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驍 曾新春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
新型城鎮化下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探討
馬 驍 曾新春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
在轉型革新的背景下,提出控制性詳細規劃應進一步落實新型城鎮化的要求,應用現代規劃理念,進行技術創新,以《淮安市漣水縣濱河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例,探討了新型城鎮化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創新方法,為其他地區的相關規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新型城鎮化,詳細規劃,海綿城市,資源配置
新型城鎮化對于指導新時期我國城鎮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通過產業、空間、配套、交通、環境等規劃設計,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創新創業環境。規劃提出著重解決好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提出城市布局形態優化、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提升、城鄉發展一體化等戰略任務。
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必然要突破舊的體制的束縛,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型城鎮化主要不是造城,不是城市建設,首先是一場綜合的、全面的、深刻的體制機制的變革,變革和轉型的壓力使作為城市發展前沿的新城地區成為城市規劃管理的重點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難點地區。在此背景下的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只有主動迎合城市總體發展趨勢,體現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在功能性質、用地布局、綜合交通、景觀環境等方面有針對性的進行規劃思路和技術的創新,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落實和重要的技術支撐。
漣水位于淮安的北部,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以打造蘇北中心城市“副中心”為目標,是漣水縣實施“融市入海”(南拓融入淮安中心城市,北向入黃海)的前沿陣地。
濱河新城位于漣水市西部,東鄰老城區,北依經濟開發區,西接淮安(漣水)空港產業園,規劃總用地25 km2。規劃區區位優勢較好,交通資源豐富,生態基地較好,歷史悠久的鹽河、古淮河、漣河穿越規劃區。城市建設用地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用地較為混雜,西部村莊較多,拆遷量大;地勢南高北低,基礎設施投入較大;水網密布,存在安全和防洪隱患;機場、鹽河處于建設期,近期對城市吸引和帶動能力有限。
隨著連淮揚鎮軌道交通站點建設,以及漣水縣高鐵商務中心、教育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和醫養中心入駐,為濱河新城快速啟動注入動力,濱河新城亟需審視發展條件,加快規劃編制,為高鐵站及五大中心入駐做好準備?!痘窗彩袧i水縣濱河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漣水縣總體規劃為依據,以新型城鎮化要求為導向,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為抓手,主要側重功能分析、老舊改造、新城建設、景觀系統、海綿城市和城市設計等方面。
3.1 呼應區域功能,開展新城發展戰略性研究
落實漣水縣城市總體規劃、淮安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規劃要求,參考漣水縣“十三五”規劃、漣水經濟開發區分區規劃等相關規劃,充分貫徹漣水縣濱河新城發展政策思路,展開漣水濱河新城發展專題研究,通過規劃解讀、時代發展要求及漣水縣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分析,確定濱河新城的功能定位為:長三角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基地、蘇北中心城市“副中心”核心區、淮安北部副城重要的功能片區、漣水生態文化和健康宜居新城。為此控規除了在用地構成和規劃上需要體現區域功能需求之外,應強化與老城五島湖相接的漣河的公共設施功能,形成新城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與老城功能的呼應。
3.2 以人為本,推進東北片區更新改造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優化東北區域用地布局,推動現有工業企業搬遷,完善服務配套,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保障人民財產生命安全。
退二進三,促進現有工業企業搬遷。現狀有大量工業用地需要調整,構建評價系統用于指引工業企業的搬遷,選取生產規模、投入產出、開發強度、污染情況、產業現狀、建筑風貌六大因子,通過定性和定量評判,積極引導東北區域土地利用和工業企業搬遷計劃的制定。整合公共資源,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益性配套設施建設,構建5,10,15三種等級和體系的宜居幸福圈,提供便利和完善的服務。提升老舊小區,推進棚戶區改造,切實改善棚戶區居民的居住條件,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3.3 加強西南片區用地策劃,優化土地利用
針對規劃區西南片區高鐵站點的影響,進行用地功能策劃,采取圈層式用地布局,規劃打造生態綠廊,銜接高鐵站點與新城中央公園,串聯休閑商業、特色餐吧、高檔酒店、金融保險、創新創業、高端商務等服務業。從交通角度對高鐵中心的建設容量進行了分析,規劃高鐵商務中心總規模約45 hm2,商務總建設量約為45萬m2。以“高效、便捷、現代化”為主題,形成高低錯落、極具韻律感的現代城市景觀。
3.4 加強交通適應性分析,引導城市空間發展
規劃形成“人車和諧、高效暢達、綠色低耗”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強交通與土地利用相互協調和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的有機銜接,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改善慢行交通環境,通過對高鐵站點的客流量、未來片區的需求量等分析,確定交通路網的組織架構,形成“五橫四縱”的主干道布局,有效引導城市空間發展。
3.5 構建特色景觀體系,建設海綿城市
水綠為脈,構建保護綠地、水系在內的自然生態系統以及其他具有生態價值和作用的開放空間所組成的連續網絡系統,基于5I設施圍繞鹽河、漣河規劃建設綠道,著眼于創建一條集游憩體驗、創新創業、宜居生活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廊道,實現娛樂、文化、旅游、休閑等多方面功能的提升。因緩解低洼地勢帶來的排水不暢,規劃以連淮揚鎮城際鐵路、鹽河、古淮河3條主要廊道為基礎,將集中綠地系統分散成“生態綠地”以及“郊區綠地”,并通過“街邊綠地”予以銜接,構成“海綿城市”體系。
3.6 城市設計引導控規
運用“城市設計”的方法推進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推進漣水控規全覆蓋。規劃在城市設計景觀控制的基礎上,指導控規進行地塊劃分、指標控制和業態兼容規定,處理好高鐵站點與新城中央公園的關系,包括天際線、界面,處理好鹽河、古黃河以及漣河的濱水界面,通過地塊限高、建筑密度、貼線率等指標,保障界面完整,營造開放空間,塑造宜人的空間尺度。本次規劃旨在營造“湖島相連、海綿之城”的“綠城”意向,打造多元、文化、活力、生態的濱河新城,總體上形成“一核”“一帶”“五心”“四區”的景觀風貌結構。
作為重要的公共政策引導和城市空間資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為更有效地引導和控制新城的建設和發展,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必須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創新思路,將現代規劃理念和規劃方法融入規劃編制中,對規劃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本次規劃旨在對新時期新城發展進行思考,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手段將政策要求、規劃理念以及發展訴求進行落實,力求體現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合理性。
[1] 李志宏.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J].規劃,1999(4):32-33.
[2] 陳滄杰,游 濤,姜勁松.轉型背景下工業型新區控規編制的創新[J].城市規劃,2010(34):17-19.
[3] 曹永光,江賢恩,陳勝紅.新時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創新[J].科技咨詢,2010(17):21-24.
[4] 秦鑫鑫.談經濟轉型時期太原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J].山西建筑,2015,41(28):13-15.
Discussion o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establishment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Ma Xiao Zeng Xinchun
(NanjingUniversity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Co.,Ltd,Nanjing210009,China)
In the reform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should further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urbanization, application of modern planning concept, ma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king the “Huai’anLianshuiCountyRiversideNewTown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 as an example, discussed the innovation methods of new tow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establishmen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planning in other areas.
new urbanization, detailed planning, sponge city, resource allocation
1009-6825(2017)20-0019-02
2017-04-21
馬 驍(1982- ),女,工程師,注冊規劃師; 曾新春(1978- ),男,高級工程師,注冊規劃師
TU982.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