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起
達瑞爾·道金斯籃板摧毀者

文/白起

自從達瑞爾·道金斯在高中畢業直接進入聯盟之后,他即比一起出道的其它新秀多獲得了一份人們的關注,但他真正在聯盟中一炮而紅卻是在1979-80賽季的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位身高2.11米,體重114.3公斤的大個家伙在比賽中兩次扣碎了賽場上的玻璃纖維籃板之后,他即在一夜之間被全國媒體尊奉為“巧克力雷霆”。

他的第一記石破天驚式扣籃發生在那一年的11月13日于市政禮堂的一場同堪薩斯城國王隊的比賽中。道金斯在面對國王隊中鋒比爾·羅比澤恩的防守下飛身扣籃時,由于用力過猛,整個籃板連帶籃圈都被他掀翻在地上,比賽也因為這么一個小小的插曲而足足延誤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更換了一塊嶄新的籃板之后,比賽才算重新開始。而從未進入過大學籃壇的道金斯也自此憑借這記扣籃在聯盟內聲名遠播。
23天之后,在費城光譜體育館內,道金斯又在9286名稀少的觀眾面前上演了類似前者的精彩一幕。76人隊后衛道格·科林斯帶球向左側底線突破,并成功地吸引了馬刺隊中鋒大衛·考茲恩的注意力。當考茲恩拍馬趕到此處對科林斯進行圍追堵截時,機警的科林斯迅速將球傳給了隨后跟進的道金斯。道金斯雙手持球,兩只手在腦后高高地向上伸舉著,幾乎接觸到了肩膀頭部位。他縱身一躍,身體迅猛地撲向籃筐,用盡全身力氣將球狠狠地扣了下去。
這一次,籃板上的玻璃纖維并沒有像上次那樣全部破碎。道金斯只是將籃圈拽掉在地板上。不過,籃板上的玻璃纖維此時也早已在劇烈震蕩的作用下呈現蜘蛛網狀的縱橫條紋了。
“說句實話,我真的不想破壞籃板。”22歲的道金斯說,“那只是一種力量的體現,是那種只有巧克力雷霆才會具備的巨大力量。每當我在賽場上扣籃時,我總是能夠感覺到身體內有那種蠢蠢欲動的驚人力量,它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地希望能夠從我的體內爆發而出,但我卻沒有能力駕馭它。”
“我本來想沖過去給于我的隊友們必要的援助的,”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冰人喬治·格文說,“但我突然看到道金斯從后面殺了出來,他將球高高地舉在腦后,做出了一個即將扣籃的夸張動作。當時我就知道將要發生什么事情了。因為在此之前,我早就在電視上看過他在堪薩斯城里表演的那記扣籃了,看著他在慢鏡頭中的那種風姿,真的很令人震驚。我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此時的感受了。”
道金斯1975年以新秀第五位進入NBA時,他才年僅18歲。雖然只是一個弱冠少年,但道金斯那時就知道如何取悅球迷了,除了強力扣籃外,他還不斷地與對手以及球迷開玩笑。道金斯認為自己永遠走在時間的前頭,這是因為他明白自己的任務就是讓球迷興奮起來,而完成這個任務并不困難,就連他自己也能從中感到愉快。“在比賽時,對手總希望你能像個死鬼一樣在場上無所表現,這沒什么大不了的,我照做不就萬事OK了。”道金斯永遠是這樣吊兒郎當,但他的身體里的洪荒之力絕對是NBA歷史上罕見的。
說句實話,我真的不想破壞籃板。那只是一種力量的體現,是那種只有巧克力雷霆才會具備的巨大力量。每當我在賽場上扣籃時,我總是能夠感覺到身體內有那種蠢蠢欲動的驚人力量,它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地希望能夠從我的體內爆發而出,但我卻沒有能力駕馭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