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銘
(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2)
企業管理
探索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安全質量管控模式
顏 銘
(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2)
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大部分工程位于高密度城市建成區,工程規模大、范圍廣、項目多,社會關注度高,工程系統性強、專業銜接復雜、接口管理要求高,項目工期緊張,不可控因數多,施工強度大,資源動態管理要求高,文明施工、環境保護要求高,做好工程安全質量管理與控制意義重大,稍有疏忽則可能導致缺陷突出、返工耗時、增加成本,甚至發生事故,帶來極大負面影響。要做好工程安全質量管理,必須形成一套管控新模式,才能守住安全質量底線,才能為水環境治理工程安全質量管控推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
茅洲河;水環境治理;三個重點;管控新方法
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是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深圳市政府認定將茅洲河流域建設成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的標桿區、人水和諧共生的生態型現代濱水城區。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主要實體工程內容包括河道整治、濕地保護和景觀工程、指定范圍的雨污分流管網工程、污水處理廠配水管網、原管網的部分接駁工程,指定區域范圍內房屋外墻立管改造工程等。大部分工程位于高密度城市建成區,工程規模大、范圍廣、項目多,社會關注度高,工程系統性強、專業銜接復雜、接口管理要求高,項目工期緊張,不可控因數多,施工強度大,資源動態管理要求高,文明施工、環境保護要求高。在安全質量管理方面稍有疏忽,則可能導致缺陷突出、返工耗時、增加成本,甚至發生事故,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在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方面必須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且應注重監管方式方法創新,經過探索,在安全質量風險防控方面應建設好專業隊伍、制度體系、監控體系和標準樣板,抓住風險控制、業務提升和考核評比三個重點,用好工程建設大集團平臺和信息化平臺,力求質量管控新方法,才能確保安全質量風險可控、能控、在控,為水環境治理安全質量管控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1.1.1 保障安全質量管理團隊的專業化
項目管理企業在組建之初就高度重視人才選拔任用,要求安全質量管理人才具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中級及以上職稱,從事安全管理者需具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熟悉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內容,具有較強的項目施工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將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擔任過大中型項目安全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經歷、5年以上項目管理經驗等作為選拔條件,從源頭上保障安全質量管理人員高素質、高起點,一支經驗豐富、紀律嚴明、思想統一、職責明晰的監管隊伍能起到保駕護航作用。
1.1.2 保障建設施工隊伍的專業化
茅洲河整治項目工程子項較多,需要成熟的專業隊伍參建,工程集結中國電建集團旗下十幾個具有特級資質、一級資質的工程局,行業優勢世界領先,價值創造能力卓越,知名品牌蜚聲全球,工程技術能力世界一流。多年來,在水利水電設計建設及新能源開發、火電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裝備制造與設備租賃領域,為業主、為社會奉獻了一系列令世人矚目的精品工程,參與茅洲河整治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均屬于各工程局派駐的骨干人員,可有效保障建設施工隊伍的專業化。
1.1.3 保障全體參建隊伍的正規化
茅洲河整治項目屬于上百億元工程,必然接納源自全國各地參建人員,其接受的企業文化存在差異,需狠抓團隊建設活動,應做好入職教育,可增加入職軍訓,實現人人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做到讓全員都理解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特殊性,對安全文明施工和質量要求理解更透徹,要求所有參建單位嚴格做好安全交底、技術交底、圖紙交底工作,保障施工工序受控,將安全質量意識銘記在心,保障全體參建隊伍的正規化。
要管好工程,必須注重安全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形成一套完整的、切合實際的、操作性強的安全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可建立管理單位級(如平臺公司、總承包單位等)和項目級制度,管理單位級制度應充分體現安全質量管理要素的總政方略,項目級制度應充分考慮茅洲河整治項目的安全質量管理風險特點,可構建制度體系,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還應結合安全生產標準化及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進行制度體系完善。
為確保各項規章制度有效落實,管理單位應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作為外部推力,實現安全質量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并與國際接軌。在日常管理中把制度作為鐵的紀律,嚴格堅持制度約束力并考核到位,實現制度管人,有效避免“兩張皮”。
一是建立安全質量監管“三級機構”,即管理單位本部、項目部和作業隊均設置安全質量管理機構,配置專(兼)職安全員、質檢員,其人數、任職資格滿足工作需要和合同要求;二是建立安全質量工作“四個體系”即管理體系、監督體系、技術體系和實施體系,實現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三是增設“一道防線”,與傳統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相比,除項目部安全質量監督檢查外,管理單位安全質量管理部門主動駐守項目前方,并網格化對口項目管理,以日常、專項及聯合巡查等方式,堅持每天巡查和專項檢查不間斷,如實施節前檢查、施工用電檢查、基坑支護防護檢查、質量“三檢制”、混凝土外觀質量、管材施工質量、工序實名制等檢查,發現問題和不足即書面責令整改、嚴格考核和曝光批評,有效督促各參建單位主動規避安全質量風險。利用“三級機構”、“四個體系”和“一道防線”構建一個有機監控體系,從履約主體責任出發,將底線防線構筑牢固。
根據實際情況,可組織建立標準化樣板工地,從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等方面塑造實體標準,組織全部參建單位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質量管理負責人觀摩學習,共同交流安全質量管理思路和要點,樹立正面典型。可專門建立安全體驗館,組織各層級安全管理人員對工地可能存在的護欄傾倒、高空墜物、墜落基坑等危險親身體驗,辦理生動安全知識大課堂,明確安全措施落實到位的重要性。
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心中有數,從管理體系和現場實際情況出發,全面梳理施工風險類別,認真識別存在的危險源,對施工現場地下燃氣管線、高壓電力線路、交通疏浚、深基坑施工、施工臨時用電、有害有毒氣體等進行嚴格管控。通過樹立建立危險源清單手冊,針對識別的危險源制定相應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明確各環節責任人,在施工中嚴格按流程進行管控,每完成一道工序,責任人員進行驗收簽字確認后才進入下一工序,實實在在地降低事故發生概率。
一是邀請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對茅洲河項目開展全覆蓋的民工素質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做合格的市民、安全心態和認知的培養、企業工人形象、正確對待工作沖突、城市工作生活的一般安全知識等,提高作業人員綜合素質,從行為規范上保證工程安全質量;二是對全體人員及各參建單位主要管理人員統一組織軍訓,培養堅強毅力、超強執行力、良好團隊精神和溝通協作能力;三是組織制度宣貫、臨時用電技能、管材知識、管道內窺檢測、試驗檢測等培訓活動,提升安全質量管理人員對安全質量標準、設計要求的熟悉度;四是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及質量月活動,以宣傳、教育、競賽、評先、綜合檢查、隱患排查、落實整改、應急演練等為主要內容,營造全員參與安全質量管理的良好氛圍。通過多種形式、多種內容、多個時段抓業務提升,有效提高全員安全質量事故防范能力。
通過開展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對排名較好的參建單位表揚評優,對排名靠后的項目經理進行約談通報,及時發現管理問題和不足,有效促進各項目部強化安全質量責任、加強現場管理管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有效促進各標段項目部之間、作業隊之間交流互進活動,對現場安全管理、質量過程控制、施工流程優化、文明工地建設等開展技術研討、經驗交流和觀摩學習,彼此取長補短,增加比學趕幫的激情,實現安全質量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作為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的承建單位,應積極承擔所在集團使命,利用大平臺、大機遇展現企業形象,使水環境治理工程大兵團、大規模作戰中安全質量管理優勢獲得明顯體現。有所在集團的支撐,組建茅洲河項目中心試驗室,投入必要的試驗檢測設備,進行24小時跟蹤服務,重點對主要材料、實體結構以及商品混凝土進行內部質量檢測,以客觀準確的數據,反映工程項目實體質量,做到早發現、早改進,全力規避和整改質量問題。
承建單位可充分利用大集團優勢,總結產業經驗,積極實施標準的編制工作,把企業標準轉化為地方標準、甚至行業標準,填補行業標準的空缺,保障知識產權優勢,不斷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同時也提升安全質量管理水平。
提倡“互聯網+安全質量”管理理念,挖掘大平臺大數據。一是建立“智慧水環境”之類的綜合管理平臺,針對清淤、底泥處理、管網標段主干道建立視頻監控監測系統,及時跟蹤掌握現場作業情況;二是充分利用運營商網絡及4G、衛星通信等技術,對作業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動態跟蹤,掌握現場作業信息與管控實況;三是通過信息化平臺提供材料供應等綜合信息,結合質量驗收成果及傳統數據統計方法,對出現的問題和缺陷追溯到具體責任人,分析出具體原因,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高;四是建立每周工點信息情況、每日更新微信管理影像資料的創新管理模式,實時掌握施工作業面、工作點動態,做到檢查工作有的放矢;五是建立安全生產管理云平臺,通過電腦及掌上APP平臺掌握施工現場人員動態、設備動態等實況。通過各個平臺的綜合應用實現嚴密防控,充分體現安全質量管理的現代優勢。
先進的管理方式方法,是優質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務,創造過程精品、保證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縮短施工周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完全實現工程設計使用功能的關鍵所在。承建單位應立足管理創新、方法創新,將工程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命脈,多措并舉降低工程質量風險。
合格材料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為從源頭上控制工程質量,杜絕使用不合格材料現象,需制定項目原材料質量控制管理辦法,要求擇優選擇原材料供應商,嚴把材料供應渠道,對主要材料實行駐廠監造,加強對材料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中間產品及成品的質量控制,特別是管材要在醒目位置印制管材編碼和LOGO標識,編碼采用條形碼或二維碼,信息內容包含管材型號、規格、廠名、茅洲河項目專用等。材料出廠前由駐廠人員簽字確認,材料進場驗收時掃碼驗證,不合格材料禁止進入施工現場,實現原材料100%合格,確保工程質量。
制定項目工程首件及試驗段驗收管理辦法,將工程首件及試驗段驗收確定為施工質量標準、工藝參數、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的重要環節,并作為指導后期同類施工和質量驗收的重要依據,以首件樣本的標準在分項工程每一個檢驗批的施工過程中得以推廣,強化質量檢查程序,規范作業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行為,從施工源頭上確保質量目標實現,從而帶動工程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
要求各參建單位建立《實名制質量責任檔案》,落實質量終身制,實現生產有記錄、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要求作業人員(操作手)、作業隊工/班長、作業隊質檢員、作業隊隊長、項目部專職質檢員對工序完成情況逐級驗收簽字確認。安全質量管理部門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并納入日常考核當中,對因違反設計、規范、標準及相關規定擅自作業的人員,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或雖未構成事故但造成返工、安全質量隱患、經濟損失的,在調查分析時,以實名制質量責任檔案為依據,對相關作業人員按照責任大小、損失多少追究經濟責任,從施工過程把控工程質量。
茅洲河新建管網較多,應充分利用新技術確保管網工程施工質量合格,比如引入CCTV內窺檢測技術,對新建管網施工實行CCTV內窺全覆蓋檢測,每周對CCTV內窺檢測情況進行分析,重點對缺陷數量、類型、作業隊、管材品牌等方面進行全面比較和系統分析,對缺陷率較高的作業隊強化質量檢查力度,通過有效的質量管控新手段,控制工程總缺陷率,提升施工作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和施工質量標準,使竣工投入使用的管網施工質量全部合格。
深圳市黑臭水系全國有名,茅洲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是深圳市水環境治理的開篇之作,也是城市水環境治理的典型案例,從源頭治理水環境的模式在全國基本沒有可借鑒的成功例子,由于工程遍布整個城市水系,工程點多面廣、同步施工、人機量大、事務繁瑣、標準較高,工程實踐過程面臨很多未知的難題,安全質量管理可謂重中之重,其難度和問題所在顯而易見,無需過多分析和剖析,本文從管理角度探討了做好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安全質量管理的部分方式方法,也是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在實際項目管理工作中,承建單位還需不斷創新管理思路、全力提升產品質量,嚴守安全質量底線,有效控制各類風險,全力打造樣板、示范、精品工程,努力創建水清岸綠的城市生態環境。探索水環境治理工程安全質量管控模式,并科學有效落實到位,將為治理工程順利實施起到保駕護航作用,有利于引領水環境治理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 陳明,基于EPC總包模式建設項目安全管理 ,南華大學,2012年
[2] 安忠明,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安全管理探索,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年15期
[3] 朱勁夫,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創新策略研究,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年第5期
[4] 周海,市政工程項目質量成本控制研究,長安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P343.1;TV697.2+5;TM623.8
C
1001-2184(2017)06-0135-03
2017-10-13
顏 銘(1974-),男,漢族,四川三臺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畢業,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二級建造師,電力安全管理培訓師.
卓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