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映建,石 磊
(南通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6)
城市河道整治若干問題及對策探究
許映建,石 磊
(南通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6)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持續推進,河道整治工程逐步呈現出多層次的建設問題。本文在闡明我國城市河道整治建設主要現狀基礎上,探索分析了城市河道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了治理與保護城市河道的相應措施。
城市河道;整治現狀;問題與對策
河道是接納和聚集地下及地表徑流的主要通道,是對江、河、溪、川的統稱,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如,湖泊、水庫、人工河道以及天然河道等。人類文明就是在沿河流域發展起來的,古代人類依河而居,通過航運來進行交通運輸,依靠河流來開展農業生產灌溉活動。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河道可以較好的實現發電、防洪排澇以及水資源供應等,河道可以對城市生態景觀建設、物質能量循環以及污染物降解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伴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實現,河道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城市給河道造成的破壞具有較強的不可控性、疊加性、積累性以及多面性,所以,為了使河道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對河道的現實狀況進行認真分析,對所面臨的問題要采取積極辦法應對。
1.1 水質污染嚴重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排放量與日俱增,加之城市下水道、污水處理等建設項目嚴重落后,這就導致湖泊和河道污染越來越嚴重。誘發河道水質出現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河道兩側堆放的垃圾、河底淤泥的二次污染以及船舶排放的廢棄物等。城市河道中的排污量越來越嚴重,污染的種類越來多,這就給城市河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水質污染問題。
1.2 河面率下降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河道擠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河道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從而使河面率持續下降,最主要的表現為涉河建筑、公共服務設施、生活商業區以及交通道路的不斷修建,地區河面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有的內陸湖泊面積持續減少,使水生態危機越來越突出,比如城市內澇嚴重、濕地萎縮以及流域破碎等。
1.3 水系聯通性下降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隨著水利交通設施的不斷修建,使得城市水系統的連通性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河道內自然河流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水體的頻率更新被嚴重降低,水體的自凈能力逐年下降。導致河道中洪水的滯留時間不斷提升,使城市的防洪排澇風險不斷提高。
1.4 河道淤積日益突出
在進行城市河道工程建設的時候,天然河流的流動性被徹底的改變,水流的下泄量和下泄過程都發生了變化。由于受到閘壩的攔截作用影響,水體在河道中的滯留時間被延長,使得壩前淤積的泥沙越來越多,從而形成了比較嚴重的淤積問題。河床中修建了許多的橋梁設施,使得河流局部迂回水流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城市中的居民和企業隨意向河道排泄廢棄物,這就使得河道淤積越來越嚴重,從而使水體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污染。
2.1 資金緊缺
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國家投入到城市基礎建設領域的資金量比較大,對于河道修建、監管以及維護方面投入的資金量比較有限,這就使得有的地方不得不通過對河道開發獲得一定的收入來開展有關的建設活動。國家對于河道整治中必不可少的清淤設備以及污水處理設備的投入力度比較小,從而使得河道污染比較厲害,河床被抬高的非常明顯。
2.2 監管不利
受河道治理觀念比較落后的影響,我國河道治理結構和工作人員比較匱乏,導致在河道管理的時候,權責模糊、監管缺失,河道中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的整治,進而使河岸垃圾堆放成山、河道被嚴重擠占。
2.3 管理規劃不科學
國內的大多數城市沒有出臺有關河道規劃和管理的方案,河岸線與界樁之間沒有明確的劃分。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辦法的制定要比城市河道規劃和管理辦法早得多,這就使得在城市建設的時候會對河道進行擠占。政府沒有對河道治理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全面的宣傳,這就使得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沒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從而使河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河道被占用的情況屢禁不止。
3.1 水質保護
3.1.1 引水治水
在進行河道水體更新的時候,可以通過向城市內河引水的辦法來實現,從而使一系列的水質問題得到較好的處理,比如河道淤積、河道變窄以及河道受阻等問題。經過對城市水質情況和水網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查,創建完善的城市河道引水灌溉系統,借助引水工程使城市河道和運河的引水配水力度不斷提升。
3.1.2 采用截污治污手段
城市河道污染的主要來源包括河道水面與上游的污染物、徑流污染、生產生活用水污染等,要想使這些污染被控制,可以修建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從而使河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中硬化的面積越來越多,在雨季里,地表徑流系數逐年上升,這就使得被污染水混入到雨水中流入河道里。為了使城市非點源污染和點源污染得到較好的治理,可以使用污水截留聯動治理與雨水泵站治理相結合的辦法。不斷提升河道入口處的排污處理水平,在雨水入河的時候就將污染物阻隔掉,通過開展雨水回用和雨污分流的辦法,使河道水質污染的問題得到較好的處理。
3.1.3 生物防治
對于具有較好生物條件的河道要進行人工放養生物防治治理,比如人工動物、人工水草以及人工浮島等,從而使水中的富營養元素被分解,使河道的生態系統恢復正常水平,使水系的自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使用綜合治理的辦法進行整治,比如物理、化學、生物等措施,可以使用先進的技術來對水質進行凈化,比如前置庫、生態河床、人工濕地以及生物柵等。對生物的生長規律進行認真的研究,借助水質監測系統以及監控設備來實現對生物的觀察分析,實時監測水質的污染情況,科學打撈河道中的垃圾廢品,對河道中的外來物種和富營養化物種進行積極的清理,不斷加大河道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3.1.4 應用強化凈化技術
使用先進的技術來對河道的污染水進行凈化,其中,具有較強凈化能力的技術包括氣浮、微生物分解、酶分解、過濾以及吸附等;生物凈化產品包括促升劑、菌劑以及微生物酶制劑等;充氧設備包括曝氣船、水下增氧機以及水上增氧機等。在對河道水質進行實時應急處理的時候,可以采取的治理方式包括化學氧化、吸附、過濾以及混凝沉淀與氣浮等治理措施。
3.2 河面率保護的策略
城市河面率保護要建立在河道保護和城市發展定位的基礎上,對城市河面率進行科學的預測,對界樁和河道線進行明確的劃分,同時制動科學的管理辦法,從而實現對河面率的高效控制。城市河道的地理優勢比較突出、資源比較獨特,這就使得在城市基礎建設的時候更加容易擠占河道。在城市河道保護區規劃的時候,河道以及四周地區的價格要略高于其他地方,借助土地差價實現河道保護目的。河道土地的價格被提高以后,河道擠占的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河道占用的補償也可以更好的建設和維護河道,使城市河面率得到不斷提高。河道監督執法的力度要不斷的增強,對于擠占和非法侵占河道的現象進行嚴重的打擊。對于河道中違法修建的行為進行積極的監督和管理,不斷提升執法的力度,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條文的要求來對違法侵占建筑進行拆除,使河道空間得到不斷的釋放,使城市河面率得到不斷的保護。
3.3 不斷優化河道結構
為了使城市防范洪澇風險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可以采取以下辦法進行控制,比如對河道的聯通性進行不斷提高、對城市的水系結構進行不斷的優化、對非骨干河道進行積極的保護和整治、對河道淤泥進行疏浚以及對河道護岸工程進行不斷的增強等。
3.3.1 建設河道形態
為了使河道岸坡建設沖刷嚴重以及水面落差和流速比較快的問題得到較好處理,可以使用安全系數比較高的材料進行施工,比如現澆混凝土、預制混凝土以及漿砌石等。河道可以使用直立式護岸結構來提升穩定性,使用的擋土墻主要包括重力式塊石擋墻和L型混凝土擋墻等。
3.3.2 建設河道生態
要想使河道生態建設好,可以推行很多的生態護坡技術,比如河岸綠竹護坡、混凝土草坪地毯式護坡以及三維植被護坡等。在進行河道生態整治的時候,可以使用生態恢復技術,比如植物浮島、生物珊等。
3.3.3 建設河道景觀
以河道整體規劃和環境建設規劃為基礎,適當的對河道防護林建設力度進行不斷提升,使河濱帶環境治理的力度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注重河道環境保護和生態系統修復。做好河道景觀規劃設計工作,使河道景觀系統得到不斷優化,從而使城市河道景觀呈現出最完美的狀態。
3.3.4 建設整體河道
在河道整體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骨干河道整治與中小河流整治進行有機的結合,使二者之間的聯通性得到不斷增加。在澇期可以修建豎井或者是隧道來對剩余的水資源進行儲備,使澇水全部都引入到骨干河道中。在骨干河道的聯通位置修建防汛設施,比如泵站或者是水閘等,從而使河道斷流點得到較好的整治,使河道水流的暢通性得到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城市河道面臨一系列問題,比如水系聯通性、河面率下降以及水質污染等問題。針對我國目前城市河道整治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研究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比如對河道結構進行不斷優化、對城市河道河面率進行積極的保護、對凈化技術進行不斷的提高以及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等。城市河道管理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到的部門比較多,需要出臺具有較強綜合性的防治辦法,從而使城市河道治理的效率得到不斷提高。
[1]曹載宏.生態聯鎖式護坡技術在河道護坡工程中的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1):51-53.
[2]王計銘.平原地區河道整治措施初探[J].陜西水利,2010(04):125-126.
[3]孟琳琳.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觀生態模式[J].人民黃河,2013(11):6-7+10.
[4]趙暉,陳能成.上海新農村建設河道整治工程建設理念初探[J].陜西水利,2011(01):103-105.
[5]樊尚斌,茍瑾麗.平涼市城市河道生態景觀規劃設計探索[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12):10-11+28.
[6]陳軍.城市河道整治工程設計難題及結構方案的選擇[J].中國給水排水,2015(18):46-49.
[7]馮華.寶雞市渭濱區渭河支流河道整治思路淺析[J].陜西水利,2016(01):57-58.
[8]李曉花.烏斯滿河道整治工程環境保護探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2(01):33-35.
TV85
A
1672-2469(2017)02-0016-03
10.3969/j.issn.1672-2469.2017.02.007
2016-05-23
許映建(1983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