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和軍
(湯旺河動物衛生監督所,黑龍江伊春 153037)
牛的結核病診斷和防控探究
孫和軍
(湯旺河動物衛生監督所,黑龍江伊春 153037)
牛結核病是由牛結核分支桿菌(革蘭氏陽性,抗酸桿菌)引起的一種牛傳染病。本病曾經在很多國家非常流行,但隨著結核菌素檢測方法,牛奶巴氏消毒的應用及肉類檢測的加強,目前該病在許多國家已不常見。但在奶牛場中,仍可見到該病周期性的發作。該病常見于小母牛和青年奶牛。
牛的結核病;診斷;防控
多數情況下,牛結核的流行是由于購進隱性感染的動物,從而引起該病的傳播。牛結核分支桿菌怕光,但耐干燥,且能在酸性或堿性環境中長期存活。此外,該病原體在潮濕和溫暖的土壤中適應性很強,例如在牛糞中至少能存活1周,甚 至可達8周。山羊,豬偶可感染;而馬,綿羊的情況較為常見。牛對于該病高度易感,通常與患病的飼養人員或牛接觸就會被感染。
當通過呼吸感染時,病變常局限于口腔及咽部局部淋巴結上。而當通過消化道進入時,消化道病變很少見,發病主要發生在扁桃體、咽及腸系膜淋巴結。損傷可能會沿原發病灶向周圍組織擴散。
病原可經唾液、奶、糞便、尿、精液、母畜分泌液及任何損傷部位的排泄物傳播,最常見傳播路徑為呼吸道(尤其是圈養時)和消化道。此外,采食病牛的奶也可傳播該病,且犢牛(小于 1月齡)癥狀表現較明顯。牛患有并發癥(如牛病毒性腹瀉)時,常可使本病病情惡化。該病主要經空氣和哺乳傳播,偶爾也會通過交配傳播。
各種器官均可受到感染,但通常僅局限于呼吸道,其他癥狀不明顯。病牛表現為輕微帶痰的慢性咳嗽,這主要是由咽部受壓引起的。病情進一步發展,會出現該病特征性的呼吸頻率加快和呼吸困難。聽診或叩診時,胸腔常有濁音 區,有些病例還會聽到口哨音和吱吱音。此外,病牛還會發出鼾聲。消化道型結核病不常見,除腹瀉外很少有其他癥狀。有時縱隔和支氣管淋巴結會發生腫脹,犢牛可見關節炎和腦膜炎。乳房癥狀較少見,但有些病牛的乳房硬化,乳腺淋巴結腫脹。乳房型結核病是一種嚴重的潛在的傳染源,可傳播給人。子宮型結核病也不常見。病牛很多部位的淋巴結腫脹,有時還會出現流產。普通型結核病多發于犢牛,表現為食欲漸進性減退,直腸溫度不穩定,但一般為39.7℃,病牛較之健康牛溫順,但仍然保持清醒和警惕。
病菌侵入牛體后l周內就會誘發感染灶,3周后病灶鈣化。根據侵入途徑的不同,癥狀也會有所不同,通常淋巴結會發生肉芽病變。在呼吸系統中,主要表現為縱隔和支氣管淋巴結腫脹,且肺臟可能伴隨膿腫,膿液黏稠,如奶酪樣或橘黃色,有時胸膜和腹膜葉可見有病變結節。
在實踐中曾嘗試測定該病感染活力,處于 “開放期” 的牛的傳染性更強。感染活力可通過肺臟感染,即局部結節和充血狀況來判定。但這種判定方法存在缺點,因為很多病變具有潛在的感染性。其他器官通常會出現小 的透明彈狀病變,這種情況有時還會出現在淋巴結上。結節性膀胱炎和子宮炎多呈開放型。封閉性感染通常表現為成熟包囊下的分散性損傷。包囊中膿液呈干酪樣,顏色為黃色或橘黃色。在結核菌素實驗未顯示大面積的結核菌病變,并不能表明牛沒有受到感染。
該病常導致病畜慢性呼吸道損傷,體況下降,輕微的排痰型單咳等。該病的診斷可采用結核菌素對比實驗,通過將禽(0.5mg/m1)或牛(1.0mg/m1)結核菌素純化蛋白的誘導物在牛頸部皮下注射,牛結核菌素誘導皮膚厚度的程度比禽結核菌素強。診斷的具體情況需參考以前的接種情況,如牛死后檢測未見牛結 核菌素誘導發應,或有反應的病牛發生死亡。副結核病、皮膚結核病及禽結核病都能導致牛結核菌素的假 陽性反應,但通常情況下,禽的反應速度比牛快。假陽性常見于長期感染,結核菌素試驗脫敏反應,早期感染病例及老牛和那些最近剛產過犢的母牛。
單一的皮下試驗被許多國家使用,其主要缺點是存在禽結核病、皮膚結核病及副結核病的假陽性反應。短期熱量試驗是通過皮下注射結核菌素,每隔2hN定牛的體溫,溫度上升1qC被視為感染。靜脈注射結核菌素也可導致牛的體溫升高。此外,很多血清學試驗也可用于該病的診斷。最近用ELISA方法診斷該病也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該病需與牛地方性白血病相區別,可通過血清學方法進行區別。慢性肺膿 腫有時也可引起誤診。創傷性蜂窩胃炎可產生相似的癥狀,但通常有受傷史。慢性心包炎也可導致相似的癥狀,但可見頸靜脈搏動和心臟受壓迫的聲音。心內膜炎病例通常會發出呻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也可見相似癥狀,但可通過補體結合試驗加以區別。放線菌引起的淋巴結腫脹可通過結核菌素試驗進行區別。
對于病牛很少進行治療,因為該病為慢性病且有潛在引起地方流行的特點。我國一般采取結核菌素試驗的方法檢測該病,對陽性病牛進行屠宰。提高衛生標準,加強肉制品的檢疫,并對其源頭(牛場)進行監督。
[1]李國華.牛結核病的診斷與預防[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8):67.
[2]王中明.牛結核病的檢疫與控制方法[J].獸醫導刊,2016,(24):63.
[3]王達云.牛結核病的癥狀及治療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