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軒
燈光、鮮花和掌聲,3月18日的夜晚屬于江蘇女排??粗鴪錾霞討c祝著的隊員們,主教練蔡斌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角落,等候著聯賽最佳教練員的頒獎。在帶隊的第四個賽季,蔡斌終于幫助江蘇女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他個人也成為中國女子排球聯賽首位率兩支不同球隊問鼎的主教練。
2016-17中國女排聯賽總決賽經過四回合激戰,最終蔡斌執教的江蘇女排更勝一籌,總比分3比1擊敗浙江女排,成為聯賽新的霸主,這是中國女子排球聯賽歷史上的第七支冠軍球隊。

江蘇女排奪冠,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坐擁惠若琪、張常寧、龔翔宇三大奧運冠軍成員,輔以國家隊的自由人陳展、主攻許若亞等人,江蘇女排的網上實力顯然要高過攻守更加均衡的浙江女排。以總決賽第四回合為例,客場作戰的江蘇女排陣中,惠若琪、張常寧和龔翔宇組成強大的火力網合力拿下57分,占據明顯上風,堪稱江蘇隊奪冠最大的功臣。相比之下,被稱為平民球隊的浙江女排過分依賴主攻手李靜,進攻手段顯然比較單一。這一戰,李靜主動參與進攻超過60次,再加上需要與前排副攻組成集體攔網,起跳總次數要以過百次來計算。從常規賽技術統計來看,李靜得到388分,高居得分榜的第二位,而其他浙江隊員沒有一人能進入得分榜前20名。獨木難支的李靜盡管表現很高光,但是無力帶領浙江女排在進攻點更分散的江蘇女排面前占得便宜。
縱觀本賽季的女排聯賽,江蘇女排擊敗浙江女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與國際女排的發展潮流相吻合。在攻防相對均衡但強攻實力相對薄弱的球隊面前,攻手更高大化、力量型,強攻實力突出的球隊往往會占據上風。這就好比是中國女排與日本女排的比較,論快變風格和防守體系,日本女排更有特點,但是在中國女排朱婷、張常寧等組成的高大攻擊群面前,顯然已經不在一個檔次。
本賽季江蘇女排奪冠,再次讓蔡斌成為中國排球的話題性人物。作為聯賽歷史上第一位帶領兩支球隊奪冠的主帥,蔡斌執教江蘇女排的4年,再度證明了自己的優秀,“小諸葛”絕非浪得虛名。僅一個賽季,蔡斌就把剛接手時處在保級邊緣的江蘇女排帶到了聯賽第四,又一個賽季后獲得聯賽季軍,第三個賽季干脆沖進了決賽,屈居亞軍。本賽季,江蘇女排一舉獲得隊史上第一個聯賽冠軍。這份功勞非蔡斌莫屬!
奪冠之后,蔡斌表示:“我剛來的時候,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有不同的聲音,但是我覺得,堅持到最后是隊員跟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樣的話不知讓北汽女排情何以堪,畢竟當年讓帶領北汽女排創造歷史最好戰績的蔡斌下課,現如今,北汽女排自身則是問題多多。其實在中國女排聯賽的歷史上,蔡斌總共帶過上海、北京和江蘇三支球隊,如今,蔡斌帶領上海和江蘇都奪得了冠軍,而北汽女排與冠軍漸行漸遠。蔡斌在江蘇的成功,也讓他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的熱門人選。東京奧運周期,在郎平之外,似乎唯有蔡斌。
如果說2016-17賽季女排聯賽決賽,蘇浙兩隊高低立判的話,那么男排聯賽決賽可以載入中國男排聯賽的史冊,因為競爭之膠著,水平之接近,比賽之激烈,都是史無前例的。
從總比分看,上海男排3比1擊敗北汽男排,獲得了自己第十三個聯賽冠軍頭銜。北汽男排連續兩個賽季沖擊冠軍未果,主要還是在整體實力上,上海占據了上風。上個賽季的總決賽呈現一邊倒,北汽男排總比分0比3不敵上海,3場總決賽北汽男排只贏了一局,算是一個慘敗。究其原因,一是北汽男排外援發揮失常;二是本土球員能力不夠,特別是副攻位置;三是北汽男排沒有注意演練陣容,過早暴露自己的全部實力。正是因為上賽季的慘敗,北汽男排痛定思痛,這個賽季努力提升自己。一是外援奧利奧和桑德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男排運動員,二是著重打造江川和谷佳豐兩名小將,成效明顯,三是通過常規賽不停輪換陣容。如此努力還是收到了效果,總決賽的舞臺,北汽男排明顯具備了更強的沖擊力,具備了和上海男排抗衡的實力。
第一回合較量,北汽男排主場2比3惜敗上海男排,本有機會取勝。第二回合,上海男排主場3比0擊敗北汽,但3局上海都只贏了2分,其中兩局打到了加分階段,雙方的實力在伯仲之間。第三回合,北汽男排客場打出漂亮的反擊戰,3比1取勝,延緩了上海隊登頂的腳步,將總決賽帶回到了北京。第四回合,北汽男排主場再度2比3惜敗上海,但比賽中始終存在勝機。如此的纏斗,讓男排總決賽精彩紛呈。
當然,競技體育還是靠實力說話的。雖然北汽男排自身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與上海男排存在的差距只是縮小,而沒有形成均勢和反超的局面,主要問題還是在本土球員方面。雖然江川和谷佳豐這個賽季表現搶眼,特別是江川,但是在上海男排的國字號本土陣容面前,特別是與天才副攻張哲佳相比,還是缺少統治力。本土球員的整體技戰術素養,特別是對于關鍵球的把握能力還是有所欠缺。這也就是為什么四回合總決賽,北汽男排雖有勝機,但卻把握不住的主要原因。輸就輸在關鍵分上,輸在關鍵時刻的穩定性上。

在戰術打法上,上海男排比北汽男排體系更加完備。雖然京滬兩隊都是靠三點強攻打天下,但上海男排的強攻是緊緊圍繞副攻張哲佳展開的。因為上海男排副攻的牽制,讓北汽男排的攔防體系始終未能奏效。反觀北汽男排,三點強攻更多是暴露性強攻,缺少副攻的掩護和支撐??倹Q賽中,上海男排的攔防更具針對性,效果也更明顯。以目前的形勢分析,上海男排國內球員的優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再配上優秀的外援,他們將在聯賽中開創一個新王朝,很可能至少持續三五年。
總決賽的明爭暗斗雖然好看,讓球迷大呼過癮,讓很多以前不關注男排的人重新看球了,但也掩蓋不住一些問題。比如鷹眼引發極大的爭議,除了硬件需要進一步完善之外,上海主場方面對于主客隊挑戰時回放標準的不統一,讓人覺得有些不公。如此重要的總決賽,中國排協沒有派遣第三方的鷹眼操作人員,繼續由主場的工作人員承擔,也是造成爭議和難以服眾的一個原因。此外,上海主場比賽中,噪音喇叭的使用對比賽構成嚴重干擾,也受到了現場直播的央視轉播員批評。此后,上海賽區建議球迷不要使用噪音喇叭,雖禁止得并不徹底,但對這樣知錯就改的行為還是應該點贊。

縱觀近幾年的中國男排聯賽,京滬爭霸已經是主旋律。拋開京滬兩強的成績不談,中國男排聯賽乃至中國排協真應該好好感謝北汽和上海男排。正是因為京滬兩強在球隊建設、外援引進、球員轉會、職業化市場化等一系列改革發展動作上先行一步,帶動了中國男排聯賽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男排聯賽的競技水平和觀賞性,也在一定意義上為中國男子排球運動員的水平提高、視野開闊起到了促進作用。東京奧運周期,中國男排已經確定了聘請外教之路,只有經過高水平聯賽洗禮的中國男排運動員,才能在高水平外教的帶領下,完成打進奧運會的夙愿。更為重要的是京滬兩隊很好地起到了榜樣的作用,讓其他俱樂部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扭轉了之前封閉的思維,讓排球界意識到只有改革,積極嘗試職業化,中國男排才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下賽季的中國男排聯賽存在一些變數,比如由于全運會之后的人員交替,京滬爭霸還能不能繼續存在?除了北汽男排之外,還能不能有第三支乃至更多支球隊通過引進高水平外援,成為上海男排新的競爭者?中國男排聯賽需要更多類似京滬兩強這樣的球隊,如果未來的聯賽只是上海男排一家獨大,對于聯賽而言,對于中國男排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畢竟,只有改革才能謀發展,只有競爭才能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