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海
以生命之燭光 照青少年心靈
——記宋佩英和她創辦的遼陽石化家長中心學校
王金海

宋佩英與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共度“六一”兒童節
“以生命之燭光、照青少年心靈”,是宋佩英的人生座右銘。宋佩英是遼陽石化家長中心學校的校長,這個學校被全國婦聯、教育部授予“全國模范家長學?!睒s譽稱號,在當地有很高的聲譽。
宋佩英是一位特級教師,1990年6月退休就加入了關工委隊伍,1991年6月開始創辦遼陽石化家長中心學校。“我搞了大半輩子教育,要把余熱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彼龔淖约捍蟀肷慕逃闹形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通過家長學校提升家長的素質,可以達到以老帶小、教育一大片的目的。關工委領導支持她,任她為關工委家庭教育組組長,并把她創辦的家長學校定為中心學校,擔負遼陽石化所屬各家長學校的指導工作。
家長學校成立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有適用的教材,于是宋佩英決定自己動手編寫。從此,她晨起迎朝陽、夜晚伴燈光,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嬰幼兒家長學校教材》《小學生家長學校教材》和《中學生家長學校教材》的編寫工作,相繼于1993年、1994年由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這3部教材共40萬字,吸收了教育領域先進的家長學校辦學理念、方法和知識,凝聚著宋佩英大半生教育工作的心血和寶貴經驗,教材出版后受到教師、家長和有關方面的普遍歡迎。
宋佩英與關工委家庭教育組的老同志一起,整頓以所屬中小學、幼兒園為依托的45所各類家長學校,形成了家教網絡;制定了家長學校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推行“學生入學、家長入?!敝贫?,使學生家長按計劃授課,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 挑選有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34名教師組成了家長中心學校講師團,培訓后安排他們到基層家長學校講學、指導,提高了教學質量。她還去北京聘請了5位專家來遼陽石化講學,家長踴躍前來聽講,產生了很好的反響。26年來,宋佩英組織基層家長學校舉辦講座近千次,授課3萬多課時,聽課家長58萬人次;僅她本人就舉辦講座79次,聽課家長1.7萬人次。
家長學校不同于正規學校,要靠開展活動引導家長,靠解決問題吸引家長。宋佩英在家長中心學校為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舉辦漢語拼音指導學習班,授課113次,3000多名家長參加,這些家長有了漢語拼音的基礎,提高了與孩子的溝通、輔導能力。她在家長中心學校舉辦了嬰幼兒和小學生家長咨詢授課活動,請關工委成員、退休兒科主任醫師孫幻為嬰幼兒家長進行免費醫療咨詢89次,1200多名家長從中受益。針對有些爺爺奶奶溺愛孫輩的問題,她走訪了30多個隔代家庭,收集了10多個這方面典型事例,辦了8期隔代家長學校學習班,編寫了隔代家教小冊子發給爺爺奶奶們。
為了普及家教知識,宋佩英與《遼化報》報社溝通,在《遼化報》開辟了家庭教育專欄,開設了“家教小百科”“寄語家長”“怎樣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等欄目,深受廣大家長歡迎。她到沈陽、北京等地購買了家庭教育系列短劇《家教日記》和《家教小品》,在遼化電視臺“家庭教育節目”播放35集,在社會產生了很好的反響。不少家長邊看邊議:對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們不出家門就學到了!
人們贊譽家長中心學校辦得好,更佩服宋佩英“以生命之燭光、照青少年心靈”的精神。宋佩英退休前患了乳腺癌,做了手術,進行了化療、放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她對此很看得開,以超然的心態對待病魔、同病魔抗爭。奇跡竟真的出現了,經復查癌細胞已從她的身體里消失。她風趣地說:“閻王爺不收我,叫我再干幾年?!睆拇耍诱湎н@來之不易的新的生命,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2008年9月一個雨后的晚上,她給家長們上完課回家途中,由于天黑道路泥濘,不小心重重摔倒在路邊半米多深的水坑里,她忍著腿部的劇痛一步一拐地挨到家時已是深夜。第二天去醫院診斷左腿骨折,一個多月后傷未痊愈又出現在家長學校的講臺上。一次去10區幼兒園講課,突然天降暴雨冰雹,霎時天昏地暗,一個個驚雷從空中滾到地面。她想到幼兒的期待,毅然挽起褲腳,手拎著鞋,頂風冒雨赤腳蹚了500多米路,準時到了10區幼兒園……
遼陽石化的家長學校越辦越好,家長素質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也水漲船高。人們都說,這里的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家長學校起了打基礎的作用。15年來,宋佩英為家長學校付出的智慧、汗水和愛心,學生家長、關工委老同志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大家知道,以她的能力和聲望自己辦補習班,可以有不菲的收入,有人直接說她,這么多年分文不取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她對此的回答很簡潔——“能為下一代做點事,值!”
2016年3月26日,在遼陽石化紀念公司關工委成立25周年表彰大會上,當宋佩英從公司領導手中接過關心下一代工作特別貢獻獎的榮譽證書時,她落淚了。當年她患癌癥手術時沒有哭,化療、放療時沒有哭。這是激動的淚、也是幸福的淚,因為她實現了自己“以生命之燭光、照青少年心靈”的人生夙愿,使自己的人生綻放出光彩。她獲得的榮譽還有很多,國家級的榮譽就有3個: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家庭教育園丁獎、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她說,榮譽屬于過去,她要更加努力,把家長學校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