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四川省儀隴縣回春鎮畜牧站,四川儀隴 637601)
淺談育肥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治
李 杰
(四川省儀隴縣回春鎮畜牧站,四川儀隴 637601)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畜牧行業開始相繼興起,日益成為農村地區的主要經濟產業。但是受管理模式不當、衛生工作不到位以及防病患意識不強等方面的限制,畜牧行業爆發疫病的現象相當普遍。養豬業作為畜牧行業當中的基礎行業,附紅細胞體病是這種養殖業當中的常見病。本文對于育肥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病情況、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希望為相關部門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豬附紅細胞體病;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綜合防治
一棟新建的育肥豬舍豬群發病,該棟舍無降溫措施,舍內溫度較高,且該棟舍后面有一河流,夏季蚊蟲非常多。該棟舍存欄育肥豬210余頭,發病率約70%,被當地獸醫診斷為豬藍耳病,用頭孢噻呋、左旋氧氟沙星、泰樂菌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病第5d后前來送檢,送檢時已死亡46頭,死亡率21.9%。
病豬體溫39.5~42.0℃,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或廢絕,部分發病豬全身發紅,部分發病豬皮膚和黏膜蒼白、黃染。小豬的體質變差,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豬每日增加的體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貧血;母豬生產性能下降等。
血液粘稠度變稀、顏色變淡且不易凝固;全身出現黃疸,皮下組織水腫;心包出現積水,心肌松弛;肝臟輕微腫大,呈現黃棕色,表面有區域性壞死灶;膽囊膨脹,內部充滿濃稠明膠樣膽汁;脾臟腫大變軟,呈現暗黑色;腎臟出現腫大,且有細微出血點,淋巴結腫大。
無菌采集送檢發病豬的相關組織于2017年6月在省農科院獸醫所動物疫病診斷檢測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
將采集的發病豬的內臟和大腦在實驗室用常規方法進行研磨和凍融,應用PCR試劑盒進行遺傳物質DNA和RNA的抽提、擴增并經瓊脂糖電泳,檢測豬瘟病毒、豬偽狂犬病毒、豬藍耳病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病毒4種病原。結果4種病原的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在超凈臺中將發病豬的內臟接種綿羊血瓊脂平板,放在37 ℃恒溫箱中培養24h后,觀察細菌在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結果24h后未發現綿羊血瓊脂平板上有細菌生長。
(1)血液鏡檢。取高熱期的病豬血1滴涂片,生理鹽水10倍稀釋,混勻,加蓋玻片,放在400~600倍顯微鏡下觀察,發現紅細胞表面及血漿中有游動的各種形態的蟲體,附著在紅細胞表面的蟲體大部分圍成一個圓,呈鏈狀排列。紅細胞呈星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另一部分存在于血漿中做不規則運動,折光性較強。
(2)血片染色。取患豬耳靜脈血1滴,將玻片預溫至37 ℃涂片,自然干燥,用甲醇固定后,姬姆薩氏染色,置油鏡下觀察,可見附著在紅細胞周圍的粉紅色或紫紅色呈不規則環形或點狀的蟲體。結合上述實驗室檢測結果,該病例被確診為豬附紅細胞體病。
在豬舍中安裝4臺大功率的風扇,以降低棟舍內豬的膚感溫度和高溫應激。同時填平場內的積水坑,場外河溝噴灑殺蟲藥,殺滅蚊蠅及其蟲卵,切斷傳染源(蚊蠅生活史中4個階段有3個在低洼沼澤的積水中發育)。另外,養殖者也要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保證豬舍的衛生。首先應該對豬舍進行每日消毒處理,利用既定濃度的消毒液對于豬舍墻壁、地面、豬食槽以及豬身進行噴灑,保證消毒液充分揮發之后利用清水沖洗干凈,防止豬發生消毒液中毒的現象;另外,飼養人員在進入養殖廠之前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從而避免自身的病菌帶入養殖廠。其次,嚴格控制種豬的來源,避免從小渠道引入種豬的現象,防止一些不知名的病菌被帶入養殖廠;最后,積極為豬配備健康的飼料,定期在飼料當中添加維生素等物質,為豬的營養均衡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疾病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血糖低、酸中毒,應當對癥治療,因此治療的關鍵是防止豬的低血糖、酸中毒,對發病豬在飼料中添加3%~5%的葡萄糖和0.3%的小蘇打,以提高豬抗熱應激的能力。在豬附紅細胞體病臨床治療用藥時,血蟲凈為首選藥物,按5~7mg/kg深部肌肉注射,1次/d,連用3 d;對病情嚴重的豬,輔助靜注5%葡萄糖、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在飼料中按250mg/kg添加阿散酸(有效成分為對氨基苯砷),所有豬只都喂養,連續喂養5d。通過試驗,運用上述方法對豬進行5 d的治療,除了6頭發病嚴重的豬死亡外,其他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發病豬群都開始恢復采食,后續豬只未見死亡。
國內外學者對附紅細胞體的生活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只稱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認為該病原主要靠吸血節肢動物進行傳播,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而在寒冷季節可以自然消亡的流行特點,這是目前公認的一種最為主要的傳播方式。當環境溫度高于30 ℃,濕度大于70%或豬只轉群時,常會激發本病的發生。由于發病時間較長,豬身上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因此攜帶氧氣的能力明顯下降,嚴重影響了豬正常氧氣的供應,進而導致機體呼吸困難。治療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藥物有很多,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沒有,大部分只是對患病時間較短和癥狀較輕的豬有效果,對病程較長和癥狀嚴重的豬治療效果均不好,因此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借助于實驗室診斷非常必要。
[1]劉玲芳,袁增歧,張淑霞.附紅細胞體病病原學研究概況[J].動物醫學進展,2013,(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