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理限制公權力以保障人權實為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比例原則以其具體性、規范性和目的性在限制刑事權力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能夠彌補刑法的謙抑性所不具有的硬約束力的缺陷,以推動刑事法治的實現。將比例原則運用于我國刑法可以與我國刑法三大基本原則形成良性互動關系,正確分析以明確我國刑法中比例原則的定位問題可以促進比例原則在我國刑法領域的實現。
關鍵詞:比例原則;刑法謙抑性;刑事法治
中圖分類號:D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256-01
作者簡介:鄧瑩(1987-),男,漢族,四川遂寧人,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
一、比例原則釋義
被稱作公法領域“帝王原則”的比例原則源于1215年英國大憲章中關于人民不得因為輕罪而受到重罰的規定。比例原則要求禁止國家公權力不當侵害公民自由與權利,即要求國家機關在公權力的行使過程中,不得逾越必要之限度,而且在所采取的手段與所追求的目的二者之間應當符合一定程度的比例性要求。
比例原則包含三個層次方面的內容:適當性原則,是指只有在能夠或者有利于目的的實現時,公權力手段及法律措施方能介入,表現了手段與目的間的關系;必要性原則又稱“最小侵害原則”,是指在所有為達成目的而施用的手段中,必須選擇最溫和、對民眾權益損害最小的手段,表現了手段與手段之間的比較和選擇關系;均衡原則(相當性原則),是指公權力措施雖是達成目的所必要的,但其達到的目的與民眾權利的損失二者間應有合理之比例,即不得予以人民過度的負擔,表現了一種利益衡量方式,要求目的與人民權利損失二者之間滿足理智且彼此相平衡的比例。
比例原則的內涵要求采用的手段除了是必須能夠達到目的外,還要求所選擇的手段應是對公民權利造成侵害最小的,而且這種造成損害的手段要與目的達成后所獲得的利益處于符合比例的均衡狀態,引導著國家公權力機關在合比例的范圍內妥善、審慎地行使國家公權力。
二、在刑法中適用比例原則的價值透視
比例原則以目的效益和手段措施的相當性為出發點,在國家公權力與民眾基本權之間進行均衡性的綜合度量,以此來防止國家權力的過度行使,體現著對實質正義和個體正義的價值追求,因而在公權力發動最集中、實施處罰最嚴苛的刑事法律中,在面對多樣化、個別化的刑事犯罪及刑事問題時,合理應用比例原則顯得尤為重要。在當前我國刑法領域適用比例原則,具有其獨特的積極意義。
(一)是刑事法治和保障人權的需要
依法治國語境下的刑事法治的要旨在于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以保障被告人的權利與自由,其關鍵在于能否建立起限制國家刑罰權力濫用以及對刑事裁量權進行合理控制的一般機制。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在以人為本的社會整體要求和保障人權的法治環境下,在刑法意義上,應用比例原則是為了在強調對公民權利干預的必要性同時對國家權力的行使進行克制,防止國家機關濫用權力。
(二)可以使刑法謙抑性得到有效貫徹
謙抑主義被認作是刑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所謂“謙抑”,即謙讓抑制,它意味著國家刑罰權的發動要自我控制。刑法的謙抑性理論與比例原則之間在外核上具有內容上的重合在內核上具有一致的價值追求。
從效力作用的角度來說,刑法的謙抑性作為理念本身并不具有強制力,而比例原則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強的特點,相較于刑法謙抑性來說更具有強制拘束的效力,違反這一原則的刑事法律或刑事措施將被視為是違法而被否定。從內容上來說,比例原則所涵蓋的績效范圍比刑法的謙抑性要更為廣泛。
(三)符合刑罰個別化的發展趨勢
刑罰個別化原則的核心,是對不同類型的犯罪人,適用不同的刑罰方法,刑罰應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刑罰個別化語義本身就蘊涵著公平、效益的合理內容,其與比例原則適當、必要、均衡的價值取向不謀而合。
三、在我國刑法中適用比例原則的定位
筆者認為,起源于行政法領域的比例原則在我國憲行領域發展和應用還并不成熟,在當下中國的現實法律環境下,于我國刑法中自下而上,自小而廣的逐步建立和推行真正意義上的比例原則,亦不失為一種思路。即在刑法領域,將比例原則先定位于特別的刑罰理論,于具體刑罰目的相關的領域中進行運用。適當性用以判斷動用刑罰的正當性和有效性問題;必要性用于決定刑罰適用的條件;相當性用于確立合理的量刑。在刑罰領域適用比例原則可以達到區分回應犯罪的不同手段、限制國家選擇手段的權力,達到手段措施與犯罪程度相均衡并與目標效益相適應的目的。
四、結語
將比例原則引入我國刑法可以與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人人平等原則互利共生,同時又可以發揮其特有的功效。在推動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中,比例原則對于刑事法治可以發揮不可比擬的作用,其為公平且正當地運用刑罰權提供了一個易于把控、相對客觀的評價判斷標準,提升了民眾對公權力反應的可預測性,從而更好地保護公民基本權。
[參考文獻]
[1]姜濤.追尋理性的罪刑模式_把比例原則植入刑法理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1):100-109.
[2]姜昕.比例原則釋義學結構構建及反思[J].法律科學,2008(5).
[3]張翔.刑法領域基本權利沖突及其解決[J].人民檢察,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