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金鷹



小兒秋冬季腹瀉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是嬰幼兒常見病、多發病,常常成為父母的困擾。小兒推拿應用到該病癥,不像抗生素那樣直接抑菌或殺菌;也不像防疫針那樣能使機體被動地產生抗體,而是調節機體的功能,正常地發揮臟腑消化、吸收、排泄的作用,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何為小兒秋冬季腹瀉
小兒秋冬季腹瀉,顧名思義是進入秋冬季后,寶寶特有的一種腹瀉病。嬰幼兒感染后一般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癥狀,即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腹瀉物大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大便次數多,且有惡臭。
秋冬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然止瀉。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是小兒秋冬季腹瀉的流行季節。小于6個月的小嬰兒,由于體內有母親的抗體保護,不易患秋冬季腹瀉,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小嬰兒。
5個表現癥狀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于病程初期),一般為低熱。
2.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或膿血,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癥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
4.腹瀉重者會出現脫水癥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2 個傳播途徑
有兩個傳播途徑:一是由糞到口,即直接或間接接觸患兒糞便后,將病毒由食物帶入口中;二是空氣傳播,即患兒糞便中的病毒擴散到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
存在的 4個誤區
誤區1:是菌痢或由細菌引起的腹瀉
正確認識: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其實嬰幼兒秋冬季腹瀉,主要是由一種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因病毒形似車輪而得名。
誤區2:秋冬季腹瀉不是傳染病,沒有疫苗
正確認識:近兩年,預防小兒秋冬季腹瀉的疫苗在我國開始應用,屬于自費疫苗。
誤區3:寶寶瀉得太厲害,用止瀉藥可以止瀉
正確認識:止瀉藥副作用大,對嬰幼兒有毒害。
誤區4:寶寶腹瀉,止瀉、禁食(或補充營養)很重要
正確認識:秋冬季腹瀉的寶寶一般無需禁食,如果孩子脫水嚴重,需及時補液。即使禁食,也不宜超過6~8小時。因為禁食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饑餓性腹瀉,而過多地補充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反而會加劇腹瀉,也不利于寶寶腸胃的修復。
選擇小兒推拿治療,合適嗎
調整:為什么孩子老生病?病好后老反復?體質弱、免疫力差、“亞健康”狀態是根本原因,可以通過小兒推拿調整到“健康狀態”。
治本:小兒推拿治療的根本,是從調理身體陰陽平衡著手,從根上把病癥除掉。大量臨床試驗證明,針對幼兒的各類疾病,小兒推拿的療效有時強于服中藥及西醫治療。
綠色:無痛苦、無藥物副作用的綠色自然療法,易為小兒接受且療效顯著。
保健:扶助小兒正氣,增強免疫能力,促進生長,健腦益智。
簡便:簡單易學,適合家庭操作,家長可以隨時隨地給孩子健康保護。
實用的治療方法
補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橈側邊緣,醫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門: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醫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揉外勞:外勞宮穴在小兒手掌背正中,醫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兒手掌背中心的外勞宮穴。
運內八卦:內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八卦穴為一圓圈。醫者用左手捏住小兒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做圓圈運動。
揉臍:臍即肚臍,醫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腹指小兒腹部,醫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兒腹部做圓周運動。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醫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具體治療還需專科醫師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