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傳仁
摘 要 本文根據綜藝播廳音頻系統的聲學特性要求,分析了綜藝演播室音頻系統設計、設備配置、安裝及調試的相關事項。電視臺演播廳音質是建聲和電聲的綜合效果,建聲是決定音質的前提,是電聲的基礎。在進行演播廳電聲設計施工時,要充分考慮到廳堂的建聲條件,才能使電聲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關鍵詞 綜藝演播廳;音頻系統設計;設備安裝調試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9-0036-02
作為電視節目制作場所中的一個重要場所,綜藝節目演播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擔負著諸如文藝演出、電視競賽、綜藝節目的錄制以及現場直播等重任。所以對音頻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聲音的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綜藝演播廳音頻系統的設計標準必須不低于我國廣播電視專業音頻甲級指標的標準。根據這一設計標準建設的綜藝演播室要保證使用過程中各個場地無明顯回音、顫動回聲和聲聚焦等問題,并保證拾音效果好,無聲駐波、無嘯叫的效果。它既要滿足專業視聽現場直播高質量和低噪聲等要求,又要滿足廳堂高聲壓級的擴聲指標。以下是幾點關于安裝調試音頻系統設計設備的注意事項。
1 綜藝演播室音頻系統的聲學特性要求和設計原則
通常情況下,綜藝演播室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標準,比如要控制觀眾區的聲強在92dB上下,控制舞臺區的聲強在83dB上下,同時要求聲音與頻響在聲音覆蓋服務區內均勻覆蓋,保證場內所有位置的觀眾聽覺一致。清晰度是許多客觀物理參量在聽覺上的反映,其中包括廳堂響度、混響時間、反射聲分布和方向性擴散等方面內容,它是對于語言聲的主觀評價重要參考指標。為了保證聲音清晰,綜藝演播室內的自然混響時間通常需要控制在1秒左右,從而避免綜藝演播室長期以往聲音渾濁,混響時間過長,缺乏層次感或者混響時間過短,聲音單調缺少飽和感等問題。為使錄制效果和擴聲效果得到良好保障,在設計中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可靠性原則:要滿足系統能夠持續不間斷的高質量、高安全性并且在比較經濟的條件下良好的運作,系統的高可靠性是重中之重。
2)實用性原則:可以隨時進行應急切換以及根據需要進行系統調控,方便隨時進行干預調整和人工切入,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3)先進性原則:采用的系統結構需要是科學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的體系結構,能盡量符合并緊隨技術發展的速度與水平。
4)可擴充性原則:系統需要保持開放的合理的體系結構,以便于系統以后的升級改造留有空間,方便對系統進行維護。
5)經濟性原則:在保證市場性能和可靠性的條件下,通過改良技術設計,優化整合設計達到最經濟目標。
2 綜藝演播室音頻系統設計及設備選型
在綜藝演播室音頻系統中,綜藝演播室音頻系統擔負著制作播出和現場擴聲兩項功能。它們對聲音的處理是不同的,用于制作播出的音頻信號不需要過多的主觀修飾,只針對不同節目類型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適度調整,力求沒有明顯缺陷的情況下對音頻信號進行高保真高還原度的記錄和處理。而對于現場擴聲信號,要考慮到綜藝演播室本身和揚聲器系統所具有聲學特性,力求達到較高的清晰度和現場聲場的均勻覆蓋。還要對現場擴聲需要進行一定的渲染,以提升現場的聽覺效果。因此,在綜藝演播廳音頻系統建設中,一般采用二級調音方式,將制作播出和現場擴聲進行分離,分別進行調音處理,更換實現對不同應用的聲音要求。采用二級調音方式,在可以減少干擾的同時,保證現場擴音效果達到最好。二級調音可以被以多種方式運用到錄音過程中去,可以單獨使用任意一級調音臺,也可以混合使用兩級調音臺,使得調音臺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如一臺調音臺出現故障,也可以安全繞過障礙點使得節目可以繼續順利錄制,從而充分地保障了系統的安全,降低錄音事故的發生率。
在設備選型方面,設備應盡量做到匹配,防止出現“瓶頸”效應。一個低質量的設備,可能會造成整個聲音系統質量不令人滿意。這就需要參考實際播音環境,揚長避短,從琳瑯滿目的國際先進音響品牌里博采眾長,精心選配功效一流、物超所值且能適合自身特點和需求的音頻器材。
1)調音臺:作為綜合性電子設備,調音臺功能是放大、均衡、定位、混合、監聽以及分配音源信號的。調音臺的性能好壞會對整個系統的效果和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而音響師臨場的隨機發揮則受到操作介面的靈活性影響。在專業擴音和錄音系統中,都是以調音臺為中心,連接起來各種信號處理設備、聲源設備以及輸出設備,使錄音或擴音工作得以完成。調音臺最根本的是要滿足制作綜藝演播室整體節目以及現場擴聲和直播要求,還必須兼容性、擴展性均具備。隨著調音臺不斷縱深發展的數字化革命,當前可將其分為數字型和模擬型兩類。因為數字調音臺的電路,具有數字化程度比較高的優勢,在現場調音時可靈活自如地對大型的綜藝演出和場景進行編程操作。當前,一般綜藝演播室多會兩者兼顧,同時采用數字和模擬調音臺。
2)擴聲、返送和監聽音箱:音箱質量的好壞直接體現出音頻系統質量的好壞。用來擴聲的主音箱必須保證音色要甜美,為確保傳送到整個觀眾席前后排的聲場聲壓是均勻的,必須要求低音單元和高音單元覆蓋范圍沒有差異。
在錄制電視演播過程中,因為演員的舞臺調度大,如果返送音箱的質量稍有差池,就會對演員口型和情緒產生極不利的后果,所以要穿透力強、音色軟硬適度。同時,為了舞臺美觀和易于搬運,返送音箱不但要體積小、功率大,還要易隱藏,從而能根據舞臺裝置布局在不同演出中的差異化要求,可將其放置在前后不同位置,使聲場可以根據需要而改變。
監聽設備不完善,極易誤導調音師和導演,使音質播出時發生失誤。因為監聽音箱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對導演、調音師能否客觀正確地評估聲音進而調校產生影響,質量差的音箱,會讓調校后的聲音很難聽。所以,就要求監聽音箱聲像定位準確,整個頻帶寬闊而穩定。
3)話筒:話筒屬于最重要、最基本的拾音單元。伴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應用,無線話筒雖然質量提高了,但由于在演播廳使用頻率過高,所以極易產生問題。屏蔽、電波反射或直射等因素會干擾無線話筒質量,產生接收死角,另外來自外界的電磁干擾也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當前采用UHF頻段和獨特的集結式雙天線系統的無線話筒,可以同時接收信號,并加以自動篩選,只接收較好的信號從而實現了信號輸出的穩定,讓接收死角和噪音不再出現。有線話筒,就要根據節目源差異選用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話筒。
4)音頻處理和周邊設備:隨著科學的進步,很少有音頻處理設備的傳統擴聲音響系統在電子集成技術迅猛發展的態勢下開始擁了很多原來無法實現的功能。基于這樣的發展節奏,在音響系統中,音頻處理設備越來越受到重視,發揮著更大更廣泛的作用。音頻處理設備隨著現場演唱機會的大增而不斷增加,從而使聲音得到藝術化地強調和美化,使再創造后的聲音帶給人無限完美的聽覺感受。
3 結論
電視臺演播廳音質是建聲和電聲的綜合效果,建聲是決定音質的前提,是電聲的基礎。在進行演播廳電聲設計施工時,要充分考慮到廳堂的建聲條件,才能使電聲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勝舉,張明鐸.聲學測量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倪其育.音頻技術教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