害性信息傳遞從而起到鎮痛作用。
2.1.3 生物力學觀點 根據腕踝針的分區特點、針刺部位、鎮痛特點結合現代經絡實驗研究,胡俠等[47]另辟蹊徑,從生物力學的角度推測腕踝針是通過針刺對皮下組織液壓的調節作用而達到鎮痛效果,該觀點認為腕踝針刺入皮下不僅使得刺激信號沿著十二皮部經絡循行路線上的交感神經敏感線循行外,而且會引起皮下血管應力變化、組織液壓波的形成與傳播引起疼痛部位的離子通道的變化,使得體內機械波與化學波(孤立波)相互協調、相互震蕩而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從而引起鎮痛作用。
2.2 中醫理論 腕踝針是在傳統針灸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特色療法,延續了傳統針刺疏經通絡,通調氣血的效應機制,對疼痛類疾病發揮鎮痛優勢。腕踝針療法將人體分為6個區,12個進針點,根據中醫三陰三陽理論,其分區均與相應的經脈、皮部關系密切。其中皮部是十二經脈之氣反映于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在散布之所在,與五臟六腑、經絡、營衛、氣血都有密切的聯系,刺激皮部即可起到治療全身疾病的作用。腕踝針的十二個刺激點均位于腕踝關節附件,相當于本部、根部,故可主治全身各部病癥。另外,腕踝針的十二個刺激點,均分布于經線上,可看作是傳統腧穴的泛化與發展,并與十二絡穴位置大致相當,淺刺這些部位的皮部,可以調整相應經脈之氣及其聯屬的臟腑功能,以達到祛邪扶正的目的[31.48]。
從腕踝針的臨床實踐及相關研究報道來看,其治療疼痛類疾病有確切療效,與其他治療比較,它具有取穴簡單、刺激量小、不要求針感、患者易耐受的優勢,非常適合用于臨床各類疼痛管理。目前研究多以臨床觀察報道為主,涉及的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討相對較少,相關的實驗研究更是存在較大空缺?,F有文獻資料中關于腕踝針治療痛癥的臨床研究也多限于單純的療效觀察,大部分為回顧性病例分析,缺乏前瞻性的實驗研究及作用機制的研究,且其中的臨床試驗多存在治療方案設計不合理、樣本量過小、對照不全、隨機或盲法實施不當等不足,并不能提供高質量的循證依據,相關系統評價[49]的結論也多為“療效不確定”或證據等級偏低,這可能與研究的方法學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關。為使腕踝針在臨床實踐中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我們以后的研究應側重從前瞻性、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中探索高質量的循證依據,并從理論探討性的實驗基礎研究中明確腕踝針發揮效應的理論機制。
[1]Morone NE,Weiner DK.Pain as the fifth vital sign:exposing the vital need for pain education[J].Clin Ther.2013,35(11):1728-1732.
[2]IASP(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Pain).Proceedings of the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IASP.2010[2014-07-11]http://www.Iasp-pain.Org.
[3]潘玥,李平.腕踝針臨床優勢病種的文獻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8):618-620.
[4]蘇江濤,周慶輝,李銳,等.腕踝針對急性腰痛的即時鎮痛作用: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0,30(8):617-622.
[5]沈樂,齊昌菊,葛談.腕踝針結合體針治療急性腰扭傷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5,49(6):58-59.
[6]徐賢,方凡夫,黃楓,等.腕踝針與物理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對比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3):317-321.
[7]賈俊兵.腕踝針配合體針治療腰椎間突出癥療效觀察[J].環球中醫藥,2015,8(S1):65-66.
[8]程勛昌.齊刺后拔罐配合腕踝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27(9):1299-1301.
[9]王國書.腕踝針配合溫針灸治療肩關節周圍炎40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4,31(2):61-63.
[10]張漢平,王雅萍,郭彥忞,等.腕踝針結合中藥離子導入技術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2):114-115.
[11]李建鋒,張剛建.腕踝針結合體針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3):121.
[12]封蕾.腕踝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上肢疼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2):2356-2357.
[13]張浩,闕慶輝.腕踝針配合肌力訓練治療膝骨性關節炎40例[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31(2):68-69.
[14]朱南賢.腕踝針治療落枕[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5):10-11.
[15]姚軍.腕踝針配合循經取穴治療網球肘108例[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42-43.
[16]蔡雄茂,吳巧瓏.腕踝針對常見運動損傷鎮痛效果的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30(15):21-23.
[17]李良平,李明江,王利民,等.電針透刺配合腕踝針治療偏頭痛80例的療效觀察[J].按摩與導引,2007,23(7):31-32.
[18]張振亞,肖玉娟.腕踝針治療血管痙攣性頭痛的療效觀察及經多普勒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1):3942-3943.
[19]王永福,王會霞,李菊蓮.腕踝針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4):106-108.
[20]徐莉.腕踝針加體針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4(5):532.
[21]孫世偉,陸岸英.腕踝針聯合刺絡放血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22例[J].廣西中醫藥,2016,39(1):37-38.
[22]葉富英,林勝友,蔡亞紅.腕踝針治療腫瘤并發帶狀皰疹疼痛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3):209-210.
[23]王芳,胡崗,林麟,等.腕踝針治療癌癥疼痛效果觀察[J].人民軍醫,2017,60(1):56-57.
[24]葉富英,汪永堅,林勝友,等.腕踝針在癌癥疼痛爆發痛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3):270-271.
[25]羅霞,劉連秋,孫曉燕.關于腕踝針配合康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肩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5):58-59.
[26]吳加勇,葉寶葉,薛偕華,等.腕踝針配合運動療法治療卒中后肩痛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5):409-411.
[27]師德明.用腕踝針治療56例痛經患者的療效觀察[J].求醫問藥,2013,11(3):170-171.
[28]陳麗,孫忠人,黃瑩.腕踝針與董氏奇穴配合治療原發性痛經4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7):671.
[29]王洪彬,趙舒,孫娜,等.腕踝針治療大學生原發性痛經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3,33(11):996-999.
[30]李蘭榮,張迎春,姜朵生.腕踝針并懸灸治療急性乳腺炎初期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7):1320-1321.
[31]繆縉,賴雪梅,蔣學風,等.腕踝針療法的分娩鎮痛效果[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2,33(2):198-201.
[32]沈秀青,張月,徐彩飛.腕踝針治療無痛人流術后宮縮痛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11):1320-1322.
[33]吳蔚,黃雙英,徐華.腕踝針聯合西藥治療Hunt綜合征耳道疼痛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1(10):96-97.
[34]朱志敏.用腕踝針埋針法治療牙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0):247.
[35]張佩軍,張慶,王建波.針刺及相關技術在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5,21(4):437-438.
[36]劉春亮,陳輝,熊源長.腕踝針用于術后鎮痛的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6,50(2):94-96.
[37]李文龍,李陽陽,張海龍,等.腕踝針針刺聯合低劑量塞來昔布口服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7,26(1):158-161.
[38]Zeng K,Dong HJ,Chen HY,et al.Wrist-ankle acupuncture for pain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Chin Med,2014,42(2):289-302.
[39]劉春亮,熊源長,盧軍,等.腕踝針治療腹腔鏡膽囊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6,35(3):297-300.
[40]張心曙,凌昌全,周慶輝.實用腕踝針療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13-18.
[41]符仲華,孫文穎,呂瑞和.腕踝針大鼠實驗方法對其痛閾的影響[J].江蘇中醫,1997,18(2):29-30.
[42]李芳琴,張衛華,趙陽.手法腕踝針鎮痛機理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10):897-899.
[43]Liu WX,Zhao Y,Yu YY.Effects of wrist-ankle acupuncture on associated factors in uterus tissue and serum in ra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l[J].J Acupunct Tuina Sci,2015,13(3):146-149.
[44]楊孝芳,陳盼碧,王甜.腕踝針結合辨經取點法對頸椎病頸痛患者的鎮痛療效及血漿β-EP、SP含量影響[C].中華中醫藥學會、貴州省針灸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次全國中醫外治學術會議貴州省針灸學會2014年學會年會論文集.中華中醫藥學會、貴州省針灸學會:2014:5.
[45]候西俠.腕踝針治療腰部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機理探析[J].陜西中醫,2012,33(8):1057-1084.
[46]劉艷萍.腕踝針對急性腰痛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學,2011,32(10):2016-2017.
[47]胡俠,凌昌全.腕踝針止痛機理的生物力學觀[J].中國針灸,2004,24(5):361-363.
[48]李芳琴,張衛華,趙陽,等.腕踝針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機理探討[J].河南中醫,2008,28(10):68-69.
[49]Zhu LB,Chan WC,Lo KC,et al.Wrist-ankle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symptom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4:7(Online).
ClinicalApplicationandMechanismAnalysisofWrist-ankleAcupunctureagainstPain
Ma Lisha1, Zhou Qinghui2
(1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2TheSecondMilitary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Pai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igns in clinical, and wrist-ankle acupuncture has showed a unique superiority in pai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levant medical literature about wrist-ankle acupuncture for pain diseases, focusing on the clinical effect mechanism research and present problems in research process.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research of wrist-ankle acupuncture.
Wrist-ankle acupuncture; Pain; Analgesia; Review
上海市進一步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ZY3-CCCX-3-3013)——腕踝針對腰痛止痛作用的針刺點和針刺法特異性研究
馬莉莎(1990.07—),女,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腕踝針治療痛癥,E-mail:mls9071@163.com
周慶輝(1965.09—),男,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研究方向:疼痛和神經系統疾病的中醫藥與針灸治療;腕踝針療法的應用、推廣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E-mail:jcimzqh@163.com
R245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7.11.070
(2016-08-25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