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海 文
(長治市沁源消防大隊,山西 沁源 046599)
電器火災現場物證取樣研究
史 海 文
(長治市沁源消防大隊,山西 沁源 046599)
從電器工作機理入手,探討了電器起火的客觀原因,并結合火災現場勘驗需要指出了電器火災現場物證提取應遵循的原則,論述了物證取樣的內容,為相關消防工作人員、社會公眾提供一定的參考和警示。
電器火災,現場勘驗,物證取樣
伴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不斷普及,社會用電量急劇增長。現實生活中因各種電器故障所致的火災業已成為我國常見的火災種類,約占全社會火災的1/3,并且逐年增長。電器火災因客觀上具有較為隱蔽、蔓延快速和突發性特點,易對人民群眾的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故而也是我國居民日常防范的重點內容。電器火災現場處置完成后,要準確分析現場起火原因、認定根源關乎到日后火災的預防,且若涉及社會單位還能據現場起火點確定相應的事故責任人。因而火災現場的物證提取較為關鍵,是展開詳細的現場調查、深入分析案件起因的關鍵。
在電器火災中,電器本身的各種缺陷和不合理使用,在正常工作中因內部高溫無法控制而出現明火,并因使用者未能及時發現或未能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導致火勢蔓延、引起火災。一般而言,電器起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設計缺陷。主要表現為電器未設置合乎規定的控溫元件,導致內部發熱情況不能自動中斷進而造成電器本身發生高溫最終誘發火災;功率較大的電器所使用的導線橫截面過小,或者開關和插頭荷載不足引起發熱導致火災;電器內部元件或易發熱部分使用劣質材料,耐火性能不達標。
2)接觸不良。主要表現為電器插頭和供電電路的插座接觸部位工藝處理不當、接觸不良,導致電火花、電弧出現而引燃周圍可燃物質造成火災;或是電源線、電器發熱元件接觸點耦合不佳導致電阻過大、溫度升高而誘發火災。
3)安裝不當、使用不當。主要表現為電器與周圍可燃物距離過近,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因熱輻射、熱傳導造成可燃物起火引發火災;使用者改造或破壞電器內部裝置致其帶病工作;在電器溫控裝置故障未得到排除的情況下繼續使用;使用者將未冷卻的電器與可燃物、易燃物放置在一起引發火災;長期使用的電器未及時檢查、更換易損部件,超壽命、高負荷使用等。
4)電器使用環境不合規。在不通風、易燃易爆的環境下使用,或使用電器的電路明顯容量過小而冒險使用。
以上諸多原因在現實中經常出現,給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極大隱患。也是為火災現場勘查、痕跡檢驗和物證取樣提供基礎的思路。
2.1 電器火災物證取樣的原則
在電器火災現場勘驗過程中,現場物證提取需要消防工作者抱著去偽存真、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火勢蔓延的客觀規律結合現場環境來還原火災的形成和變化過程,要把火災各種痕跡、物證作以區分、厘定關系,從而把握重點、直擊根源。在物證提取和選樣中,需要遵循的原則有:
1)循跡原則。首先在確定物證取樣重點前應先確定起火點、起火部位,根據其位置分布結合電器電路、荷載情況確定取樣范圍;其次,根據確定的取樣范圍,仔細搜尋各種關聯物證,包括開關、插線板、電器線路及短路點找到接觸不良、短路的熔痕、殘留物等物證,常見的有導線熔痕跡、線路熔珠;還有線路與設備、線路與線路之間的連接點、電器內部活動觸電的過熱痕跡以及過電元件的短路痕跡、高負荷、漏洞等故障痕跡,由此提取相應的電器物證;再根據電器燃燒后的蔓延趨勢,從火路經過部位搜集殘存煙痕、灰燼、粉塵顆粒等物證,以及空氣中的可燃氣體、燃燒物分解后的氣態產物和火災現場的可燃物質樣品等。
2)完整性原則。現場取樣時,應在循跡原則的基礎上重視物證鏈的完整性,要注意盡量保證物證的原始狀態、維持其完整性,特別對于電器短路點的熔痕應搜集完整接觸點兩端物證,使熔痕與本體連接完備;還要全面取樣,對所發現的現場物證,不管是起火點還是火路經過區域,不管是主要物證還是關聯物證都應毫無遺漏的全面提取。
3)真實性原則。火災過后現場物證因燃燒高溫易發生化學變化,尤其是電器內部元件、焊接點的金屬物證,不經過專門鑒定無法保證熔痕的真實性,故現場取樣工作完成后應對各種熔痕進行深入探究,確保物證真實有效,成為火災原因分析的有力支撐。
2.2 電器火災現場物證取樣的主要內容
火災現場勘驗過程中,要排除或是確定起火原因是否為電器誘發,就需要圍繞電器及電路,結合電器工作原理逐一排除。相應的物證取樣應以電器為重點展開,主要提取一些內容:
首先,根據電器的插座勘驗、提取物證。1)對插頭、插座的勘驗和取樣,要判斷插頭和插座的外觀與顏色,若插頭在災情出現前已插入,則其前端藏于插座內部的部分損壞程度與暴露在外的部分具有嚴重反差,內部金屬部位相對清潔而外部因過火或煙熏痕跡明顯;插座內部靜片若呈分離狀且表面清潔則為火災前已經連接,是為關鍵物證。2)勘驗插座和插頭的熔痕,并判斷其是否為日常所留,是否留在正常接觸處,確定其熔痕為火燒所致還是電熱所致,若是后者則要進一步根據現場燃燒特點、熔痕大小確定是否因接觸不良導致引發火災,如是,則插座、開關為應當提取的關鍵物證之一。
其次,據電器線路短路點勘驗和提取物證。若是電器過熱誘發火災,則明火必然會造成電源線燃燒進而發生短路。根據電源線上的短路點可判斷出電器在著火前的通電狀況,亦可從導線上尋找到殘留的熔珠、負荷過大所致的結疤證據,可作為判斷電器通電狀況的依據及有效物證。
再次,保險絲、保險片物證的取樣。保險絲、保險片是判斷電器火災前通電狀況及故障類別的關鍵,因而應作為取樣的關鍵。若現場保險絲為爆斷狀,缺損部位多而殘留物較少且主要分布在固定螺釘周圍、保險盒內有噴濺痕跡則為電器短路所致;若保險絲殘留物較多、無噴濺痕跡則為電器電路負荷過大所致。若是保險片,兩端狹窄處熔斷的為短路,中間較寬部熔斷的則為過負荷。
最后,電器本身殘片的取樣。一般而言,電器本身工作時會發熱,且較耐高溫。即便是火災現場受到外源火焰的蠶食其內部結構一定程度上會保持完整性,難以發生本質性結構變化。但是因電器自身誘發的火災,則其內部往往發生變化,或是內部存在過熱特征,譬如電阻絲嚴重氧化、絕緣材料、隔熱材料變色等,在通電時間過長、荷載過大的情況下最易誘發火災,則相應的內部元件可作為主要的物證;此外,多數現代化電器均配備有溫度控制裝置防治高溫、高負荷工作情況的出現,倘若溫控裝置失靈則導致火災發生率加大,是應提取的主要物證;還有電源線與發熱元件,常因接觸不良、電阻過大而留下熔痕,亦應重點勘驗并提取。
上述火災現場的電器電路各關鍵部位的殘留物與電器自身的殘片,共同構成判斷火災是否因電器所致的完整而連貫的物證鏈條,在提取過程中應盡量全面提取、審慎判斷、科學推測,以客觀地還原現場并對事故進行定性。
2.3 電器火災現場物證的處理
火災現場物證提取完成后,應對所提取到的物證進行分類保管。對于電器火災現場的物證,應根據電路分布、電器工作機理對主要物證和關聯物證進行分類,并梳理物證與物證之間的邏輯關系;應對物證按類別、性質進行編號,歸類存儲,存儲過程中應根據物證的本身屬性選擇合理的存儲方式,確保物證原始狀態不受破壞;在案情分析階段,為細致而翔實的探究電器火災成因,對于關鍵物證的真實性利用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等進行深入鑒定,確保所提取物證的說服力,最終使所提取的物證鏈完整有效。
現實社會中,各種電器的運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因電器自身的復雜性和應用的普遍性,導致電器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增大,使各種電器成為引發火災的主要根源。故在復雜的火災現場進行勘驗和原因鑒定過程中,對現場電器的勘驗極為重要,相應的物證取樣也最為關鍵。消防工作人員應從電器起火的常見原因入手,遵循電器火災物證的取樣原則,尊重客觀規律,保證現場物證取樣的完整性、可溯性,并科學鑒定、精準識別,以確保火災原因認定的可信度和嚴謹度。
火災現場物證是火災原因鑒定的重要線索,提取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確保證據鏈的完整。火災現場情況復雜,因此,在進行電氣火災現場物證的搜集和選取時,還要結合具體環境條件及現場狀況,綜合分析選取可能對火災原因鑒定有幫助的物證,以保證火災原因鑒定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1] 郭志強.淺談提取火災物證的注意事項[J].中國建材科技,2015(S1):300.
[2] 劉鳳剛,張宏偉.淺談火災現場的勘驗工作[J].科技資訊,2015,13(30):232.
[3] 吳 波.常見火災痕跡物證的證明作用及其意義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5(5):235.
[4] 閔家森.淺談火災痕跡與物證在火災原因調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資訊,2011(7):36-38.
[5] 王詩軍,王鵬峰.家用電器在建筑中的火災原因和調查方法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6(27):209.
Study on in-situ material evidence sampling of electric appliance fire
Shi Haiwen
(ChangzhiQinyuanFire-FightingDepartment,Qinyuan046599,China)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 of electric working mechanism, the paper explores object electric appliance fire causes, puts forward in-situ material evidence sampling principles of electric appliance by combining with in-situ fire inspection, and discusses material evidence sampling contents,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and caution for relevant fire-fighting works and the public.
electric appliance fire, in-situ inspection, material evidence sampling
1009-6825(2017)20-0254-03
2017-05-07
史海文(1983- ),男,助理工程師
TU99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