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恒
(山西冶金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山西 呂梁 033000)
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控制探討
杜 恒
(山西冶金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山西 呂梁 033000)
通過對地質災害特征和質量控制問題,以及地質災害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應該在施工作業中重點對錨固施工質量、擋墻施工質量、排水溝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地質災害,治理施工,質量控制,加強措施
近年來,我國地質災害的發生幾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表現于西南地區,通常會造成較大損失,同時對當地交通運輸和公共設施帶來不利影響,使其近乎癱瘓,在此基礎上,加強地質災害治理顯得至關重要。結合當前地質災害治理情況發現,政府已經對其治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同時出臺相關治理條例,以期為地質災害的治理起到促進作用。另外,還應對其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以保證地質災害的治理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現階段,我國出現地質災害時,其主要表現為地面裂縫、地震和滑坡等,此類災害的分布范圍也會各不相同,例如:滑坡與泥石流災害,其主要是以山區為主,而地震通常會發生于四川等地震帶城市。除此之外,因為我國地區經濟水平存在差異,所以,部分貧困地區進行地質災害的治理時,仍然存在較多不足之處,從而導致施工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當前國家地質災害現狀相對比較嚴重,例如:在2013年,由于受到強降水影響,廣東與湖南等部分地區出現內澇,甚至發生泥石流等災害,與此同時,因夏季屬于雨水多發季節,致使多個城市出現臺風與地震、洪澇等災害,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更是較為常見,各地區出現的地質災害數據顯示,全國約有1.3億人次受災。由此可見,地質災害會對人類造成較大危害,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力度,確保其治理施工質量得到控制,進而降低地質災害發生幾率。
當地質災害進行治理施工時,其質量控制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問題,具體表現為:首先,施工人員缺少較高技術水平。當對地質災害進行質量控制時,普遍會出現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現象,從而造成施工質量的下降,例如:焊接人員未進行專業電焊培訓,使其缺少相應電焊經驗,經常出現漏焊或其他焊接問題,致使施工人員電焊技術持續下降。其次,施工人員質量意識比較薄弱。在地質災害的治理過程中,質量問題屬于當前急需解決問題,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然會因為施工人員缺少較強綜合素質等原因的存在,導致地質治理施工出現問題。所以,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將加強施工人員質量意識作為重點,避免對地質災害的治理受到阻礙。
當發生地質災害時,其影響因素主要表現為:一方面,自然因素。當地質構造、地理環境相對比較特殊時,通常會造成地質災害問題。與此同時,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地質環境等均會在巖土工程中造成影響,使其地質災害發生幾率不斷提升。第一,地形地貌。部分山區的河谷間存在較大差異,且具有地勢陡峭等特點,極易發生地質災害,若要實現地質災害的有效治理,還需要在地形地貌方面予以重點分析。第二,水文氣候。當地區出現較大降水量時,尤其是夏季暴雨季節,屬于洪澇災害的頻發時期,應做好防洪防澇工作。第三,地質環境。山區呈現斷裂發育狀態時,會具有多褶皺與巖體破裂特點,極易出現多種裂隙。然而,就當前地質條件來講,如果受外界條件影響,則會增加自然災害的發生率。第四,山區地震。伴隨地震發生,往往會引發不同自然災害,如地震發生比較頻繁,加之外界因素帶來影響,對于地質比較脆弱地區而言,會隨之成為災害頻繁地,需要作為重點災害防范區域。另一方面,人為因素。就地質災害來講,大部分災害發生和人為因素相關,例如:濫砍濫伐等,當森林出現大面積破壞時,自然資源也會隨之不斷被運用,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特別是在過度進行礦山的開采后,除了會造成植被的破壞之外,還會出現礦渣、廢土出現在河流的情況,最終導致河道淤積,若是氣候出現變化,還會造成河水流量的不斷增加,從而引發泥石流。
在對地質災害進行治理時,其主要措施包括錨索與漿砌石擋墻等,同時可以利用部分其他因素進行控制,以此提升其施工質量。
地質災害的治理過程,邊坡加固與擋土結構錨固、滑坡治理過程,為了對其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需要重點從以下幾點進行加強:材料控制,對錨固材料進行選擇時,需要保證其具有較高強度,同時具有耐腐蝕性特點,以便于后期更好的進行安裝與加工。使用材料均具備相應合格證明與質量證明,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基礎上,才能對其予以使用,確保材料使用滿足設計標準;施工成孔控制,在成孔施工過程中,沖擊鉆與回旋式鉆機等比較常見,在整個成孔施工時,若要實現施工質量的控制,則需保證成孔深度和直徑等數據滿足相應標準,使沖孔深度超出設計深度,且孔徑偏差控制在5 mm范圍內,孔距偏差應控制在100 mm內,且成孔的傾斜度控制在5°以內,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錨固注漿,在整個注漿過程,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漿液的配比,同時予以均勻攪拌,保證攪拌機的干凈。與此同時,還應對漿液量進行控制,確保整個注漿過程的順利進行,如果漿液流出管道,需立即停止施工。若是漿液未進行充分填充則應進行補漿處理,充盈系數控制在1.1~1.3標準;完成整個注漿施工后,其砂漿強度若是超出70%,應進行水泥的拉拔試驗,對水泥予以養護,普通水泥養護7 d,早強水泥養護4 d,使其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標準。
如果滑坡支護、攔擋崩塌的滾石范圍較小,可以對其進行擋墻施工,具體施工措施包括支墻與攔擋,按照崩塌情況予以相應運用,確保其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其一,測量定位,按照測量規范和設計要求,對基準點和控制點進行明確,由監理人員校驗合格后繼續進行開挖施工。其二,基槽開挖,根據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基坑開挖深度需要超過1.5 m,如果地層出現較大變動時,應該實施地質換填,只有和工程設計人員取得聯系,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處理,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其三,砌筑,在此過程中,應該對砌筑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在施工前期,做好水泥和砂石等檢驗,具體砌筑時以分層的方式進行砌筑,保證整個施工的穩定性和密實性,同時設置伸縮縫。其四,回填處理,回填與碾壓均應以分層的方式進行,確保分層厚度的控制,即0.3 m左右,并檢查其壓實度,以此提高整體質量。
對于滑坡體的上緣區域,通過排水溝的施工,對滑坡體周邊地表水進行阻攔,同時保證其及時排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包括:按照設計要求,對滑移面邊線進行明確,在周邊區域進行基準點、控制點的設置,經過監理人員的檢驗后進行開挖,此過程需要保證邊線開挖和溝底高程得到控制,并對其溝底垃圾進行及時清理,以便于進行砌筑;鋼筋混凝土的砌筑過程,按照規范要求施工,確保漿砌石、擋土墻得到有效控制,重點注意渠底坡度的控制,保證雨水得到及時排除;完成砌筑后,還應對排水渠進行回填,使其回填厚度滿足20 cm~30 cm標準,確保排水具有暢通性特點的同時,還能實現施工質量的顯著提升。
地質災害除了會造成國家巨大損失之外,還會對人們生命安全帶來直接威脅。伴隨科學不斷進步、施工技術持續提升,新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藝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地質災害治理施工過程,不僅可以實現預期治理目標,而且還能提升施工質量。對此,在進行地質災害的治理施工時,需要將質量控制作為重點,通過對其加強措施的貫徹落實,確保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從而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和生命安全。
[1] 王 靜.地質災害治理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低碳世界,2015(26):127-128.
[2] 趙 亮.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的思考[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6,14(5):103-104.
[3] 宋勤懷.地質災害治理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5):186-187.
[4] 李巖銘.淺析如何加強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1):1580.
[5] 鄭凌宇,程生平,薛海峰,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質量的安全管理[J].中國科技縱橫,2014(12):159,161.
[6] 海連富.淺析如何加強地質災害治理施工的質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11):255.
Discussiononqualitycontrolofgeologicaldisastercontrolconstruction
DuHeng
(ShanxiMetallurgical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Co.,Ltd,SixthBranch,Lvliang033000,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factors analysis,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work in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anchor retaining wall and drainage ditch construction quality,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geological disaster, treat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trengthening measures
2017-10-03
杜 恒(1972- ),男,工程師
1009-6825(2017)35-0086-02
P69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