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巍
為進一步了解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尋求解決途徑,促進合作社更好的發展,組織經管站相關人員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1 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全縣共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586個。其中:種植專業合作社311個,養殖專業合作社248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27個。入社農戶10044戶,入社耕地面積41.7萬畝,輻射帶動農戶4.23萬戶,輻射帶動耕地面積183萬畝。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呈現出下列特點:
一是種類多樣化。合作社涵蓋種植、養殖、加工、流通、服務等多個領域,種植業專業合作社除了玉米、水稻、大豆、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之外,還建立苜蓿草、花生、中草藥、食用菌、菇娘、蔬菜、毛蔥等種植專業合作社,養殖專業合作社除了奶牛、黃肉牛、肉羊、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外,還建立蜜蜂、狐貉、肉驢、肉馬養殖專業合作社。
二是形式多元化。近年來由于政府逐步加大工作力度,農民也越來越了解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合作社的發展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全縣586個合作社中:村集體領辦2個,村干部領辦120個,種植大戶領辦185個,養殖大戶領辦208個,企業領辦15個,其他56個。
三是效益最大化。我縣合作社在數量增長的同時,質量也越來越好,由原來的提供簡單信息和技術服務向統一生產經營及銷售轉變,由簡單松散型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轉變,由單一生產型向產、加、銷一體產業化型轉變。興隆鄉的霽朗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寶山鄉興塔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組織農戶種植作物的基礎上,注冊了自己的產品商標,建立了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社員收入。
2 主要做法
(一)一是做好宣傳發動,營造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采取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單、開展宣傳月活動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合作社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廣泛宣傳合作社建設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大力宣傳合作社發展典型和成功經驗,增強農戶參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做好服務指導,促進合作社規范發展。指導合作社建立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等制度,明確“三會”議事范圍和步驟、參與對象、議事規則的具體內容。完善專業合作社的三會組織,議事能夠實行“一人一票”的表決權制。并把各項制度制作成宣傳板,懸掛上墻,使廣大社員自覺遵守監督,保障了社員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三是增強合作社發展實力,擴大合作規模成立聯合社。對地域較近、經營范圍接近、產品相同的合作社,指導其加強相互交流,擴展合作范圍,組建聯合社,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水平和競爭力,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全縣已建立并在工商局注冊登記合作社聯合社共3個。分別是甘南縣吉長奶牛飼養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寶山長吉崗6家)、是昆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聯社(甘南鎮鎮直3家)和甘南縣諸旺生豬飼養服務專業合作社聯社(中興綠化2家)。
(二)農機和畜牧等部門為成員的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和相關部門也成立相應領導組織,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目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人,合力推進專業合作社建設,促進了合作社健康快速發展。
(三)發揮政策的扶持作用,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持續發展。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國家和省對農民合作社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為加快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促進合作組織持續快速發展,甘南縣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政策項目資金,增加財政投入、優先安排項目和加大信貸投入等多種途徑,加大扶持力度。年初以來,共爭取各級項目資金1500萬元,爭取金融貸款1400萬元,其中通過甘泉融資擔保公司貸款120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服務平臺貸款200萬元,切實保證各類農民合作社發展資金需求。4 存在問題
(一)合作社在標準化生產、產品深加工、市場開拓等方面涉足不廣,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動能力不強。
(二)發展潛力弱。目前,我縣大部分合作社沒有深加工項目,產業鏈條不完善,還停留在初級農產品的簡單銷售上,產品附加值低,合作社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5 下步建議
(一)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區分對象、有針對性的組織宣傳培訓。一是對有想法創辦合作社的農戶組織宣傳培訓。讓他們了解成立合作社的目的、組建合作社的程序、合作社運行的體制機制,把好合作社成立的第一關,使新成立的合作社起點高、標準高,成立一個規范一個。二是對合作社管理人員組織宣傳培訓。讓他們知道如何辦好合作社、如何提高運行質量、如何做大做強合作社,促進合作社提檔升級,讓更多社員受益。三是對廣大農戶組織宣傳培訓。讓農戶了解加入合作社的優勢、好處,合作社在今后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
(二)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按照《黑龍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社、示范社評定工作方案》要求,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定位,有針對性的按照規范社標準,從組織形式、經營服務體系和內部運行機制方面對合作社進行全面規范。
(三)加大對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是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的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借“兩大平原綜合配套改革”機遇,加大爭取扶持合作社發展的資金項目。二是積極協調金融部門,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促進合作社加快發展。三是財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對發展規范、效益明顯、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進行表彰獎勵,鼓勵引導合作社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