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華
(普洱市瀾滄縣南嶺鄉農業服務中心,云南瀾滄 665613)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瘟混合感染的診斷探討
田新華
(普洱市瀾滄縣南嶺鄉農業服務中心,云南瀾滄 665613)
在肉豬養殖中,混合感染是需要重點防范的問題類型。在本文中,將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瘟混合感染診斷進行一定的研究。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混合感染
藍耳病是肉豬養殖當中危害較大的病癥類型,其病原可能會對仔豬的呼吸系統以及母豬的繁殖系統產生影響,在對豬正常免疫系統造成干擾的情況下導致免疫失敗,進而導致兩者混合感染問題的發生。對此,即需要在實際養殖當中能夠對該病癥引起重視,做好其診治工作。
某豬場2016年7月出現仔豬死亡情況,經過對養殖戶詢問,在病癥發生后,最初將其診斷為豬流行性感冒同喘氣并混合感染,在使用抗生素以及退熱藥進行處理后,所獲得的效果有限,病豬最終依然死亡。
對病豬進行檢查發現,其精神表現萎靡,體溫在41℃左右,食欲廢絕,喘氣,存在腹部呼吸情況。在病癥后期,其體表腋下、耳朵位置的皮膚發紫、存在血斑,頸部水腫、運動失調,后肢麻痹。整個病情通常持續時間為3~6d,病豬全身逐漸衰竭而死。
經過剖檢發現,豬全深頜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存在出血情況,腎臟顏色變淡,存在一定數量的針尖狀出血點,且在膀胱以及喉頭位置存在出血點。脾臟梗死,肺部表面存在纖維素性壞死情況,凹凸不平情況較為嚴重,少數同肋壁黏連,胸腔存在積液情況。
在接診后,來到現場將病死豬的血清以及病料送到當地疫病控制中心當中進行化驗:第一,在無菌狀態對病死豬的心肝脾肺以及淋巴結等病料進行采取,將其在肉湯培養液以及血液瓊脂平板進行接種處理,在37℃培養72h之后沒有發現菌落存在生長情況;第二,動物試驗。將病死豬的淋巴以及肺肝等病料對比例為1:10的懸液進行制作,在向其中加入鏈霉素、青霉素進行處理后離心沉淀處理,之后取2ml上清液,對試驗兔進行皮下接種。在對試驗兔進行為期48h的觀察后,沒有發現其表現出偽狂犬病等癥狀;第三,血清學檢驗。首先,是豬瘟檢測,通過抗原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處理,經過處理發現結果為陽性。其次,使用ELISA方式開展藍耳病檢測,經診斷為陽性。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診斷以及發病情況,確診該病癥為豬藍耳病同豬瘟間的混合感染。
在肉豬養殖中,為了避免混合感染問題的發生,即需要從以下方面做好防治措施的應用:第一,加強飼養管理。在具體養殖當中,要以“全進全出”模式處理,在高溫季節,做好豬舍的防暑降溫以及通風處理。在冬天,要在做好豬舍當中保暖處理的同時保證通風,而在夏天,則需要做好充足飲水的提供,以此在對豬舍干燥性做出保證的同時對合理的飼養密度進行保持,對應激因素進行降低。同時,要在豬養殖當中對充足營養做出保證,以此對豬群的抗病能力進行增強,避免出現將豬同其余動物進行混養的情況。對于原本散養的豬,要做好圈養處理,降低感染疫病幾率;第二,合理免疫。在各類疫病預防當中,免疫是一項有效手段。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重量數量較多,即需要嚴格根據獸醫部門建議做好合理免疫制度的制定,以此做好豬瘟、藍耳病等疫病類型的免疫。通常來說,當豬日齡24d時,對一次藍耳病疫苗進行免疫。種母豬除了24d進行一次免疫外,在配種前需要進行一次加強免疫處理。種公豬除了24d進行一次便宜外,每隔6個月也需要進行一次免疫。在具體免疫工作處理中,要保證使用的疫苗為正規廠家生產,在做好免疫操作規范的基礎上做好消毒處理。而當周圍區域動物疫情發生后,則需要嚴格按照獸醫部門要求加強免疫;第三,藥物預防。要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做好預防用抗菌藥物、免疫增強劑以及抗應激多維的應用,通過科學、合理用藥方案的制定實現豬群細菌性感染的預防,以此對豬的健康水平以及免疫能力進行提升;第四,加強消毒處理。在飼養當中,要做好環境衛生控制,做好豬舍當中排泄物以及糞便的及時清理,并做好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對豬舍內部、飼養場以及周邊環境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對消毒次數進行增加,而在農村散養豬舍當中,則可以通過新鮮生石灰的應用做好其消毒處理;第五,規范補欄。要從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對仔豬進行購進,在購買前,要做好檢疫證明的查看。在完成購買后,要進行一周以上的隔離飼養,在經過檢查其體溫正常之后再將其混群飼養;第六,監測報告。各地要對村級動物疫病觀察員以及監督員的職責功能進行充分發揮,在經過檢查發現存在病情后,則需要及時做好隔離處理,將問題報告為獸醫部門,根據指導與相關規定處理。同時,需要做好病死豬墊料、糞便的集中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第七,堅持工作原則。在肉豬生產當中,要堅持按照“四不準一處理”原則處理,對于病死豬,不得出售、食用、宰殺以及轉運,并做好對應的無害化處理。在做好藍耳病預防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做好豬鏈球菌病以及豬瘟的預防。
在上文中,我們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瘟混合感染的診斷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來肉豬養殖中,需要養殖戶能夠對其引起重視,以科學防治措施的應用保障養殖活動的順利開展。
[1]鮑勃·莫瑞森.控制藍耳病的最新研究進展[J].獸醫導刊,2016,(21):20.
[2]唐年富.生豬藍耳病的流行與治療[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190.
[3]王如平.豬藍耳病的診斷及防治[J].湖北畜牧獸醫,2014,(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