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情
(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瀑布溝工程 科技創新問鼎“詹天佑獎”
黃 情
(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2017年2月中旬從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獲悉,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電站工程作為唯一的水利水電工程被授予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充分肯定了該工程在科技創新與新技術運用等技術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
瀑布溝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147.9億千瓦時,是目前國電集團公司所屬最大的水電站。電站于2004年正式開工,2011年6臺機組全部投入商業運營。
瀑布溝水電站為國家“十五”重點建設項目、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和甘洛縣交界處的大渡河干流上,所處地理條件極其復雜。
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和平曾指出,“大渡河進行水電開發相關工程的技術難度非常突出”。瀑布溝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集中體現了大渡河地質帶高應力、高邊坡、強地震、強滲透壓以及深厚覆蓋層這一“兩高、兩強、一厚”的突出特點。
面對眾多世界級難題,國電人選擇了直面挑戰。在集團公司主持下,瀑布溝建設分公司聯合主要參建單位,組織強大的科研隊伍做足“基本功”,開展了多次國家級的科技攻關,開展大量聯合研究,日復一日,夜復一夜,越挫越勇,絕不言棄。
在近十年的建設期內,瀑布溝工程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創出了眾多的水電工程技術紀錄。其中,有高186米、最大壩寬超820米,總填筑量約2260萬立方米的世界第一高度的心墻混凝土堆石壩,施工難度號稱世界之最;大壩日填筑量、月填筑量均打破了同時期國內水電工程全國紀錄,有三項紀錄入選了號稱“企業吉尼斯”的中國企業新紀錄。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泄洪霧化對成昆鐵路影響、全體系防滲、超長遠距離皮帶機運輸、國內首例溢洪道鷹嘴式挑流鼻坎修造等一批技術難題的攻克,瀑布工程全面掌握了樞紐工程特定類型建設的核心技術,提出了完整的新理論和技術體系,一舉推動了高土石壩筑壩技術的發展,成為深厚覆蓋層上修建高土石壩由100米級向200米級乃至300米級過渡的關鍵性工程,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
高質量的建設水平也讓瀑布溝水電工程圓滿實現了水庫一次蓄水成功,每臺所有機組均一次充水成功、一次啟動成功、一次試運行成功、一次并網成功、一次商業投運成功,建設工藝和安全運行全面經受了檢驗。2011年,瀑布溝水電站工程被國際大壩協會授予“堆石壩國際里程碑工程”。
大廠需要“大智慧”。2009年,瀑布溝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時,這樣的任務落在了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身上。
電站投運后不久,瀑電總廠就經受住了國內少有的高密度接機檢驗,開創了國內大型水電廠實現“運維合一”的先河,實現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遠方集控”這一先進生產管理模式,編印的《瀑電總廠生產籌備資料匯編》成為了大渡河流域水電站生產籌備的“導則”。
在建“行業標桿、集團窗口”目標的同時,瀑電總廠致力于現代電力企業建設,他們實施信息化、自動化建設,以數據分析為基礎,逐步建立完善了生產管理系統,以“大數據”構建了智能綜合數據平臺,向數字化電廠建設進軍。
2016年,瀑電總廠按照“智慧大渡河”建設總體部署,又拉開了“智慧電廠”建設序幕。在數字電廠建設成果基礎上,他們結合最新的技術和“解放低效頻繁勞動”原則,先后實現了自動處理數據提交功能、工業電視巡屏與人員現場巡屏相結合、智能鑰匙管理、3種違章行為自動識別報警等功能,并正在積極探索通過“規律分析、狀態分析、趨勢分析”綜合判定設備的健康水平的虛擬值班員技術。
多年來,瀑電總廠立足創新,先后取得了25項國家專利,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了論文200余篇;累計向大渡河流域輸送了近百名技術技能人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標桿”、“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等一系列重量級榮譽。
“詹天佑”獎評選對工程綜合效益有著嚴格的要求。從籌建至今的16年來,瀑布溝水電工程取得了防洪、攔沙、改善四川電源結構、維護電網穩定等綜合效益,還為當地經濟、就業、生態環境、企地融洽等帶來了顯著成效。
經濟、稅收貢獻方面,自2009年建成投投運以來,瀑布溝水電站累計發電892億千瓦時,累計繳納各項稅費62億元,為地方財政收入、經濟建設、國有企業保值增值發揮了積極作用。
社會效益方面,瀑布溝水電站建設征地移民安置涉及四川省雅安、成都、綿陽、樂山等7市(州)34個區縣。經農村移民生產生活監測評估工作表明,移民住房條件較之搬遷前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均純收入達到或超過了遷入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各移民區均完成或超額完成農業生產安置的水利設施建設、生產道路建設,移民搬遷安置點的給水、排水、供電、對外連接道路建設。
針對工程建設對水生生物和魚類的不利影響,瀑布溝工程采用修建魚類增殖放流站、開展監測與研究、強化漁政管理及支流環境保護等措施來減輕因電站修建對水生生物和魚類的影響。累計放流鮈鯽、長薄鰍、重口裂腹魚、長吻鮠等稀有魚361.45萬尾,有效保護了長江上游水生物種資源。
瀑布溝水電站建設過程中,主動吸納當地民工隊伍參與電站輔助性工程建設,有效拉動當地經濟;為當地政府筑路架橋,牽頭捐資、出力,先后在流域兩市州援建希望小學4所,愛心醫院3所,共計資助貧困學生逾1 000人,各項累計資助超過2.6億元,實現了工程建設的初衷。
(責任編輯:卓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