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璞
面對近幾年藝術品市場的持續調整,書畫市場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情景,高端藝術繼續表現低迷,而中低端藝術市場則出現明顯反彈甚至是火爆跡象,中國大眾藝術消費市場正在迅速崛起,成為2016年藝術市場的最明顯特征,而這波行情,正要歸功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藝術電商平臺的重要推動。
目前,國內多家藝術品電商平臺、藝術微拍機構,在藝術市場陷入低谷的階段,非但沒有倒下,反而逆勢崛起,并不斷壯大。像閑魚、淘寶網等電商大佬們紛紛開通藝術品交易平臺,并積極推廣,導入精準消費者流量,而這樣的行為伴隨著大量消費者的介入,成交額增長率驚人。以微信拍賣為代表的移動端藝術市場發展勢頭同樣驚人,有的微信拍賣機構幾個月前才幾個微信群,藏家群體成員不過數百人,幾個月后即已發展到數十個群,精準藏家數萬人。像這樣的有一定規模的微信拍賣機構,他們對藝術品的推廣,普及接地氣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們主推中青年優秀藝術家,整體價位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這也恰恰迎合了大眾消費的剛性需求。這些中低價位的藝術品給了消費者一個學習、入場的機會,和高端藝術品市場開始主動降價以價換量不同,大眾藝術消費品價格不降反升,節節走高,有時甚至遭遇哄搶,正由于中低價位藝術品價格低,接地氣,變現相對容易,帶來的升值潛力也往往較大。
藝術網拍風行
2015年嘉德秋拍報告顯示,秋拍的很多藏品都是在網上成交,特別是信札。信札專場拍了100多件,全部由網絡買家買走,網上成交額達幾百萬元。2015年秋拍,網拍的成交量格外好,同時藝術品電商的發展已壯大到近2500家。如今許多藝術品電商都建立了直接與藝術家在線溝通的平臺,還有專業人士提供第三方鑒定服務。投資者在網拍的不斷嘗試中,對機構和藝術家建立了信任。從藝術品線上交易到藝術品網絡拍賣,電子商務網站對藝術市場的進駐對不少人來說還頗為陌生,但是對于市場本身而言,這兩年,藝術品網購與藝術品網拍,不可謂不是一股新生代的新鮮力量。
網拍平臺崛起
隨著網購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流消費形態,藝術品網購的消費方式也悄然興盛。與傳統的交易模式相比,藝術品網上交易因其方便、快捷的交易渠道得到收藏家們的青睞。據悉,目前國內已有藝術品電商逾千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藝術品老字號也開始試水網絡交易,如西泠印社、琉璃廠等,許多畫廊、美術館也開通了網絡交易平臺。在線經營藝術品漸成氣候,從單純在線藝術交易平臺,到分別類的專業拍賣平臺,甚至是大型綜合交易網站,這些顯示出藝術電子商務時代正在悄然來臨。
而對于藝術品網拍,國際拍賣巨頭早已在做努力,蘇富比最早與易貝合作開發網上競價,它們分道揚鑣之后,蘇富比一直在升級自己的在線競價系統。佳士得2006年就開始做網上實時競拍。一些小型拍賣會沒有實力開發在線競價系統,打折屋等國外第三方藝術品拍賣網站接入數百家拍賣行資源,在自身開發的系統平臺上進行在線競拍。2010年起步的易拍全球運用同樣的商業模式,和全球800多家拍賣行合作,每年整合5000余場拍賣。2012年9月,沃霍爾基金會就曾與紐約佳士得聯手,將其名下的2000多件作品通過網上拍賣,對全世界收藏家開放競拍。然而,消息一公布,諸多評價就傳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將此次網上拍賣稱之為“史無前例的大傾銷”,然而,這種純粹網絡拍賣的形式取得極大成功,總成交額遠遠超過預期。人們在改變藝術品交易思維的同時也改變了藝術品交易方式。從某種意義而言,這場拍賣的確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游戲規則,也打破了人們對藝術品網絡營銷的偏見。
此外,一些業內人士還表示,就目前而言,大眾電商雖然極有可能成為一種藝術品收藏的固定模式,但在短時間內卻只會對目前的藝術品交易模式帶來一定的刺激作用,僅此而已,因為大眾電商所帶入的只是一群年輕人,而掌握足以進行大規模藝術品收藏資本的卻不是這些人。
網拍市場中年輕藏家的崛起并不出乎意料,對只是想選幾件藝術品裝飾家居的“菜鳥”收藏者來說,比起在拍賣會上和“老江湖”們斗智斗勇,網拍這樣的方式顯得更直接簡單.也更符合年輕人的行為習慣。同時網上藝術品價格更為親民,經常還會低價起拍,很多人懷著撿漏的心態點擊鼠標。更有一些網拍設置零底價起拍,是為了讓更多人參與,而隨著線上拍賣興起,做低端市場的線下拍賣行形勢也更為嚴峻。
網拍急需完善
盡管藝術品網上交易具有諸多優勢,而且也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但網絡平臺本身潛藏著不少問題,如藝術品鑒定、交易欺詐以及法律和信用等。首先,藝術品鑒定是一個難題,同時網絡的虛擬性特點讓某些不負責任的拍賣公司為自己開脫責任找到了理由。此外,與網絡拍賣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缺乏也是問題之一。據悉,目前還沒有專門的一部法律對網絡拍賣做出制度的約束,因此容易出現競買者串通炒作,競買者和拍賣公司相勾結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勢必會破壞整個藝術品網絡交易環境,不利于網絡交易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而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互聯網已成為“藝術贗品”問題頻發的重災區,收藏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
網拍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掀起了一股革新的風潮,藝術圈也被裹挾其中,很多傳統意義上的拍賣機構、畫廊、藝術網站紛紛涌入藝術品網絡拍賣,今天藝術品市場上已掀起了一輪前所未有的互聯網熱潮。市場寒冬時期,往往蘊藏著巨大機會,中國藝術品大眾消費迅速崛起,并在逐漸成為藝術市場當前以及未來的重要力量,源源不斷的年輕藏家帶來的消費為藝術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并推動中低價位藝術品節節走高,不知不覺地,藝術市場已然觸底反彈,迎來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