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薈萃
歐洲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后發生雞蛋受氟蟲腈污染事件,對此,農業部高度重視,積極跟蹤事態進展,先后下發《關于切實加強農藥使用指導和市場監管的通知》《關于切實加強蛋禽養殖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農藥等投入品管理,加強蛋禽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采取有力措施防范風險。
《關于切實加強農藥使用指導和市場監管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加強對養殖場風險排查,嚴格控制氟蟲腈等衛生殺蟲劑在養殖場的使用。《關于切實加強蛋禽養殖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要切實加強養殖投入品和環境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禽蛋產品安全。要加強飼料生產經營管理、獸藥使用管理、養殖場環境管理,嚴防氟蟲腈污染畜禽產品。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30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總量達到近40億噸,畜禽養殖業排放物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萬噸,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農業是一個種養循環的生態系統,每家每戶種幾畝地、養幾頭豬,豬糞作為有機肥在自家田里施用,種養互促、循環利用。但近年來,隨著養殖方式從家庭散養向規模養殖加速轉變,養殖量快速增長,畜禽糞污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中國提出要力爭在“十三五”時期(2016年至2020年)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2018年至2020年,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將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個以上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為在全中國范圍內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探索成功模式,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8月30日,四川省農業廳祝春秀廳長主持召開農業生態環保信訪問題整改專題會,重點對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發現農業生態環保信訪舉報案件整改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提出三點工作要求。一是高度重視,堅定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會議強調,農業系統必須堅定“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真貫徹“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制度,做好農業生態環保工程將是一個常態的工作,必須堅持農業發展和農業生態環保兩手抓,積極主動推動農業生態環保問題整改落實。二是加強農業生態環保信訪問題分析,解決農業突出環境問題。要求各業務處室針對農業生態環保信訪舉報案件歸類分析,從區域分布、污染類型、典型案例、形成原因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問題傾向及特征,制定整改措施,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三是立足長遠,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要求針對突出問題和重點問題,從機制建設、政策完善等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政策及建議,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科學發展。
記者從2017年四川省“質量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四川省農業系統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風險嚴防,扎實推進質量興農工作,成效明顯。上半年,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99.1%,延續總體平穩、趨勢向好的態勢。
中國奶業白皮書是由中國奶業協會發布,反映中國奶業的重大成果和領域進展的官方報告。為全面、系統、權威展示我國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工作和我國奶牛群體遺傳改良工作取得的成就,中國奶業協會編寫了《新時期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和《中國奶牛群體遺傳改良數據報告》白皮書并在第八屆中國奶業大會上發布。
目前,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已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6萬多所學校推廣,2016學年總供應量約62.3萬噸,全國在校日均供用量1517萬份,惠及中小學生2000余萬人。
據了解,中國奶業協會承接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工作3年多來,在生產企業方面,提出高于一般乳品企業的要求,強化準入門檻,同時建立考核制度和退出機制;在奶源基地方面,中國奶業協會把奶源基地作為考核評估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方面,頒布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管理辦法》使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在調整推廣方式之后有制可行、有章可循。
8月29日,農業部公布了第三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及專業委員會組成人員83人,我省5名專家入選。其中,四川農業大學李學偉教授、王繼文教授再次分別入選豬、家禽專業委員會,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蔣小松研究員、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羅曉林研究員、四川農業大學張紅平教授新分別入選家禽、牛和羊專業委員會。至此,四川省入選專家數量由第二屆的3名增加為現今的5名。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于2007年4月成立,下分設豬、家禽、牛、羊、馬驢駝、蜜蜂和其他畜禽等7個專業委員會,主要負責畜禽遺傳資源鑒定評估、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論證及有關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的咨詢等工作。
宣漢是農業大縣、畜牧業強縣,隨著畜禽養殖量的增加,動物防疫工作量加大,獸用生物制品使用量也相應增加,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數量也不斷增多。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如果管理不嚴、處理不當,將會成為污染環境和傳播動物疫病之源,嚴重威脅著動物防疫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為協調動物防疫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宣漢縣加大對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的監管力度。一是及時制發《宣漢縣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管理規范(2017-2020)》和《宣漢縣過期獸用生物制品及疫苗空瓶的回收與無害化處理試行方案》,對全縣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作了規范,切實加強對縣境內有關動物防疫固體廢棄物的回收、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的全過程的控制與管理。二是認真做好動物疫苗空瓶回收及無害化處理工作。在具體操作中堅持專賬管理和統一回收、集中銷毀的工作原則,實行分類收集、暫時存放、高溫消毒、無害化處理的工作程序,確保當年疫苗領取數、發放數、剩余數、報損數、空瓶回收數在邏輯上相對應、吻合。(宣漢縣農業局 茍鐘貴)
9月4日上午,南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橫縣廣西農墾永新畜牧集團有限公司良圻原種豬場對法國進境檢疫合格的946頭種豬隔離檢疫期滿放行,45天隔離檢疫期間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豬群臨床健康。7月20日凌晨2時,該畜牧集團原種豬場從法國進口的961頭種豬運抵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經檢驗檢疫人員檢疫查驗、衛生消毒處理,這些種豬于當日卸機,并按指定路線在南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人員監管下押運至良圻原種豬場指定隔離檢疫場,實施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據悉,該批種豬是今年廣西口岸首批進境隔離檢疫的種豬。
廣西農墾永新畜牧集團有限公司良圻原種豬場總經理肖有恩說,該批法國種豬純度極高、瘦肉率高、繁殖率高,生長快、抗病性強、應急反應小,放行后由良圻原種豬場飼養。該場將以這些原種豬雜交培育出質量更高、生產性能更好、口感更好的優質“永新源”種豬,進一步優化生豬種群結構,促進廣西畜牧產業升級發展。良圻原種豬場是廣西最大的供港生豬基地,這批種豬的雜交后代將走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