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國 壽
(四川水力發電雜志社,四川 成都 610061)
特別報道
開展學術交流 分享寶貴經驗 共謀水電發展
——四川省水電學會2017年學術交流會側記
姚 國 壽
(四川水力發電雜志社,四川 成都 610061)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在成都舉行了2017年學術交流會。來自水電行業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和科技工作者共100多人聚會一堂,開展水電學術交流,分享水電建設管理經驗,探討四川水電發展難題,共商水電發展大計。
10月25日上午9時,學術交流會在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公司二樓會議廳舉行。學會理事長、國電大渡河公司總經理涂揚舉首先致辭,省科協副主席劉進、省能源局局長雷開平、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先后講話。中國大壩學會副理長兼秘書會賈金生作了《大壩結構安全與新壩型研究進展》、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作了《西南水電之困如何破解》、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林敏作了《四川水電開發及送出通道情況》、國電大渡河公司副總經理周業榮作了《智慧企業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中國三峽建設管理公司總經理洪文浩作了《300米級溪洛渡高拱壩智能化建設關鍵技術》、中國三峽發展公司執行董事李文偉作了《300米級特高拱壩低熱水泥混凝土新型材料研究與應用》、中國電建集團成勘院高級工程師楊星作了《高土石壩抗震措施研究進展》等學術報告。在大會上發言交流的學術報告有10篇,另有80篇水電學術論文通過《論文集》在會上交流。與會者從各個方面交流了水電工程建設和水電站運行與檢修的經驗。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嚴軍、副理事長王仁坤、理事向建、吳高見、秘書長朱永國分別主持了會議。
會后,參會的40多名代表到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實地考察,該廠安全總監李金河介紹了電站建設和管理情況,代表們參觀了電廠電控室雙曲拱壩、右岸廠房。
會上,各位領導對四川水電的發展成績感到由衷的高興,一一道來,如數家珍。
四川省能源局局長雷開平說,四川是我國重要的水能資源大省。根據國家能源局給我省批復的四川省水能資源最新普查資料,全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47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量達1.48億千瓦時。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帶領下,我省堅持以水電為主的能源建設方針,水電開發取得了重大成績。歸納一下,這階段四川水電開發有三個歷史性的變化:首先,是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出現歷史性躍升。截至2016年底,全省水電裝機突破7 00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80%,占全國的22.2%。水電發電量占全省的88.3%,占全國的24.3%,水電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躍居全國第一位。第二,水電開發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在這個階段,我們建成了金沙江上的向家壩、溪洛渡,雅礱江的官地和錦屏一、二級,大渡河的瀑布溝等一批世界矚目的重大水電工程。同時在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和白鶴灘,包括大渡河雙江口和雅礱江兩河口、楊房溝等水電站均已陸續開工。錦屏一級混凝土雙曲拱壩是世界第一高壩,而且錦屏二級水電站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工隧洞群。水電單機容量先后達到70萬、100萬千瓦,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績。四川的壩工技術與裝備水平已經居全國、甚至是世界的前列,包括水電的勘查、設計、施工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和發展壯大。第三個歷史性變化,就是水電開發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首先是為我們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十二五以來,我省每年新增水電裝機容量達到千萬千瓦,2011至2016年全省水電裝機增加4000萬千瓦以上,翻一番還多。過去經濟快速增長期四川電力供應短缺的局面已發生根本改變,現在是“豐期有富余,枯期有保障”。其次,因為水電的發展,我省能源消費結構已發生歷史性變化,2016年全省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達45.8%,比2010年提高了25%,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費也比全國高出20.7個百分點。再次,每年有大約1/3的電力外送華東,去年達到了1226億千瓦時,2013年至2016年,累計水電外送4320億千瓦時,不僅替代東部地區化石能源消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3億噸,為全國清潔能源供應和低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先移民、后工程”的水電移民方針,水電移民政策不斷完善,為脫貧攻堅也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成績都是巨大的。
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說,四川水電資源的開發程度位列全國之首,是中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基地。近十年來,瀑布溝、錦屏、溪洛渡等一批特大型水電工程已先后建成并投入發電,雙江口、兩河口、白鶴灘等多個特大型水電工程也相繼開工建設,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特大型水電工程無論從建設規模、技術難度、還是科技創新與進步,都是前所未有的。我省已經取得了一大批針對高壩、高邊坡、高水頭、高地應力環境的基本理論、技術難題和施工方法的科技創新成果,成為引人注目的、而且令人鼓舞的水電技術高地。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四川水電呈現科學有序開發、蓬勃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水電開發不僅給四川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多年來的努力奮斗,諸如國電大渡河公司、中國三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華能和雅礱江等一批國有大型企業在四川開發水電,成為造福一方、奉獻社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指導型企業。
會上交流中給人深刻印象的就是堅持科技創新,促進水電高水平發展。
國電大渡河公司總經理涂揚舉說,作為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的支撐單位,國電大渡河公司積極穩妥推進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已先后建成瀑布溝、深溪溝、大崗山、枕頭壩、吉牛、猴子巖、沙坪等多個大中型水電工程,目前投產裝機容量超過一千萬千瓦,資產總額接近一千億。大渡河公司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學術研究相關工作,注重產、學、研結合,整合內外力量集中開展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高壩筑壩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大渡河流域梯級水電站群智能調度研究”等一大批學術課題研究實現突破,系統解決了大渡河流域電站前期、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大量關鍵技術難題。特別是近幾年來,大渡河公司積極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最新科技成果,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深度融合,在水電行業率先提出并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學術研究與探討實踐,目前在智慧工程、智慧電廠、智慧調度、智慧檢修等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果,提升了水電建設與運營管理水平。公司智慧企業建設應用實踐成果獲得四川省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以創新文化引領智慧企業建設分別獲得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國務院國資委創新文化優秀成果獎。
涂揚舉說,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在科技創新、體制創新、發展綠色能源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水電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我深信,只要我們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按照國家創新發展總體部署,大力推進水電建設、運營管理和技術創新;走智慧引領之路,依托不斷涌現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水電行業深化“兩化”融合,推進管理變革;走合作共贏之路,充分發揮學會橋梁、平臺作用,增進相互友誼,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四川水電就一定能夠實現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發言中,與會領導、專家也提出當前水電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并探討如何破解之道,以促進水電健康發展。
雷開平說,水電發展確實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宏觀上看,有兩個問題。一是能源供需階段性矛盾比較明顯。隨著前期大規模水電建設項目的相繼投產和經濟新常態下用電負荷增速的減緩,導致十三五期供需矛盾凸現,全社會用電量由十一五的年均增長10.4%,下降至十二五的年均增長5.4%,再加上外送通道建設的滯后,省外市場開拓難度增加,大家很關心水電棄水問題,也確實是當前的一個客觀現實。如果十三五的一些水電通道不能如期建成,這個矛盾還會進一步加大。我們預計整個十三五至十四五前期,水電供需階段性矛盾仍會持續。剛才,涂總談到了昨天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專門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針對西南水電消納出了一個文件,這對我們四川水電未來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促進。第二個問題,就是四川水電發展與國家層面統籌平衡的機制還沒有形成,國家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確了水電是可再生能源,但是在國家層面的(優惠)政策方面又沒有把水電納入進去。所以,對水電的消納是一個障礙。從水電自身的結構來看,結構性的矛盾也比較突出。一是我省水電裝機中具有季度調節性能的電站比重偏低,僅占36%。受天然來水“豐多枯少”的影響,無調節能力電站枯期出力只有豐水期的三分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加大龍頭水電站的政策支持,加快龍頭電站建設進度,增加枯期出力;二是水電調度的機制還不協調。大家也很關心這個問題。國家層面主要是協調跨省調度指標;省內電力市場消納有限的情況下,導致國調、省調的發電小時差異很大,約2 000小時左右。三是水電開發的成本在逐步增大。隨著水電開發逐步走向上游區域,移民、民族、生態的利益兼顧問題,是水電發展中應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
下一步的水電開發過程中,要重視以下幾個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也為清潔能源發展和水電發展指明了方向。總體來看,整個十三五至十四五,仍然是四川水電建設的一個重要時期,在已經建成7 000萬余千瓦的基礎上,加上在建的2 765萬千瓦,今后還要再開工1 600萬千瓦,到十四五末,四川水電裝機要達到1.2億千瓦,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四川水電開發存在以下問題(也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的):一要做到科學有序開發,未來水電的開發重點還是要以龍頭水庫、有調節能力的電站為重點,增加調節能力。隨著兩河口、雙江口的投產,十四.五末,具備季調節能力的電站比率從現有基礎上提高到42%以上;其次要優化建設方案。因為水電開發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所以要協調處理好生態環境、移民、民族、宗教等等之間的關系,提高裝備技術與施工技術的水平,合理的控制好開發建設成本。要善于研究政策、爭取政策,來支持水電發展。第二,要積極探索、推進流域綜合管理機制,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及其支流的水電站星羅棋布,我們要從過去高度重視建設的角度,轉向重視水電站的運行管理。在國家能源局的支持下,我們正在大渡河流域開展流域綜合管理機制試點的探索,要盡快形成,探索經驗,通過綜合調度、發揮最大效益。同時,電站的安全、大壩的安全、防汛的安全、地質災害的安全,都要高度重視。除對電站自身建設運行管理加強外,還有加強行業監管,對于不顧建設程序、施工規范,隨意變更設計的,加大懲戒力度,要亮紅牌,納入誠信黑名單。第三,要發揮我省水電在設計、施工、裝備方面的綜合優勢,大家要聯合起來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爭取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卓政昌)
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就新能源領域合作開展座談
2017年12月5日,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在成都就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合作開展交流,三峽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畢亞雄出席座談。雙方就東方 電氣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以及雙方未來合作模式等內容進行交流和探討。當天下午,三峽大廈前一輛特別的城市客車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這是東方電氣與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裝載東方 電氣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與會人員也在會前乘坐該車實地體驗了一回,據了解,該汽車在運行中噪聲低,續航里程長,且排放物僅為水,真正實現零排放。除了交通領域,燃料電池技術在核電、水電、風電等發電領域以及特種電源領域也有著廣泛應用。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已經作為重點任務納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國家能源科技“十三五”規劃》和《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發展要求,并獲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