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衛 東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規劃·建筑·
基于產業選擇研究的工業園區控規編制實踐與探索
張 衛 東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介紹了臨汾市新興產業園的項目背景及園區的發展趨勢,提出工業園區控規應以產業選擇研究為基礎,合理確定空間布局,增強控規成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實現對工業園區建設的引導。
工業園區,產業選擇,控規編制
工業園區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政府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通過行政手段劃出一塊區域,聚集各種生產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科學整合,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使之成為適應市場競爭和產業升級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生產區。
在我國,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焦點,如雨后春筍般興盛起來,各地區政府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紛紛制定政策與規劃推動工業園區的發展,但是,在工業園快速發展的背后,也突現出一些問題。如:園區產業研究不足;同一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園區總體規模偏大,集約化不夠;空間布局與產業的脫節、控制指標的缺失;園區投資偏低、特色不明;用地難、融資難等。因此,本文以臨汾市新興產業園為研究對象,基于工業園區產業研究為基礎,落實工業園區的空間布局,嘗試構建適合工業園區的控制指標體系。
按照臨汾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臨汾新興產業園區位于城市東南部,是城市的產業聚集區??傆玫孛娣e為1 131 hm2。該區區位及交通條件優越,可利用空間較大,為臨汾市建設條件最好,發展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是調整城市產業結構,資源型城市轉型的示范園區,臨汾經濟創新增長是城南新城啟動的重要動力源。
新形勢下國家將重點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創新型科技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三類園區(見表1)。從發展模式上看,發展新興產業、高端產業是特色園區主導產業的終極選擇,建設產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區是高新區發展的基本導向。從支持政策來看,國家科技部及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均圍繞創新創業、集群發展給予系列支撐政策。從周邊省份園區批設情況看,山西省當前國家級高新區數量遠低于陜西、河北、河南等省份,且從全國范圍看,國家級高新區數量低于經開區數量,未來發展空間較大。由此,臨汾可以考慮以臨汾新興產業園為契機,按照特色高新區發展模式來開發建設,以獲得國家更多的相關政策支持。
根據產業發展規律和影響因素,從國家產業發展導向、全國產業轉移趨勢、山西產業布局、臨汾產業需求及周邊產業競爭關系等方面分析研究新興科技園區產業選擇的重點方向(見表2~表4)。
綜合臨汾新興產業園發展機遇挑戰、優劣勢以及區域指向與限制等因素分析,臨汾新興產業園適宜發展產業梳理為五大方向,構建以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技術為延伸,以電子信息為承接,以現代服務為支撐的“311”產業體系,見圖1。
在明確發展五大產業方向的基礎上,從行業范圍、行業趨勢、重點領域發展態勢與競爭格局等多方面進行詳細分析,確立園區五大產業及其細分領域的發展思路與發展重點。產業選擇的作用在于明確具體地區產業發展的方向,指出土地開發的方向,規避因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而引起的發展錯位。
按照產業發展思路,結合“產業專業集聚、關聯功能集中、區域聯動發展、土地集約利用、制造服務分離”的布局原則,結合現狀用地及周邊環境,形成“一帶、兩軸、六區”的空間布局結構。
一帶——貫穿片區南北的城市公共服務帶。是落實“311”產業體系中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空間場所,主要布置商貿商業、金融、總部經濟、教育培訓等功能。
兩軸——是東西向聯系各產業片區與居住、公共服務帶的重要通道,也是聯系城市堯廟片區的重要紐帶。
六區——綜合產業選擇研究,布局電子信息產業區、高端裝備產業區、生物技術產業區、新材料產業區、市場物流產業區及居住綜合區。同時,在幾個產業的銜接地帶設置發展備用地,以應對各產業引入規模的不確定性,靈活調整用地。
臨汾新興產業園用地中產業用地為主體,針對產業型用地指標控制,除應滿足控規常規控制指標體系的要求外,重點從產業用地的特點出發,在主導功能與兼容性、開發強度、節水節能等三方面提出控制指標要求。
主導功能與兼容性:明確產業地塊的主導產業類型,其上下游一類產業及與產業相關的研發、孵化等用地可兼容布置;工業項目所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開發強度:按照國土資源部《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規定執行,同時增加就業人口密度指標,作為其他設施配套計算依據。加強投資強度控制,避免企業圈地行為。工業用地的容積率控制指標為下限值,最小不得低于1。
節水節能:為體現園區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的發展目標,規劃選取單位產值水耗和單位產值能耗兩項指標,均為上限值。
同時,規劃為應對市場和招商的需要,結合五大產業各細分領域的能效、水效、污染物排入強度、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標準、產能是否過剩等標準,特制定《產業限制準入目錄》,明確五大產業的細分領域中鼓勵引入和限制進入的產業類型。
工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培育新興產業,聚集創新資源,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工業園區的控規編制存在較大的特殊性,產業選擇研究對園區規劃的作用是基礎性的,必須依據該地區產業研究,確定產業發展方向,結合不同產業門類,企業的特征提出與之相適應的空間布局和指標體系,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科學指導園區建設。
本次規劃實踐的意義:產業選擇研究作為工業園控規編制的基礎,對控規成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關鍵作用,可減少規劃編制與規劃實施之間的脫節問題。另外,可豐富控規編制理論,作為提高工業園規劃編制科學性的一個研究方法。
[1] 國土資發(2008)24號,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Z].2008.
[2] 曹 軼,魏建平,許世光.產業選擇與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耦合——以廣州南沙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為例[J].規劃師,2012(2):34-38.
[3] 夏南凱.控制性詳細規劃[M].第2版.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
[4] 趙子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方向與規劃布局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5] 蔡 震,張晉慶,陳 燁.全程式產業園規劃及要素控制初探——以北川新縣城山東產業園詳細規劃為例[J].城市規劃,2011(35):104-109.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am background of the newly-built industrial parks in Linfen City and their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e regulatory pla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selection research, identifies the spatial layout reasonably, improves the regulatory results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adoptable, so as to realize its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parks.
Keywords: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selection, compilation of regulatory plan
Onpracticeandexplorationforregulatoryplancompilationforindustrialparkbasedonstudiesonindustrialselection
ZhangWeidong
(Shanxi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01,China)
1009-6825(2017)25-0001-02
TU984.13
A
2017-06-26
張衛東(1972- ),男,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