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山
1995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儀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應邀赴俄的中國代表團帶去了一份特殊禮物,即中共戰略情報特工閻寶航當年向蘇聯提供日本關東軍布防絕密情報的復制件。同年11月1日,俄羅斯駐華使館舉行特別授勛儀式,駐華大使羅高壽將葉利欽總統簽署的“衛國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紀念勛章”授予中國閻寶航和他的情報小組。
其實,閻寶航的情報生涯只有從1941年到1945年的5年時間。在70多年的人生里,他扮演過為教育救國的致力者、抗日急先鋒、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功臣、革命活動家等多重角色。“文革”期間含冤入獄。被毆打受傷致死。
閻寶航(1895-1968),字玉衡,生于奉天省海城縣。1918年4月,閻寶航在奉天兩級師范學校畢業后,到奉天基督教青年會工作。在此期間,閻寶航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會,和張學良相識,并由此最終成了張學良的朋友、知己、幕僚。
和那個時代大多數有識之士一樣。閻寶航的最初理想也是教育救國。青年會地處奉天大南門里貧民聚居區,年輕的閻寶航目睹許多貧苦的兒童因無錢而失學。深感同情,產生了招收附近貧家失學孩子入學,對他們實行義務教育的想法。這一想法得到了青年會總干事普賴德的支持。并捐款千元作為開辦費。經過一番醞釀和籌劃,學校辦起來了,起名“奉天貧兒學校”。1918年夏,貧兒學校正式開學,閻寶航自任校長,親自授課,不收學費,課本、文具等學習用品免費供給。閻寶航一邊在青年會工作,一邊按時到校授課,同時還邀請同學魏懷謙、張璞山來校義務授課。雖然經費緊張,條件艱苦,但學校辦得很好。
經過幾年的發展,貧兒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得到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贊譽和關注。韓敬文戲法魔術團、程硯秋京劇團先后為貧兒學校進行過義演募捐,張學良、郭松齡等人帶頭為學校捐款,一些知識分子也紛紛加入,自愿做貧兒學校的義務教員。1922年,貧兒學校從青年會中分立出來,獨立辦校,并成立了學校董事會,一方面籌集經費。一方面著手建筑校舍,擴大和發展貧兒學校。1925年,貧兒學校成立了總校,下設3所分校。總校在奉天大南關輝宗寺,有瓦房9間,占地3000余平方米。除總校校舍外,其他3所分校校舍均系租賃的。后來。貧兒學校又增設1所分校。在校學生總數最多時超過千人,住校的貧兒達百余名。
1927年,閻寶航為了改變只靠募捐辦學的局面。決定籌建工廠、農場,得到了張學良、余慶瀾、張惠霖等的大力支持,捐款5萬余元,用作建廠費用。奉天省長劉尚清也給學校撥地54畝。作為工廠和農場基地;1929年動工后,還給學校撥了百頃荒地,充做農場基地。學校有了自己的工廠、農場,就解決了貧兒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安置問題。貧兒學校自1918年創辦到1931年停辦,培育學生達數千名之多。
在辦學期間,閻寶航始終提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貧兒學校總校大門的屏風上繪有大幅日本侵略地圖,使學生們出入校門時能觸目驚心,立志雪恥。著名教育家黃炎培視察該校后稱贊:“當年北洋大員熊希齡先生。以國務總理的地位與聲望。費很大力氣才辦成香山慈幼院。你一個師范生,無權無勢,競憑一種志愿。白手起家。創造出如此業績,確實難能可貴。”
自閻寶航出生起,其家鄉就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躪。甲午戰爭中,其家鄉海城一帶是遼東半島主戰場之一。1905年日俄戰爭后,東北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重災區。1920年代末,日本加劇了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抗日救亡可以說是閻寶航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使命。1929年,得到張學良資助的閻寶航從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回國后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抗日救國而展開。
面對日本的野蠻侵略,閻寶航和東北愛國志士相繼組織起東北國民外交協會、遼寧省國民常識促進會、遼寧省拒毒聯合會等3個反日群眾團體。閻寶航分別被選為主席、總干事、會長,組織群眾舉行示威游行。有力聲援東北當局的外交談判。他第一個把日本侵華的秘密文件《田中奏折》譯成英文,公諸于眾。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閻寶航還和他人組織民眾焚毀日本人販賣的毒品。為其贏得“關東林則徐”的美譽。
九一八事變后,因被日本當局懸賞追緝,閻寶航秘密轉移到北平。同年9月27日,他和高崇民等組織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并當選為常委,組織流亡關內的東北民眾積極開展反日愛國運動。他發動群眾向南京政府請愿。要求出兵收復失地。他到全國各地奔走呼吁,為東北義勇軍募集錢款衣物。他與共產黨人張希堯等創辦抗日干部訓練班,自任班主任。培訓抗日干部,并選派畢業學員赴東北工作。1932年。閻寶航領導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政治部寫成《東北義勇軍概況》一書,全面介紹東北義勇軍的緣起、規模、活動范圍和戰績,指出義勇軍完全是“受創過鉅,憤起自衛”的民眾自發武裝隊伍。閻寶航為之作序,指出:“我義勇軍將士。惟當自益自淬勵,努力殺賊,以報炎黃祖宗耳。”1933年夏,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被南京政府取締后,閻寶航和他的戰友們又秘密成立抗日組織復東會,宣誓“團結一心,誓死救國,不達目的,永不罷休”。閻寶航被推為理事長。他和張希堯等利用一切條件和時機,堅持抗日救亡運動。
1934年,復東會也遭解散。為了組織一個包括東北各救亡團體、東北軍和東北抗日聯軍等各方代表參加的更為廣泛的、關內統一的抗日團體。閻寶航和高崇民等共同主持籌備,于1937年6月在北平成立東北抗日救亡總會,閻寶航被推舉為5位常委之一。劉瀾波任中共黨團書記。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領導下。閻寶航等把東北軍軍官、東北流亡民眾、愛國人士組織起來。造成大的聲勢,努力促蔣抗日。
作為張學良的朋友和幕僚。閻寶航在西安事變中的作用一直為人們所稱道。1936年11月14日,閻寶航在西安同盧廣績、王化一、王卓然等東北愛國人士謁見張學良,進行了6小時長談。張學良明確表示不再參加打內戰。實現聯共抗日。20多天后,西安事變爆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張學良被扣。閻寶航不顧個人安危,為張學良獲釋奔走呼號。在此前后,閻寶航受周恩來委托到平津地區做了大量穩定東北軍、政、商、學各界人士情緒的工作。
作為東北救亡總會的主要領導人。閻寶航領導東北救亡總會大力宣傳抗戰到底。號召東北同鄉堅持團結、反對分裂、打回老家去。他從做好上層人士統一戰線工作人手,溝通東北軍與國民黨的關系,接濟東北籍中下層人士,救助大批東北難胞。1939年。閻寶航將在重慶的不同黨派的50多人召集在一起,共商抗日大計。1942年5月,東北救亡總會被國民黨取締后。閻寶航千方百計在經濟上積極支持總會刊物《反攻》出版發行,直到抗戰勝利。
在張學良的舉薦下。閻寶航1934年參與到了蔣介石發起的新生活運動中,出任新生活運動促進會總干事,接下來的幾年里。閻寶航常跟隨蔣介石夫婦到各地宣講“新生活”,建立分會,深得蔣介石和宋美齡信任。蔣介石、宋美齡分別任新生活運動促進會總會長、指導長。那個時候,閻寶航和蔣介石還曾共用一間大辦公室。閻寶航博得了宋美齡的信任和眾多國民黨上層人士的敬重,為溝通東北軍與多方面的關系做出了貢獻。同時,在張學良的保舉下,閻寶航還出任委員長行營少將參議。武漢會戰期間。他又被委任為國民黨軍委政治部黨政設計委員會設計委員,還兼任國民黨中央賑濟委員會顧問、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理事、大明實業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在這些職業身份下。閻寶航的交際圈中三教九流幾乎都有他通過在四維學會的舊時相識發展的與復興社骨干分子的關系。他廣交國民黨CC系、軍統、黃埔系、政學系各個派系的主流人物陳立夫、戴笠、康澤等人,與之建立“特殊關系”。他巧妙周旋于宋美齡、馮玉祥、孫科、張群、于右任等國民黨名流之間,觥籌交錯,廣泛應酬天南海北的各路頭面人物。
1938年。國民黨政府從南京遷往重慶,重慶的人口從原來的45萬,一下子暴漲到120萬。當時,國民黨的上層活動。主要集中在重慶市渝中區的曾家巖、上清寺附近一些地方,原來有些關系比較疏遠的達官貴人。也因為聚集在這個圈子里。活動更密切了。大大小小的酒會幾乎從不間斷。而差不多在所有的酒會上,人們都會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這個人就是閻寶航。而此時閻寶航的真實身份卻已經成為中共的秘密情報人員!
早在1927年。時任奉天基督教青年會干事的閻寶航,通過蘇子元向中共滿洲省委組織部長吳立石申請入黨,終因聯系中斷而未果。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國共開始合作,閻寶航在重慶結識了周恩來,在周恩來的介紹下,1937年9月。閻寶航在南京梅園新村八路軍辦事處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代號“閻政”。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秘密從事抗日救亡及統一戰線工作。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其黨員身份只有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和李克農4位同志知道。
閻寶航在其情報生涯中獲得過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情報,其中偵獲德國進攻蘇聯的準確日期。獲取日本偷襲珍珠港情報和日本關東軍在東北中蘇邊境的詳細部署情報,是其最受稱道的3件杰作。
1941年5月的一天,國民政府駐德武官桂永清在柏林與一個德國軍官閑談時,慨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的問題難以解決,誰知德國軍官聽后滿不在乎地說:“中國問題太簡單了,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之后就會全部解決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桂永清迅速將這一重要消息密報蔣介石。這個消息很快便在重慶國民黨高層不脛而走。此后不久,德國軍方代表訪問重慶。德國駐華大使館武官為其到訪舉行酒會。閻寶航作為國民黨軍委政治部黨政設計委員會政治設計委員也應邀出席。席間賓主之間頻頻舉杯慶祝。閻寶航見狀便不解地問于右任:“今晚諸位為何如此興高采烈?”于右任拉過閻寶航在其耳邊悄聲說道:“德國馬上要進攻蘇聯了!”閻寶航聞言很震驚,悄聲向身邊的孫科求證,孫科證實了這件事,并補充了一句:“這是委員長親口對我說的!”閻寶航不動聲色地當即借故離席,火速將此重要消息通過秘密渠道報告給了周恩來。隨后,蘇聯大使館和延安都很快收到周恩來發來的情報。根據中共最高領導層的指示。這份已被譯成俄文的重要情報最后交到了蘇聯紅軍情報人員手中。斯大林最初懷疑中共的情報能力,對此沒有引起重視,直到1941年6月21日凌晨,從一名德軍俘虜口中獲悉德軍將于22日凌晨向蘇聯發動進攻的消息,這才使閻寶航及蘇聯間諜佐爾格的情報得到確切證實,蘇聯紅軍總算提前24小時做了一些準備。1941年6月的最后一天,蘇德戰爭爆發后的第8天,斯大林特意給中共中央發來了一封電報:“感謝你們提供了德國進攻的準確情報,使蘇聯提早進入了戰備狀態。”這是斯大林給中國共產黨的唯一的一封感謝電。這也是閻寶航情報生涯的第一個重大杰作。
1941年11月下旬,國民黨軍政部所屬的軍用無線電臺總臺第43臺,破譯了日軍調動和將對夏威夷瓦胡島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情報。閻寶航及時獲知了這份戰略情報,并立即報告周恩來和蘇聯大使武官羅申,周恩來及時將情報傳到了延安。延安收到情報后,立即通告蘇聯,并由蘇聯轉告美國。傲慢的美國人并不相信中國電臺有破譯日軍密電的能力,這一重大情報沒有引起美國人的警覺。珍珠港事件爆發后,證實了情報的準確性,閻寶航也因此受到共產國際情報局的表揚。這是閻寶航情報生涯的又一杰作。
閻寶航情報生涯的第3個重要杰作出現在1944年。當時日軍在遠東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唯有其精銳部隊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掙扎頑抗。弄清關東軍的兵力部署,對中共抗日和蘇聯方面都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這年仲夏,閻寶航通過老友寧恩誠的內弟、國民黨政府國防部三廳副廳長紐先銘,搞到了有關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境內的全部詳細材料,包括陸空軍的布署、設防計劃,要塞地址、兵種、武器、翻譯人數、將軍姓名等一全套內部機密資料。一年后,由于擁有情報上的絕對優勢。蘇聯紅軍對日本關東軍了如指掌,在8月8日對日開戰后。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全面突破了關東軍經營十幾年的防御體系。徹底摧毀了號稱“王牌”的關東軍。因蘇聯進攻迅速,東北并未遭到大的戰爭破壞,完好地保存了工業及交通設施,使東北解放之后很快恢復生產。成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后方基地,閻寶航為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杰出貢獻。李克農曾高度評價閻寶航卓有成效的情報工作:“你的情報工作不但對中國革命有貢獻,對世界革命也有貢獻!”
1946年9月,鑒于閻寶航已經被國民黨特務列入了黑名單,中國共產黨安排他回東北家鄉,就任遼北省政府主席。在以后兩年多的時間里,閻寶航不辭辛勞,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支援前線為己任。為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做貢獻。
1948年,中共中央東北局副書記陳云決定依托東北根據地不斷鞏固和即將解放的有利形勢,率先在全國展開城市接管干部培訓工作。時任遼北省政府主席的閻寶航,不僅具有豐富的地下斗爭經驗。還創辦過奉天貧兒學校,熱心教育,博學多才,這副重擔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屑上。
1948年5月,閻寶航招收100多名從延安帶到東北和從部隊、地方黨組織選調的干部學員,開辦了青干班,進行遼北學院辦學嘗試。7月1日,遼北學院正式公開辦學。學院歸遼北省政府直接領導管理,閻寶航親任院長。建校之初,學員就達800多人。為保證師資力量,閻寶航從沈陽、長春等地選調學者、教授,充實教學隊伍。學員入學后,首先要進行政治學習。許多領導干部都曾親自授課,其中作為院長的閻寶航授課時間最長,廣受學生的歡迎喜愛。他以親身經歷講述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罪惡本質,歌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征程,對學員思想轉變產生巨大影響。從1948年7月至1949年1月,遼北學院共培訓本科學員467人、預科學員970人,教師隊伍也由最初的十幾人壯大到近百人。
遼北學院成立伊始,因東北全境還未解放,學院便采取隱蔽式建校的方式,校址選在遼北省會四平市鐵西區一處兩層紅磚樓內。由于戰火破壞,這座兩層樓房四周盡是斷壁殘垣,樓體也是彈痕累累,附近還有尚未摧毀的明壘暗堡。在青干班成立后,閻寶航就組織學員們開始清理戰場,整修校園。由于遼北學院的師生大多是具有革命斗爭經歷的黨員干部。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模式,主要領導身邊的警衛員和重要崗位的工勤人員都由解放軍擔任。學員生活按供給制標準配備,每人發放一條黃布軍被,一套灰色軍裝,一雙矮腰皮棉靴,一頂八角帽,一條皮帶,整齊劃一,如同軍營。遼北學院為遼寧乃至全東北的解放、建設培養出大批優秀領導干部人才,一度被譽為遼寧政法界的“小黃埔軍校”。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麗英、中國海關總署原署長牟新生、全國最高法院原院長肖揚、遼寧省原副省長林聲等領導,都曾在遼北學院學習。
平津解放后,閻寶航調到中央任全國政協籌委會副秘書長。協助周恩來籌備政協會議召開事宜。新中國成立后,調任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
由于閻寶航在1937年加人中國共產黨時屬于周恩來親自掌握的“特殊黨員”,所以并沒有編入黨的任何組織關系,直到1952年,中共中央才批準在外交部系統公布他的黨員身份。
“文革”爆發后,林彪、康生炮制了一個“東北叛黨集團”的大案。閻寶航看到周圍的人一個個被打倒,開始對自己的命運有所預感。1967年的一天,他對家人說:“現在形勢很亂,到處抓人,我一旦被抓,你們不要認為我是壞人。”并囑咐家人,他一旦被抓,就趕快去找周總理。沒想到,這一天很快到來了。1967年11月6日晚,閻寶航剛下班回家就被抓走。被抓走后,其家人四處尋訪,都沒有找到他的下落。1971年,閻寶航的妻子在近4年尋找無果的情況下在上海病逝。病逝前。她還一再交代子女要打聽到閻寶航的下落。而她至死也沒想到。閻寶航已在3年前就被以“東北幫叛黨投敵反革命集團”要員的罪名投入到了專門監禁高級政治犯的秦城監獄。閻寶航被當作“叛徒”“特務”,在一次提審中被毆打昏迷后,在秦城監獄醫院去世,終年73歲。當時,火葬場的編號是“反革命671000號”,并特別備注“不保留骨灰”。
“文革”結束、“四人幫”倒臺后,閻寶航得以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