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升,曾華蘭,蔣大根,葉鵬盛,蔣秋平,何 煉,華麗霞
(1.成都市貴和高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都 青白江 610306;2.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300)
?
有機蔬菜病蟲害的高效生物防治策略與技術
魏正升1,曾華蘭2*,蔣大根1,葉鵬盛2,蔣秋平2,何 煉2,華麗霞2
(1.成都市貴和高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都 青白江 610306;2.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300)
有機蔬菜以其具有“純天然、無污染、安全營養”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由于有機蔬菜在自然生態的環境下生長,極易受到多種病蟲危害,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有機蔬菜的種植不但要選用優質抗病蟲品種、采用合理耕作方式、充分利用天敵昆蟲及理化誘控,還要在病蟲爆發期合理選用高效生物農藥進行防控,以確保有機蔬菜生產既達標又高產。
有機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
筆者通過長期實踐,研究集成了一套適用于有機農業的生物農藥科學選購、高效使用的有機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藥劑高效使用策略,有效實現了農藥的減量增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相對于無公害或者綠色蔬菜生產,有機蔬菜生產具有如下特點:長期不施用化學農藥,易遭受周邊病蟲害侵染(襲)為害;雜草叢生,為病蟲提供了豐富的寄主植物,初次侵染(襲)強;有機蔬菜以大棚生產效益最好,但棚內溫度高、濕度大、光照弱、空氣流動性差,蔬菜生長幼嫩,易遭受病蟲危害,且病蟲害發生種類多、擴展快、危害重。
生物農藥又稱“天然農藥”,是利用生物活體或生物代謝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作為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農藥。它有觸殺、胃毒、拒食、絕育、引誘和驅避等防蟲作用,有抑制菌絲生長,孢子萌發和擴散等治病作用。
生物農藥以其高效、安全、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已成為農藥發展的熱點。隨著近期《農藥管理條例》的出臺,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將得到更為迅猛的發展。
3.1 生物殺蟲劑及防治對象
蔬菜常見害蟲有蚜蟲、菜青蟲、鉆心蟲、菜螨、茶黃螨、潛葉蠅、白粉虱、黃條跳甲、薊馬、黃守瓜、地老虎、蠐螬、螻蛄等。
3.1.1 除蟲菊素,低毒廣普殺蟲劑 是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蟲菊的花粉萃取而制成,具有強力觸殺作用和麻痹神經作用。防治對象為蚜蟲、薊馬、菜螨和菜青蟲等。
3.1.2 藜蘆堿(又名蟲敵) 屬低毒殺蟲劑,是百合科藜蘆植物體內的一種生物堿,經乙醇萃取而得,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防治對象為白粉虱、菜青蟲、卷葉蟲、菜螨等。
3.1.3 白僵菌 屬無毒真菌殺蟲劑,是由昆蟲病原真菌白僵菌屬發酵加工制成,具有接觸蟲體,侵入體內,影響血液循環,干擾新陳代謝致死害蟲作用。防治對象為鱗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和直翅目200多種害蟲,對螨類和蠐螬等地下害蟲也有作用。
3.1.4 綠僵菌 屬低毒殺蟲劑,劑型為粉劑,主要是制作毒土殺地下害蟲,如象甲、地老虎、金針蟲和蝽象等。
3.1.5 瀏陽霉素和螺螨酯 均屬低毒殺螨劑,可交替使用,均具觸殺作用,螺螨酯殺卵效果尤佳。防治對象為紅(黃)蜘蛛、茶黃螨、銹壁虱等。
3.1.6 魚藤酮 屬中等毒性植物源殺蟲劑。從魚藤根的萃取液中結晶得到。具觸殺、胃毒作用。防治對象為瓜蠅、害螨、蝽蟓,黃守瓜、黃條跳甲、二十八星瓢蟲等瓜類害蟲。
3.2 生物殺菌劑及防治對象
蔬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葉霉病)、白粉病、青枯病、銹病、疫病、炭疽病、黑腐(斑)病;細菌性病害的角斑病、軟腐病;病毒病和根治線蟲病等。
3.2.1 防治真菌性病害的生物殺菌劑 此類菌劑較多。經使用對比,多抗霉素、木霉素、梧寧霉素、武夷菌素、農抗120等幾種低毒殺菌劑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效果較好,可交替使用,以防為主,均屬抗生素類殺菌劑。
3.2.2 防治細菌性病害的生物殺菌劑 中生菌素、水合霉素等對青枯病、軟腐病、潰瘍病和瘡痂病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噴霧或兌水,灌根或潑澆處理。
3.3 防治病毒病的生物殺菌劑
3.3.1 菇類蛋白多糖(抗毒豐) 屬于低毒預防型抗病毒劑,同時具有增產作用。宜從幼苗期起,間隔5~10d連續噴灑2~3次。
3.3.2 植物病毒疫苗 屬低毒生物殺病毒劑。作用類似于給蔬菜打預防針,在幼苗期苗床使用,間隔5d,連續噴液2~3次。
3.4 防治線蟲病的生物殺線蟲劑
淡紫擬青霉(線蟲清),屬于毒性極低的活性真菌殺線蟲劑,作用機理是高效寄生線蟲的卵、幼蟲及成蟲,此菌的代謝產物能強力殺線蟲活性物質,防治效果與化學殺蟲劑相當。方法是將線蟲清菌劑與有機肥混合后丟窩。原孢輪枝菌(線蟲必克)對番茄線蟲病有特效。
目前生物農藥已廣泛使用,但用戶反應見效慢,效果差。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選擇農藥的品種不當,如微生物殺蟲劑專一性強,殺蟲譜不廣;滅粉菌素對白粉病特效,對其他病害較差或無效。二是未能正確利用環境因子(光線、溫度、濕度、風等),如強光使生物菌活性降低,多角體病毒疫苗鈍化;高低溫均不能發揮生物藥劑效果;田間濕度大既利于病害發生又利于生物藥劑發揮作用;微風天利于粉劑噴灑。三是生物農藥劑型選用不科學,如微風天需選擇粉劑,對食葉類害蟲的防治應選擇粉劑對水制成懸浮液噴霧效果才好。因此,應該遵循以下幾點,以發揮生物農藥的最佳效果。
4.1 對癥選藥
生物農藥品種多,特點不同,每種農藥都有一定的防治范圍和防治對象,使用前要了解每種農藥的性質和使用方法,確定病蟲發生種類和特點,正確選藥。如黃瓜常見病害的真菌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在發病初期癥狀極為相似,如誤診病害,選錯藥物,就會效果很差或無效。霜霉病應選用武夷菌素,或多抗霉素殺真菌劑;而細菌性角斑病則必須選用中生菌素或水合霉素等殺細菌劑。
4.2 適時用藥
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和農藥品種特性來確定施用時期。生物農藥防治是一種生物學過程,效果緩慢。因此,一般病害應在發生初期施藥,蟲害應抓住幼蟲2~3齡期施藥,以避免病蟲爆發性發生,做到早期控制。如是該地往年有常發病,還可提前預防1~2次,特別是微生物類農藥更應適時提早用藥。
4.3 科學用藥,做到適量,施藥均勻
生物農藥雖然多數是低毒或無毒,如用藥過量或方法不當,或安全間隔期不夠,也會造成人、畜中毒,作物異常發生,因此應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用量用藥,不能隨意增減。生物農藥大多數品種屬觸殺和胃毒劑,噴藥時應做到噴灑均勻,使作物和蟲體均勻著藥,才能保證防治效果。噴霧時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農藥,噴粉時選擇早晚有露水時進行,以增加藥粉附著量,提高防效。
4.4 選擇適當氣候條件噴藥
生物農藥噴施的適溫是20~30℃,在此溫度下蛋白質晶體和有生命力的芽孢在害蟲體內繁殖速度快。在25~30℃條件下噴藥,其藥效比10~15℃時高2倍左右。環境溫度高,利于發揮生物農藥的藥效。太陽光中紫外線對生物農藥中的活性物質有致命的殺傷作用,因此,選擇在上午10時前,下午4時后或陰天噴藥效果最好。
4.5 輪換用藥,合理混施
不同類型,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要合理交替使用,可避免或延緩病蟲抗藥性的產生。采用兩種作用方式和機制不同的藥劑混合使用,可以減緩抗藥性的發生速度。當然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混合使用,還可以增加防治效果,減少農藥殘留量,但在有機蔬菜生產中使用化學農藥是不允許的。
4.6 科學存藥
生物農藥儲存地方要求陰涼、干燥、通風,不能在高溫或強光下照曬,以防止藥物分解失效。使用時隨配隨用,配好的農藥一次用完,以防水解失效。嚴格在保質期使用,超過保質期會失效不可再用。
4.7 選擇正規渠道購藥
生物農藥制造成本高,銷售價也高,且使用面積小,銷售量少(與化學農藥比),建議用戶選擇在大品牌或直銷商處購買。
2017-05-03
四川省“十三五”蔬菜育種攻關項目(2016NYZ0033),四川省財政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項目(2016ZYPZ-007)。
魏正升,高級農藝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蔬菜種植。E-mail:zhl0529@126.com。*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