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氧化偶聯制烯烴實現低溫催化
華東師范大學在低溫甲烷氧化偶聯(OCM)制取烯烴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
據悉,通過非石油資源經由合成氣間接合成低碳烯烴的研究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間接合成流程長以及合成氣造氣高溫、高能耗和高物耗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甲烷的直接轉化一直是一條極富挑戰性的理想路徑。
研究人員受“甲烷低溫電化學氧化制甲醇”等研究的啟發,推斷有效降低氧氣分子活化溫度可能是開啟通向低溫OCM反應之門的“鑰匙”。他們由此提出了“低溫化學循環活化氧氣分子以驅動低溫OCM反應”的新思路,選取在低溫下能同MnxOy形成化合物的二氧化鈦助劑,對相關材料進行了改性,使反應溫度由原來的800~900 ℃大幅降至650 ℃后,仍獲得了20%以上的甲烷轉化率和60%以上的產物選擇性。
該技術已取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正在向有需求的煉化企業進行推廣。
(中國石化有機原料科技情報中心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