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宇
(南通市如東縣新店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432)
論仔豬常見疾病的診斷與防治
葉鵬宇
(南通市如東縣新店獸醫站,江蘇南通 226432)
當前階段的豬養殖產業中,由于養殖經驗的缺乏,仔豬的死亡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也是造成豬養殖產業經濟效益受損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針對仔豬常見疾病進行及時的診斷與防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仔豬的成活率,減少豬養殖產業的損失。基于此,筆者試在文章中對仔豬常見疾病的診斷與預防策略進行探究,旨在降低仔豬死亡率,減少豬養殖產業的經濟損失。
仔豬;常見疾病;診斷;防治
仔豬的成活率對于養豬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只有仔豬能夠順利成活,才能增加養殖戶的收益,才利于豬養殖場所的持續經營。但是就當前我國豬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缺乏技術支持的問題還廣泛存在,科學養殖并沒有完全實現,導致了部分仔豬的死亡。由于仔豬發育還不完善,對于外界的細菌、病毒缺乏和成年豬一樣的抵抗能力,因此很容易感染上各種疾病,筆者僅針對仔豬的常見疾病的診斷與防治方法進行分析、探究。
紅痢,即魏氏梭菌性腸炎,又稱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在豬群中屬于暴發率較高的疾病種類。二類傳染病,由 C 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 1~3 日齡仔豬高度致死性的毒血癥,也見5~7 日齡仔豬發病。仔豬腹瀉,糞便有氣泡,消瘦,脫水,最后死亡。病畜及其代謝產物、墊料是主要傳染源[1]。
小腸嚴重出血,腸壁增厚,腸系膜淋巴結鮮紅色,腸腔充滿含血的液體,以壞死性炎癥為主,脾邊緣有小點出血,腎灰白色有出血點,腹水增多。
注射疫苗;加強消毒,母豬進產房前洗刷乳房等;新生乳豬注射或口服抗生素(青霉素 + 鏈霉素);血清治療。
臨床特征為拉腥臭黃色漿狀稀糞,內含凝乳小片,肛門松弛,捕捉時肛門冒出稀糞,發病仔豬精神沉郁,食欲缺乏,迅速脫水、消瘦、衰竭而死。剖解常見頸、腹部皮下水腫,腸道膨脹,含有大量黃色漿狀內容物以及氣體,腸黏膜呈卡他性炎癥變化,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空腸、回腸次之,腸系膜淋巴結有彌漫性小出血點。
治療本病的中西藥種類繁多且藥效不一。口服鏈霉素:用100萬 IU 鏈霉素溶于適量水中,按每頭病豬每次灌服15~20萬 IU,連用2~3d,2次/d。注射痢菌凈注射液:用痢菌凈注射液3~5mg/kg,2次/d肌肉注射,連用2~3d。
在疾病預防上,應該強化飼養管理工作,保證仔豬能夠及時攝入初乳,以提升仔豬的免疫力。另外應在2周齡左右合理補飼全價仔豬日糧,以滿足仔豬機體快速發育需要。在夏季時候,注意做好防暑和同分工作,減少熱應激;冬季應加強圈舍保暖,勤換墊草,防止賊風侵襲等應激因素造成仔豬感冒而繼發仔豬黃痢,制定嚴格科學的消毒和衛生制度,產前對圈舍的地面、墻壁、屋頂、柱欄等進行徹底消毒,臨產時用0.1% 的溫熱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外陰和腹下的乳房區。
本病多發生于1~4月齡小豬,常在寒冷氣候及陰雨連綿季節發生。臨床癥狀表現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為敗血癥,急性發生時與豬瘟相似,需結合其他資料綜合判斷。慢性則為大腸壞死性炎癥及肺炎,出現嚴重持續下痢,有時發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急性型多見于斷奶后不久的仔豬,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寒顫,常堆疊一起。病初便秘后下痢,糞便呈淡黃色或灰綠色,惡臭,有時出血,后期腹部、耳及四肢皮膚出現深紅色或青紫色斑點,病程短、死亡率高。耐過者轉為慢性,慢性型表現為逐漸消瘦,食欲減退或廢絕,貧血,持續或周期性下痢,糞便呈灰白、黃綠或暗綠色、惡臭,混有血液;眼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腹部皮膚出現痂樣濕疹。還有部分仔豬出現咳嗽、體溫升高的情況,病程2~3周或更長。
一是使用1% 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3~10ml /次肌內注射,按0.3~0.5ml/kg 用藥,1次/d,連用3~5d;鹽酸土霉素0.6~2g,分2~3次喂服,依據癥狀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藥物使用,控制繼發感染的發生。
對于新引進的豬群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如出現意思病豬要隔離一個月以上,直至無疾病癥狀出現方可混飼。在養豬場要落實全進全出的門禁制度和生物安全制度,降低養殖密度,保持豬舍的痛風性和整潔性,減少病原體滋生。臨床上常用的消毒藥物有3%火堿溶液,0.3% 過氧乙酸以及0.5% 強力消毒溶液。
水腫病是由溶血性大腸桿菌分泌的 VT 毒素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另外缺硒(飼料、環境)、飼養密度高也能引起該病的發生。多發于 5~15 周齡健壯的仔豬,每窩僅發 1~2 頭,突發又突然停止,死亡率高,有特殊的規律性。體溫不高,個別 40.5 ℃,共濟失調,眼瞼和頭頸部出現水腫,觸之驚叫,身毛稀處有紅紫斑,麻痹,呼吸困難,口鼻流沫,抽搐死亡。發病日齡的區別:腦炎型鏈球菌病各年齡豬均有發生,規模化豬場多見 20 日齡左右發生;水腫病僅斷奶前后到斷奶后 3~4 周發生。體溫區別:鏈球菌病的體溫升高到 41~42℃,而水腫病自始至終體溫正常。神經癥狀的區別:鏈球菌病病死豬死前四肢劃動,而水腫病死前全身麻痹。
剖檢:可視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漿腔積液暴露空氣后凝固成膠凍狀。
注射水腫疫苗;加強消毒;改變飼料(青飼料、酶制劑、酸制劑);一般抗生素、磺胺類、呋喃類都有效(用維生素 C,腹腔注射 40~60 ml/ 頭溫熱多維葡萄糖效果良好)。
[1]郭凱華.仔豬常見疾病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1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