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傲
(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農業辦公室,湖北 老河口 441800)
兔的繁育飼養
張傲
(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農業辦公室,湖北 老河口 441800)
1.1 同質選配 選用性狀相同、性能表現一致,或育種值相似的優秀公母兔配種,以獲得相似的后代。如選擇體型大、毛皮質量好的公、母獺兔進行配種,可使后代獺兔的體重和毛皮質量等遺傳性狀穩定和得到鞏固。
1.2 異質選配 異質選配分兩種情況:一是具有不同優異性狀的公母兔相配,以期獲得兼有雙親優點的后代。如選毛長的與毛密的兔配或選體型中等、被毛密度大的與毛密度不突出,但體型較大的兔配,可使毛密、體型大的優良性狀集中在一起;二是選擇同一性狀,但優劣不同的公母兔相配,以好改壞,以優改劣,以良好性狀糾正不良性狀。
1.3 年齡選配 一般用青年公兔配壯年母兔,優秀老年公兔配壯年母兔,壯年公兔配壯年母兔,壯年公兔配青年母兔,壯年公兔配老年母兔等。
剛產下的仔兔最好采用人工護理,可用干凈毛巾擦干剛產下仔兔的身體,清除血、毛等污物,母兔產下胞衣后喂給溫開水(最好是5%的紅糖水或0.9%的食鹽水),然后將仔兔移入墊有軟草的保溫箱喂奶,每隔24h母兔放入保溫箱喂奶一次。
仔兔發育不完全,其調節機能差,適應性弱,抵抗力差。根據仔兔生長發育特點,將飼養管理分為睡眠期管理和開眼期管理。睡眠期除讓仔兔吃足奶外,還要做好防寒保暖、驅蚊、滅鼠、防病、防窒息等工作。開眼期飼養重點是補料和斷奶,可喂給兔少量營養豐富、易消化、適口性好的飼料,并在料中拌入少量礦物質等,仔兔日喂5~6次,以少食多餐為原則,以后逐步增加喂量,直到斷乳。
2.1 睡眠期管理 仔兔初生至第12 d為睡眠期,這一時期窩內溫度應保持在29~30℃。若發現仔兔因吊乳而被母兔帶出窩,應立即采取救護措施,若仔兔出窩時間不長,可把仔兔揣入人的懷中取暖,等仔兔復蘇后再放入窩內,若出窩時間稍長,兔受凍發涼,則應立即將其放入40℃熱水中(口鼻露在水外),待仔兔復蘇后擦干身體,送入窩中。
2.2 開眼后管理 一般仔兔出生后12 d開眼,15d左右出窩。仔兔出生16~17d后可開始補料,可喂給其適量青綠嫩草,并逐步增喂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仔兔35~40d后即可斷奶。給仔兔補料可選豆漿、豆腐、胡蘿卜、鮮嫩青草、青菜等,青料要清洗、晾干,切成細絲喂給。
3.1 中藥催奶 紫花地丁、車前草、蒲公英等切碎拌入飼料,單喂混喂均可,藥物連服3 d,其既可催奶,又可消炎去火。
3.2 拉毛催奶 通過拉毛可促進母兔泌乳。母兔產前拉毛時,將其拉下的毛悄悄取走,母兔發現毛少了,會繼續拉毛。初產母兔可人工幫助拉毛,此法催奶效果明顯。
3.3 蚯蚓催奶 將鮮蚯蚓用沸水泡至發白,然后切碎拌入紅糖喂母兔,每天喂2次,每次喂2條,也可把蚯蚓曬干、粉碎,每天喂10~15g,連喂4d。
3.4 生南瓜籽催奶 生南瓜籽20g,連殼搗爛,拌入少量精料中喂母兔,連喂3~6d。
3.5 黃豆、豆漿催奶 黃豆20~30g用開水浸泡或煮至半熟后拌入飼料喂母兔,也可將豆漿兌適量開水,待稍涼后讓母兔自由飲用。
3.6 糯米催奶 糯米用沸水浸泡至發漲后,拌入飼料喂母兔,每次20 g左右,每天喂一次,連用3~5d。注意糯米不可煮熟,以免粘嘴。
3.7 豬蹄催奶 豬蹄4只,黃芪200 g,干地黃、當歸、川芎各150 g,牛膝50 g同煮,煮出的汁液濃縮,加入蜂蜜200g熬成飴糖喂母兔,一日三次,服完為止。
4.1 飼料合理搭配 飼料要多樣化,家兔日糧中的營養成分為粗蛋白、粗纖維各10%,脂肪5%,每千克日糧含消化能2800大卡,氨基酸10%。無條件喂配合飼料的,應適當添加黃豆、豆餅、麩皮、玉米等精飼料和胡蘿卜等多汁飼料。
4.2 重視夜喂 家兔夜間采食量可占全天采食量的75%以上,因此,夜間要給兔供足飼料和飲水。
4.3 逐步換料 突然更換飼料易引起家兔腸胃病,因此,更換飼料要循序漸進。
4.4 不喂青貯料 青貯料酸度大,會影響家兔消化,同時,青貯料易發霉變質,家兔食后易發生下痢,甚至死亡。
4.5 不斷草料 飼喂草料不要間斷,以防食團板結,阻塞兔的盲腸和盲腸的蚓突。每只成年兔每天喂草料 0.5~1kg。
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各種兔均易感,3月齡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5.1 臨床癥狀
5.1.1 最急性型 病兔無任何前驅癥狀即突然發病死亡,死前四肢劃動,抽搐、慘叫,死后呈角弓反張姿勢,天然孔流出泡沫狀血樣液體。
5.1.2 急性型 病兔體溫升高至41℃或更高,數小時至24h后體溫下降,其精神萎頓,被毛粗亂,伏臥,不食或減食,口渴,多尿,呼吸迫促,瀕死時興奮,狂奔,啃咬籠架,抽搐,尖叫,頭頸后仰,四肢強直,天然孔流出淡紅色液體。
該型病程1~2 d,多數患兔鼻部皮膚碰傷,10%鼻出血,死前肛門松弛,被毛被黃色黏液沾污,糞球附黏液。
5.1.3 慢性型 多見于幼齡兔,病兔體溫升高至41℃,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鼻孔流出黏性或膿性分泌物,被毛雜亂、無光,迅速消瘦,衰弱而死。有的兔流涎,前肢張開,頭抵籠底,拱背或癱瘓,5~6 d后衰竭死亡。耐過兔發育不良,成為傳染源。
5.2 防治 兔瘟發病急、傳播快,對其重在預防。引入兔要及時注射兔瘟滅活苗,仔兔20~25日齡初次免疫,60日齡二次免疫。
發生兔瘟后要及時隔離病兔,未發病兔進行緊急接種。病兔需立即注射兔瘟高免血清,10 d后再注射兔瘟疫苗。
S829.132
C
1001-8964(2017)10-0042-02
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