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姐姐
跟著法律去尋寶
——依法開發法
◆袋鼠姐姐
在法制國家,任何人都應當遵紀守法,與違法者作斗爭。根據法律的指引,有人能發現寶物,進行發明創新呢!
有一家工廠,創辦初期只有幾萬元資產,幾年后卻發展為擁有固定資產近千萬元的水處理設備專業廠。這個廠由小變大、由窮變富的訣竅,就在于依據法律搞開發。
當年,這個小廠生產汽車配件,日子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有一天,廠長從新聞中聽到一條消息:我國正醞釀制定《環境保護法》。于是,他聞風而動,調整產品結構,退出生產汽車配件這個擁擠的市場,朝開發環保產品的新路子迅跑。
《環境保護法》實施后,各地對環保產品的需求直線上升。當其他廠家還在會議室里大談開發環保產品的重要性時,這家工廠早已生產出了自來水壓力過濾器、一體化凈水機、處理電鍍污水的離子交換器等新產品,并在環保市場商戰中占領了制高點。
無獨有偶。早在二十多年前,廣東一家電器廠為求發展苦苦追求暢銷新產品的開發,但一時難遂心愿,后突聞我國正在制定《食品衛生法》(自2009年6月1日起廢止,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安全法》),便靈機一動,想出了開發電子消毒柜的創意。
不久,電子消毒柜研制成功,并隨著《食品衛生法》的頒布迅速走紅家電市場。這種在國內市場尚屬“新貴族”的消毒柜之所以走俏,主要是迎合了提倡飲食衛生的潮流,又符合我國的消費水平,且方便實用。尤其是《食品衛生法》頒布后,消毒柜不但成為飲食服務部門必備的消毒器具,甚至被視為衡量飲食衛生的標準之一。僅在飲食服務行業,消毒柜就擁有了一個廣闊的市場。
從上面的例子可見,法律信息對發明創造者來說,也能激發創意。依據法律提出新產品開發的概念,是依法開發法的基本內涵。法律具有強制性,這對發明創造成果的推廣應用尤為有利。在法律的干預下,以“護法使者”名義推出新產品或新技術,誰不刮目相看?
聞風而動是運用依法開發法的原則之一。聞風而動地進行發明創造,才能先發制人。事實證明,在市場風云變幻的今天,誰先將新產品推向市場,誰就會成為該項產品的“主人”,并占據市場爭奪的“制高點”。如果其他企業想要攻占這一高點,往往需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力氣。
聞風而動,強調一個快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發明創造者應當像蜻蜓那樣敏感、心細,及時捕捉剛剛露出卻大有發展前途的“尖尖角”,把握商機,及時將法律信息轉化為某種新產品概念。
依法開發還要講究新穎性。依據同一條法律信息,可以有多個創意,比如《環境保護法》所涉及的領域很廣,人們完全可以在多個領域開發設計環保新品。根據有關防治大氣污染、化工產品污染、噪音污染的法律信息,人們能想到更多創意,開發出除水處理設備外的其他創新產品。
因此,運用依法開發法進行發明創造,關鍵仍在于創造性地發揮。法律的頒布,只給了人們開發新產品的契機,但法律本身不是新產品概念,從法律信息到發明創造設想,得付出艱辛的智力勞動,這也算是運用依法開發法的另一基本原則吧。
我國是一個食品生產大國,食品衛生問題近年來越來越突出。依托《食品衛生法》誕生的消毒柜,在市場上風光了一陣后,必然會“讓位”給其他新貴。大家想想看,還能開發出哪些發明作品,讓它們借《食品安全法》嚴格實施的東風青云直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