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章成廣
(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 430100)
朱雷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基于巖心物性資料和成像資料的儲層裂縫評價方法
徐平,章成廣
(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湖北 武漢 430100)
朱雷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克深地區超深層儲層埋藏深,地層條件復雜,網狀縫-垂向縫發育,為裂縫-溶蝕孔型儲層。在裂縫型儲層中,裂縫不僅是油氣的儲存空間,更是油氣的滲流通道,因此裂縫識別對儲層評價至關重要。從裂縫形成機理出發,結合高壓巖心試驗,研究了一套針對克深地區致密砂巖儲層裂縫識別的方法,即利用巖心試驗方法得到視裂縫孔隙度和視裂縫滲透率,并與常規孔隙度和滲透率進行擬合,得到視裂縫孔隙度和視裂縫滲透率的計算公式。計算結果與成像測井資料識別結果符合率為75%,說明該方法在評價致密砂巖裂縫型儲層中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裂縫識別;視裂縫孔隙度;視裂縫滲透率;致密砂巖
克深地區位于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儲層埋藏深,地層條件復雜,由于受強烈構造擠壓作用的影響,該地區網狀縫-垂向縫發育。根據大量的試驗分析表明,克深地區的成巖疊加效應為強構造擠壓效應-強溶蝕-中等埋藏壓實-中等膠結效應,主要發育裂縫-溶蝕孔型儲層。而在裂縫型儲層中,裂縫不僅是主要的油氣儲集空間,更是連通基質孔隙的主要滲流通道,控制著儲層的產能[1]。大多數低孔、低滲儲層能夠開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裂縫系統的存在[2]。因此裂縫識別是儲集層油氣產能評價的基礎。
目前裂縫識別主要有3種方法:①巖心的觀察與描述[3],該方法直觀、可靠,但受取心技術和成本的限制;②利用常規測井資料識別裂縫[4],該方法受干擾因素較多,縱向分辨率有限,針對性差;③利用地層傾角測井、聲波成像及微電阻率成像測井等測井新技術識別裂縫[5]。結合上述方法的優缺點,張娟等[6]從巖心裂縫研究入手,系統分析了儲層中裂縫的常規測井曲線響應特征,應用逐步判別分析法對裂縫進行識別。靳秀菊等[7]在巖心觀察、成像測井識別裂縫的基礎上,利用深側向電阻率與自然伽馬、孔隙度的交會圖版法識別致密巖性段裂縫,采用電阻率濾波差值法識別孔隙發育段裂縫。高霞等[8]提出計算機層析成像技術、ANN技術和灰色綜合評判法識別裂縫,計算機層析技術限于巖心的室內評價,ANN技術即神經網絡,先利用關鍵井、關鍵層數據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再用訓練好的網絡對未知層段進行處理。
為了更好地評價裂縫,該次研究將裂縫發育程度分為Ⅰ級、Ⅱ級、 Ⅲ級,其中Ⅰ級為裂縫發育,Ⅱ級為裂縫較發育,Ⅲ級為裂縫不發育。結合克深地區的儲層特點,研究了一套針對該地區儲層的裂縫識別方法,即采用裂縫發育等級圖版、裂縫孔隙度、裂縫滲透率評價儲層裂縫發育程度;將裂縫參數與成像測井資料對比,得到判別裂縫發育程度的等級評價表,從而對沒有成像資料的井進行裂縫發育等級評價。

圖1 巖石應力應變關系圖

圖2 克深地區A井區φr與p關系圖

圖3 克深地區A井區φf與φ、K關系圖
巖石受上覆壓力及飽和流體孔隙壓力作用,引起孔隙度的變化。當上覆壓力增加時,巖石會產生形變。如圖1所示,在低壓ab段為彈性階段,巖石發生彈性形變,其應變可以恢復;當壓力繼續增加進入高壓bc段時,巖石由彈性階段進入塑性階段,產生不可逆的塑性變形。對于堅硬的巖石,ab段很短,巖石表現出脆性破壞,即當上覆壓力超出屈服應力時,巖石產生破裂[9]。
通過高壓三軸巖心試驗模擬出地層巖石受上覆壓力時孔隙度和滲透率的變化,并記錄孔隙度、滲透率與純上覆巖層壓力的關系。假設標準大氣壓下的孔隙度為φ0,不同壓力下的孔隙度為φ,則孔隙度相對變化率為φr=(φ0-φ)/φ0;同理可求出滲透率相對變化率Kr。由φr與壓力p的關系可估算裂縫孔隙度。如圖2所示,在低壓ab段時,φr大,巖石承受的p也不斷增加;而在bc段p較高時,φr很小。考慮到曲線最后部分代表的是與視裂縫孔隙度有關的相對孔隙度的變化區域,外推直線到壓力為0,得到φr,并與φ0相乘,即為視裂縫孔隙度(圖3)。同理可求出視裂縫滲透率(圖4、5)。
根據克深地區A井區覆壓孔滲測量試驗結果,得到視裂縫孔隙度與常規孔隙度、滲透率的擬合關系:
φf=0.1404φ+0.031
R2=0.6956
(1)
φf=0.1996lnK+1.0869
R2=0.7339
(2)
同理可以得到視裂縫滲透率與常規孔隙度、滲透率的擬合關系:
Kf=0.9667K-0.0038R2=0.9921
(3)
Kf=0.0009e1.2511φR2=0.694
(4)
式中:φ為常規孔隙度,%;K為常規滲透率,mD;φf為視裂縫孔隙度,%;Kf為視裂縫滲透率,mD。
在有成像測井資料的井中,以成像測井資料提取的裂縫參數為主,評價裂縫發育程度。張曉峰等[10]研究出裂縫的發育程度可以由裂縫密度描述:裂縫密度大于4條/m的層段,裂縫發育等級為Ⅰ級;裂縫密度在1~4條/m之間的層段,裂縫發育等級為Ⅱ級;裂縫密度小于1條/m的層段,裂縫發育等級為Ⅲ級。同時建立裂縫參數與常規測井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且根據得到的關系式,求取該地區其他井的裂縫參數,從而對裂縫的發育程度進行評價。

圖4 克深地區A井區Kr與p關系圖

圖5 克深地區A井區Kf與φ、K關系圖

裂縫發育等級?f/%Kf/mD裂縫發育(Ⅰ級)>0.2>0.072裂縫較發育(Ⅱ級)0~0.20.028~0.072裂縫不發育(Ⅲ級)0<0.028
筆者總結了克深地區有成像測井資料的井,將φf、Kf與裂縫發育等級進行對比:當φf大于0.2%、Kf大于0.072mD時,致密砂巖裂縫型儲層對應的裂縫發育等級為Ⅰ級,即裂縫發育;當φf在0%~0.2%、Kf在0.028~0.072mD時,對應的裂縫發育等級為Ⅱ級,即裂縫較發育;當φf為0%、Kf小于0.028mD時,對應的裂縫發育等級為Ⅲ級,即裂縫不發育(表1)。
圖6為克深地區A1井裂縫發育等級評價成果圖。在6782~6783m段,φf為0%,裂縫密度小于4條/m;6784~6785m井段,φf為0.2%,Kf為0.0772mD,裂縫密度7.896條/m;6789~6791m井段,φf為0%,裂縫密度為0條/m;6803~6806m井段,φf小于0.2%,Kf為0.069mD,裂縫密度為3.89條/m;6799~6801m井段,φf小于0.1%,Kf小于0.028mD,裂縫密度為0條/m;6804~6805m井段,φf小于0.1%,Kf為0.07mD,裂縫密度為3.89條/m。根據表1,評價出各井段的裂縫發育結果,并與成像測井識別結果對比,符合率為75%。說明該方法在判別裂縫發育程度上準確度較高,能夠用于評價裂縫發育程度。
1)利用高壓三軸巖心試驗,模擬出地層巖石受上覆壓力時孔隙度和滲透率的變化,得到視裂縫孔隙度和視裂縫滲透率,能夠用于儲層裂縫評價。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高壓三軸巖心試驗時,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巖樣,才能得到較準確的試驗數據。

圖6 克深地區A1井裂縫發育等級評價成果圖
2)通過研究得到了克深地區以裂縫參數為基礎的儲層裂縫發育等級評價表,其評價結果與成像資料評價結果符合率為75%,說明該方法在評價研究區致密砂巖裂縫型儲層中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3)為了提高評價精度,在對克深地區儲層裂縫進行評價時,不僅要利用視裂縫孔隙度和視裂縫滲透率作為評價參數,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對裂縫識別的影響。
[1]張榮虎,楊海軍,王俊鵬,等.庫車坳陷超深層底孔致密砂巖儲層形成機制與油氣勘探意義[J].石油學報,2014,35(6):1057~1068.
[2]李哲,湯軍,張云鵬,等.鄂爾多斯盆地下寺灣地區長8儲層裂縫特征研究[J].巖性油氣藏,2012,24(5):65~70.
[3]羅群.致密砂巖裂縫型油藏的巖心觀察描述——以文明寨致密砂巖為例[J].新疆石油地質,2010,31(3):229~231.
[4]趙永剛,潘和平,李功強,等.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鎮涇油田延長組致密砂巖儲層裂縫測井識別[J].現代地質,2013,27(4):934~940.
[5]陳瑩,譚茂金.利用測井技術識別和探測裂縫[J].測井技術,2003,27(增刊):11~15.
[6]張娟,周文,鄧虎成,等.麻黃山地區延安組、延長組儲層裂縫特征及識別[J].巖性油氣藏,2009,21(4):53~57.
[7]靳秀菊,王壽平,畢建霞,等.礁灘相儲層裂縫識別方法研究[J].斷塊油氣田,2011,18(2):165~168.
[8]高霞,謝慶賓.儲層裂縫識別與評價方法新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22(5):1460~1465.
[9]陳颙,黃庭芳,劉恩儒.巖石物理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10]張曉峰,潘保芝.儲層裂縫發育等級劃分研究[J]. 測井技術,2013,37(4):393~396.
[編輯] 龔丹
2016-06-22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20-008)。
徐平(1992-),女,碩士生,主要從事測井解釋方面的研究與學習,1041086027@qq.com。
P631.84
A
1673-1409(2017)3-0021-04
[引著格式]徐平,章成廣,朱雷.基于巖心物性資料和成像資料的儲層裂縫評價方法[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14(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