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蒞春,顧芹
(1. 南通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2. 南通金隆混凝土有限公司,試驗員)
拆模時間對樓板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影響
徐蒞春1,顧芹2
(1. 南通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2. 南通金隆混凝土有限公司,試驗員)
工程實踐中發現,混凝土結構裂縫大多數為拆模時已經形成,屬于施工期間出現的早期裂縫。現就拆模時間不當而產生樓板裂縫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施工現場預防裂縫的一些建議,以供商榷。
GB 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 4.5.2 條規定“底模及支架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拆除;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應符合表 4.5.2 的規定”(表 4.5.2 略)。
在工程現場,有的施工企業為了提高周轉材的利用率,在混凝土強度達不到上述要求時便進行拆模,對樓層結構承載力以及施工過程中對可能造成承載力傷害的要素認識不足,而疏于控制,從而導致樓板裂縫的產生。
施工過程中,下層混凝土板承受的荷載包括:上層模板及支架自重、上層新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施工人員、施工設備荷載、上層混凝土澆搗時產生的振動荷載和該層混凝土板自重,承受這些荷載要求下層混凝土必須具備一定的強度。下層樓板底模拆除后,支撐上部傳來的不利荷載值很大,若此時混凝土強度相對不足,加上受不利荷載作用時結構撓度值超標,就會導致裂縫的發生。
(1)混凝土的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2)當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時,方可拆除側模。
(3)多個樓層間連續支模的底層支架拆除時間,應根據連續支模的樓層間荷載分配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情況確定。
(4)如設計對拆模時間無具體要求,拆模時應對混凝土樓板承受的施工荷載與混凝土強度值進行核算。
(5)施工過程中,實體混凝土試塊可以按正常留置數量的三倍預留,以便拆模時隨時試壓,以鑒定實體混凝土的實際強度。
(6)混凝土早期要加強保濕保養,防止混凝土內水分被模板倒吸收而產生脫水收縮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