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品味也在提高。近年來城市雕塑作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迅速占領城市的環境空間。城市雕塑在城市文化的表達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層出不窮,受到世人矚目。但由于城市建設腳步加快,城市雕塑也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優秀的作品有之,濫竽充數者有之。本文通過對城市雕塑表達力的探究,能帶給雕塑家以思考,以推動城市雕塑良好發展,提高我國城市雕塑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城市文化 城市雕塑 雕塑表達
一、城市雕塑表達力的意義和內涵
城市雕塑的定義在不同層面存在出入,但整體統籌之后會發現其相同點,就是城市雕塑是藝術家個人情感與城市文化相融合的過程,為城市的公共空間提供藝術呈現,幫助傳達城市情感與世人交流,將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社會緊密結合,反映城市的精神文化水平。城市雕塑的表達力是以雕塑為載體進行傳達的,對城市的文化傳承以及城市居民對于雕塑情感的接受程度都在考慮之列。
二、規避影響城市雕塑表達力不利因素
城市雕塑不只需要雕塑語言的運用,還要有環境語言和社會語言的加入,這就確定了城市雕塑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諸多因素進行安排統籌,以雕塑家的高度去審視城市雕塑表達力的途徑和方法。還要考慮一些不利因素對于雕塑藝術語言表達的影響。這些不利因素有:
(一)雕塑的施工質量。雕塑家的設計作品如何能夠最后呈現出完美的效果,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關系著是否能實現雕塑家的設計意圖,達到雕塑設計所要呈現的藝術效果,后期施工的作用非常大。一般情況下,雕塑家為了實現雕塑效果,保證雕塑質量,都會在施工的過程中擔任監督和指導的工作,以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雕塑的主題表達。雕塑家的監督完全體現在藝術效果上,不止施工流程需要監督,各個雕塑的細節都要關注。
(二)城市雕塑要有強大的資金注入。雕塑家在進行雕塑業務競標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資金的問題,不能為了中標成功無底線的降低資金的要求,導致雕塑質量無法保證。一件非常好的城市雕塑,由于資金不足導致壽命減少,很快被毀壞。這不僅是對藝術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藝術價值的貶低。所以雕塑家要綜合考慮雕塑的各種費用問題。從前期的設計到模型制作到后期施工都要計算到資金預算中來。
(三)雕塑家要有社會意識、環境意識和環保意識。在雕塑的設計過程中,考慮雕塑周圍的環境、城市的地理位置,雕塑的存在能否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等因素,是否對土地的功能性帶來阻礙。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只有考慮了諸多因素才能成為精美的藝術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被長久的保留下來。雕塑家在生態意識的考量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保證雕塑的藝術性、工程性和合理性。
(四)城市雕塑作為城市的象征,要與城市相融合,成為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精神的具象表達。是城市居民在生活過程中不斷關注和欣賞的藝術品,雕塑家進行雕塑創作前要對整個城市的價值觀、文化品味和心理期待進行調查,使城市雕塑不至于流入單調和空泛的境地,被城市居民所不接受。
三、提高城市雕塑表達力的途徑
(一)遵循空間整體和諧美原則
城市雕塑是城市氣質的體現,在城市的建筑群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既要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又要標新立異,讓觀賞者的目光透過層層建筑落在城市雕塑身上。這需要雕塑家考慮好三維空間關系,把握城市雕塑設計原則,處理好城市雕塑與城市建筑以及環境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整體和諧之美。城市雕塑周圍的小路、花壇、假山還有人工湖等空間環境因素都是建筑環境的構成。雕塑家在設計城市雕塑時一定要把這些環境因素考慮其中,然后確定城市雕塑的表現樣式、體積形態等等,保證雕塑作品完成以后實現與周圍環境的融合,達到和諧美的效果。
(二)發揮材質的表意作用
材料是有情感的,每一種材料都會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樣式,在雕塑設計上釋放出靈魂。適合表現城市雕塑的材料很多,石材、各種金屬還有玻璃鋼、陶瓷等等,材料以各自獨特的質感讓雕塑家以主題為出發點進行選擇。雕塑家不但可以運用材料的天然肌理,還可以運用材料的人工肌理和第三種肌理進行雕塑創作。作品完成之前要對肌理所能產生的效果充分掌握。第三種肌理是指根據創作需要,雕塑家人為的改變肌理風格,以達到最佳的雕塑藝術表現力。雕塑家充分了解這些材料第三種肌理的效果,并運用自如的進行駕馭,更加擴寬了雕塑的創作空間和表達力。創作是意向和創作主題、表現形式與周圍環境的整體統一。雕塑家把握好材料的意向表達,才能把握住雕塑作品的整體風格和藝術水準。
(三)使用光色組合為雕塑添彩
城市雕塑的色彩和光影帶給觀賞者的視覺沖擊力是非常震撼的。所以城市雕塑色彩的表現力與光的運用也非常重要。城市雕塑要考慮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作為色彩的第一要素,決定著雕塑本來的色彩面貌;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決定著雕塑明暗還是深沉的特征;純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決定著色彩與周圍環境相容的程度。色彩作為雕塑的語言被感受和感知,色彩具有象征性,以象征的傳遞方式傳達給觀賞者雕塑想表達的信息。雕塑家必須學會用色彩表達,讓色彩說話。紅色的熱烈與激情,給人以活潑和向前的感覺;綠色的安靜和平和,給人以欣欣向榮和勃勃生機的感覺;藍色的深沉和后退,給人以悠遠和深邃的感覺……雕塑家熟練的運用色彩,把光色的結合恰到好處的使用到城市雕塑之中,讓城市雕塑煥發光彩。
(四)正確運用造型原則
如何運用城市雕塑的形體感,加深雕塑的審美意向,是每個雕塑家在進行創作時要面臨的挑戰。城市雕塑的形體基本樣式有三種,原型體、方形體和圓方形體。其他的形體樣式都是在此基礎上的繁衍。在城市雕塑的形體結構中,有一些特殊的稱謂,小球體稱之為“點”,大球體稱之為“體”,細長的管子稱之為“線”,短粗的稱之為“體”,充分使用“點、線、面、體”這些造型語言,明白這些形體給觀賞者的不同心理感受和審美需求,才能在城市雕塑的創作中遵守造型法則,自如運用點線面體進行雕塑。
四、結語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面孔,也是城市的名片。雕塑家應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握時代的脈絡,積極的挖掘城市雕塑的表達力。讓城市雕塑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發揮文化傳播的作用,走進城市居民的視野,吸引世人的視線,集藝術性、科學性和建筑性于一身,與城市一起走向未來。
(作者單位: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