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北京首鋼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我國實施醫養結合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
劉 洋
北京首鋼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多地已經開展了醫養結合模式養老機構的試點建設工作,并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但隨其不斷發展,一系列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本文針對我國醫養結合模式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資金、人才、管理、政策四個方面,給出了有效的建議性措施。
醫療;養老;模式結合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了國家需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之一。另外,普通的養老機構基礎設施較差,醫院養老非常頗高,在此情況下,便形成了無法滿足老年人養老的大眾需求。醫院結合模式的養老機構是一種既可以養老,又可以就醫的新型機構,但其建設中缺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使之未來發展受到了巨大阻礙。
所謂的醫養結合模式就是養老結構的新型服務模式,評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情況,為無法自理的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的同時,也可以提供醫療服務。這種新型養老機構主要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在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二是在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三是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相互聯合。
目前,我國對于醫養結合模式的界定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多數都是根據機構融合形式不同形式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3種形式:養中設醫模式、醫中設養模式、醫養聯合式。
1.養中設醫模式
如圖1所示,即是養中設醫醫養結合模式構建框架。該模式建構框架是以合適的養老機構或福利機構為基礎,在此基礎之上按照國家醫院的標準設立醫療機構,簡單的說是在養老機構中設立醫院,醫院的配備設施需與國家標準統一。如今,我國已經在北京、青島、天津等地建設了具有代表性的養中設醫結合模式試點。
2.醫中設養模式
如圖2所示,即是醫中設養醫養結合模式構建框架。但此類模式有著兩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科室型,指的是將醫院的一些床位劃分給老年人養老專用,稱其為老年科,內設醫療、護理、托老、康復、健康教育、臨終關懷等科室。第二種是資源整合型,也就是基礎醫院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使醫院轉型為專門的老年療養機構。
3.醫養聯合式
如圖3所示,即是醫養聯合式構建框架。此模式指的是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以合作形式進行結合。一方面,醫院為養老機構的服務人員提供醫療護理知識培訓,并定期直接為養老機構提供就醫需求。另一方面,以合作的方式為養老機構疾病治療綠色通道,當養老機構內出現疾病患者時,可以直接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康復后再轉回養老機構。
1.收支失衡,缺少資金籌集渠道

圖1 “養中設醫”型醫養結合模式構建框架圖

圖2 “醫中設養”型醫養模式結合模式構建框架圖

圖3 “醫養合作”型醫養結合模式構建框架圖
與普通養老機構相比,養中設醫模式的養老機構要設立多個有關醫療的部門或者組織,需要采購相關設備,招聘相關人才等,所以需要的資金比較高。并且這樣的養老機構轉型所需要的資金會隨著層次的增高而增高,所以資金的籌集對于此來說非常重要。所以說,目前資金是影響養中設醫模式養老機構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采用醫養合作的形式構建醫養結合模式,醫院就要根據所簽訂的協議為養老機構提高醫療服務,但由此產生的費用具體需要醫院承擔,還是養老機構支付,還是其他機構支付仍然沒有統一。
2.相關人才緊缺
眾所周知,基層養老機構大多數地位都比較低,收費也同樣偏低,其中的硬件設施也比較落后,沒有太高的醫療設備設施作為基本,能為醫護團隊提供的薪酬待遇也不高,幾乎少有專業性和能力高的人才愿意進入這樣的單位工作,這便造成了養中設醫模式轉型引入人才困難,醫養結合的目的也就很難達到。因為住在醫院的老年人多數都不是為養老的,而基本都是因病住院的,那么,相關人員在掌握護理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掌握專業的醫療能力。醫養聯合式的養老機構,醫院要定期提高醫療服務給養老機構,那么定然也會大量增加勞動力,通過引入大量人才來滿足醫院結合模式的轉型目的。
3.缺少完善的政策支持,醫保報銷有待普及
養中設醫模式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機構,也是一種服務體系的演變和發展,但這在這樣清下,并沒有出臺與之相關的醫療保險報銷制度,略嚴格的說,基于養老機構下的醫療保險報銷幾乎沒有,為
下轉(第1 5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