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恒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 淮安 223200)
揚州白鵝大腸桿菌病診治
劉永恒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 淮安 223200)
病鵝精神沉郁,呆立,嗜睡,不愿走動,羽毛蓬亂,食欲減退或廢絕,流淚,鼻腔內有黏性分泌物,有呼吸道癥狀,排白色或草綠色稀糞,肛門周圍被糞便污染。病雛鵝發生臍炎、心包炎。病母鵝有的糞便中含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黃。病公鵝有的陰莖腫大,有大小不一的結節。
本病與傳染性支氣管炎和新城疫等混合感染時,患鵝常發生氣囊炎,繼發心包炎、肝臟周圍炎,有時發生全眼球炎和輸卵管炎。
急性病例內臟、漿膜、黏膜不同程度出血,肝呈綠色,有的發生全眼球炎,眼前房積膿。
慢性病例氣囊增厚,附有干酪樣滲出物,心包內充滿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許多母鵝發生慢性輸卵管炎,其輸卵管內有白團塊滯留,有的輸卵管內出現大的干酪塊。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結合病理變化可對本病作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
3.1 鏡檢 采集病鵝心血、肝、脾觸片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若見革蘭氏陰性、兩端鈍圓、散在的短小桿菌,或用堿性美藍染液、姬姆薩染色后鏡檢,見短小、兩極著色的小桿菌,即可確診。
3.2 細菌培養 取病死鵝的心血、肝、脾病料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麥康凱培養基和伊紅美藍瓊脂平板,37℃培養24h,結果普通瓊脂培養基上長出灰白色、稍凸起、圓形、濕潤、直徑1~3mm的菌落,麥康凱培養基上長出圓形,表面光滑、濕潤的粉紅色菌落,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長出帶有金屬光澤的紫黑色圓形菌落。
3.3 生化試驗 用分離的純凈培養物進行生化試驗,結果其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產酸產氣,不分解尿素,不產生硫化氫,枸櫞酸鹽利用試驗陰性,MR試驗和吲哚試驗為陽性,V-P試驗陰性。
3.4 藥敏試驗 采用常規紙片法進行藥敏試驗,病菌對氟苯尼考、新霉素、強力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對恩諾沙星等不敏感。
4.1 隔離 病鵝隔離飼養,病死鵝無害化處理,并對養殖環境和養殖工具、受污染的場地進行徹底消毒,以防病情擴散和蔓延。
4.2 治療 重癥病鵝選用丁胺卡那霉素,按10 mg/kg體重胸肌注射,2次/d,連用4 d,再用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按1.0g/L全群飲水,2次/d,再用強力霉素粉,100 g拌料1000kg飼喂,連用4d。可在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增強鵝的抵抗力。
4.3 加強飼養管理 及時清理糞便,定期更換墊料,料槽、飲水器經常清洗消毒。有一定的水面讓鵝戲水,水質要清潔。供給鵝新鮮、富含營養的飼料和清潔飲水,在飼料中添加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增強其抵抗力,同時,適時供給鵝易消化的青綠多汁飼料。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減少應激發生,遇陰雨天或鵝發生應激時,應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預防發病。
S858.335.12
C
1001-8964(2017)09-0050-02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