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坤
摘要:隨著心理健康問題被人們普遍關注,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開展也被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關注。本文旨在討論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在醫院管理中應用心理咨詢來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
關鍵詞:心理咨詢;思想政治;應用心理學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新矛盾的不斷出現,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才發展的重要因素。醫務人員作為高危行業,其從業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堪憂,醫務人員普遍存在工作壓力大、職業認可度降低、存在睡眠等問題。而結合心理咨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幫助醫務人員調整心態,恢復工作狀態。
一、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一)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共同的機理
思想政治工亦稱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具有社會性,是為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服務,提高受教者思想政治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并幫助其解決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問題的工作。而心理咨詢屬于心理學范疇,目的在于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實現內心的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將心理學普遍進行實際應用的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是運用應用心理學知識,對心理問題提供援助的過程,其內容大致有生活資訊、職業咨詢、健康咨詢、教育咨詢等。心理咨詢通過與咨詢者溝通共同找出心理問題的原因,幫助其擺脫心理困境,恢復心理平衡。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詢工作之間也有共同的機理,二者的工作對象是都是人,只不過一個針對的是人的思想,一個是人的心理。
(二)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工作有共同的任務目標
心理咨詢和思想政治工作都以人的發展模式和教育模式為前提,都是從人的意識問題切入,通過交流溝通等方式方法幫助醫務人員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但醫務人員的發展問題,不是單獨靠心理咨詢或者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夠解決的,二者必須相輔相成,互為依存。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幫助人們解決世界觀、價值觀的問題,在一些原則性的觀念問題上能夠溯本清源,同時也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對事物的認知及心理建設水平。心理咨詢能夠幫助人們克服沮喪、消沉等消極情緒,使人們積極投身工作,這也達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三)心理咨詢應用于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了以人為本
運用心理咨詢能夠幫助人們實現自我發展,這也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為本。當前醫院的行政體制剝奪著醫務人員的自尊感,行政權力的效用遠高于醫療技術。工作上的高壓和認同感低直接導致了醫務人員對單位忠誠度降低、人員流失等問題,此時就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利用心理咨詢排解醫務人員的不安、疏導醫務人員的壓力情緒,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幫助醫務人員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下的壓力。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關注現代人的這些心理問題,運用心理咨詢科學的進行指導,讓醫務人員學會約束情緒,克制行為。對于一些不好的心理情緒能夠合理的釋放,以減輕其心理負擔,這也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情懷,滿足了醫務人員的情感需求。
二、借助心理自信促進思想工作的措施
(一)重視心理咨詢,將其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我國社會分配方式、經濟成分以及組織形式都日漸多樣化,各種文化相互碰撞產生了各種思潮,不斷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在醫院尤其明顯,根據相關調查在一、二、三級醫院中,三級醫院的醫務工作者精神壓力最大,有工作倦怠發生率高、改行意向強烈、工作強度大等等問題,在針對醫務人員的調查中發現,年輕醫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很高,但壓力也更大,同時由于缺乏社會協調力和自身調節力,心理問題的長久積壓容易引發各種身心疾病,前期一些輕微的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干預,甚至會發展成為嚴重的心理障礙。面對惡劣的職業環境、高強度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作為醫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干預。
醫務人員因為自身職業的特殊性,通常對心理健康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對自己健康問題的篤定,讓醫務人員面對這種情況時,反而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少的接受心理輔導。醫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時借鑒心理咨詢的方法措施,重視心理咨詢,將心理咨詢作為一種新的工作方法進行實踐。例如,開辟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在醫務人員遇到一些郁結于心自己無法調解的情緒時,可以前往心理咨詢師獲得專業的檢查和指導。
(二)強化學習,掌握心理學相關知識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強化學習,及時掌握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現如今,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從前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說教已經無法解決醫務人員的問題,完成思政工作。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主動學習,掌握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人格心理學以及發展心理學等知識。只有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才可以在面臨醫務人員的問題時,及時給予恰當的干預。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借助自身優勢,從醫務人員的個性、興趣、家庭環境入手,了解其心理動態,對于醫務人員近期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預判,盡快介入疏導,以免一般的心理問題發展為心理疾病。
(三)重視宣傳,讓醫務人員懂得心理調節與尋求他人幫助
醫務人員執業風險大,這種風險還在呈擴散趨勢,高強度工作與收入不匹配,工作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都使得醫務人員情緒低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生活工作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醫務人員遇到挫折和失敗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自我排解,長期郁結于心最終會使自己心理失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開展思政工作的時候要重視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重視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多元化的手段進行宣傳,呼吁醫務人員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始終保持在逆境中懂得自我調節的能力。例如,鼓勵醫務人員學習心理學,學會自助和助人,并借鑒國外先進的減壓方式,如設立減壓日,制定院長職工接待制度等等。此外,醫院應建立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醫院內為醫務人員設立的心理咨詢機構不同于一般面向社會的心理咨詢機構,其工作人員應該在掌握相應的心理學基礎上,同時熟悉醫務人員的普遍心理問題,只有如此,才能為醫務人員提供更加專業的心理咨詢。通過這一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和普查,對心理水平進行鑒定后由專業人員記錄在案,客觀的用數據掌握和了解醫務人員的興趣、性格以及近期的心理健康狀況,這樣就使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可靠、科學的依據。此外,還可以組織家屬聯誼、郊游等活動,促進醫院人際關機交往,采取生日卡祝福等形式,表達對醫院職工的人文關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心理咨詢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思政工作事半功倍,思政工作區別于心理咨詢,又相互交叉,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在實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強化心理健康知識,重視心理咨詢的作用,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