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一
摘要:政治德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關乎到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進程。鑒于此,加強政治德育課程教學建設十分必要。本文從實施初中政治德育教育重要性及優化建議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政治;德育課程;教育
一、實施初中政治德育課程教學重要性
中學生處于叛逆期,也是人格與性格的形成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感性而又難以管理,思想政治教學方面應該朝著德育的方向傾靠,以德育教育為重心。青少年學生身心尚處于發育階段,其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除了父母,可以說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關鍵性人物,并且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特殊的存在。很多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時時、事事模仿他們的作為,并把這一學習借鑒的效果直接代入自己的言行舉止中。正因如此,教育者的日常行為規范起到了一定的典范作用。
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社會人格和道德的形成,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極向上地發展。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也促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的重要社會作用,與此同時,社會也對教育者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教師這一角色也不斷發生著轉變。而思想政治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我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全面轉變角色。這也是對當前我國傳統初中政治課的一種挑戰。
二、初中政治德育課程教學模式優化建議
(一)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打破“師本教育”,堅持“生本教育”,也是推動時政教育在政治德育課程中高效運用的重要因素。生本教育不僅僅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新課改相關要求下的一項重要舉措,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起到組織與協調的作用。落實到中學思想品德的教學中去,首先,在素材的選擇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同時,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選擇中去,讓學生們說出自己所了解的相關思想品德內容,對哪些內容更感興趣;其次,在對一些思想品德實例內容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只起到點明的作用,讓學生們進行討論與分析,用學生的視角來看待這些事例,讓學生們進行討論與辯論,從而讓學生們切實地去深入研究這些事例內容;再者,在事例的相關總結中,教師可以引出相關的課本知識點、不同時政之間的相互關聯,讓學生去從多方面進行總結歸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概括知識、分析知識、總結知識。學生的廣泛參與不僅僅能夠帶動課堂的活躍度,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組織課堂活動的熱情,更能在不斷的深入討論中讓學生們對知識深入地把握,并在這個討論與分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己的分析總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最終實現學生整體綜合能力的提升。
政治思想方面的教學不僅僅是要教授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更要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教育。傳授具備社會主義道德取向的思想,比如愛國主義思想、民族統一思想、社會安定團結穩定等。這些方面的思想引導無法只通過書本完成,必須要結合時政才能有效地認識到其中涉及的政治意味。結合現實社會的時政材料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領悟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認識。而且有了對實時政治事件的認識能力,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也有著積極意義。事實證明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有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可以為我們高中課堂的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能夠為今后的教育方向作出正確的指示。
(二)充分利用政治德育學科特點,引導學生自我探究
在初中政治德育課程中,時政教育受到師生們強烈的歡迎,這對學生啟發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家長、和有關部門在各個方面對時政教育的引入提供更多的便利。學校的領導要提高認識,了解引入時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都為時政課程的開展提供助推力。在硬件上,學校可以撥出思政研究的專項資金,供教師對這些課題進行研究。同時,也可以為師生們提供種類齊全的資料和文獻、報刊雜志甚至影視資料,讓教師有充分的備課資源進行挑選,也讓學生能夠有更加便捷的渠道了解相關的熱點和新聞。每天定時安排學生看新聞聯播、每周安排學生進行時政專題討論等。有效地利用起學校現有的相關設備進行時政的播放。同時,利用互聯網,篩選有用的時政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時政,掌握更多的時政信息,在不斷的擴大自己知識量儲備的基礎之上,不斷地提升學生自身對事件的分析總結能力、社會洞察能力,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將知識與自己所了解的豐富的時政內容相聯系,實現教學的全面升華。在軟件上,學校要對時政課程的開展情況進行跟蹤和調研,有計劃地開展研討會進行探討,并將教師的績效考核與時政教育的具體落實情況掛鉤,從制度上保障時政教育的開展。讓學生通過社會事件的時政,更好地接觸思想政治教學。
教師素有人類靈魂工程師之稱,這也是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受到了比其他多數職業道德規范更廣泛、更深入的關注,當然,社會發展受其影響的程度也更大。教師與祖國未來的接班人長時間相處,直接觸及了青少年學生的心靈,學生后期人格品質的養成受其影響深遠。教育者不但要教書,更要育人,處于成長階段的學生身心尚未定格,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育者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自身優秀的品格和道德素質影響學生,使之獲得全方位的提升。教師應結合現實社會的時政材料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領悟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認識。而且有了對實時政治事件的認識能力,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也有著積極意義。事實證明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有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可以為我們高中課堂的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能夠為今后的教育方向做出正確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