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民
(黑龍江省依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齊齊哈爾 161500)
北方地區由于氣溫比較低,加之其他地質條件對于一些作物的生長存在某些不利因素,尤其對水稻作物來說,自然氣候較為嚴苛,給水稻生長造成一定的障礙。為了提升北方水稻的品質和產量,需要從水稻種植技術入手,通過種植技術的提升來增強水稻的生長能力,最終達到高產的目的。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解決了南方水稻低產的問題,這顯示了我國農業領域在水稻作物方面研究的實力,北方水稻種植技術也引起相關技術人員的關注,從而加速了該課題的研究進展。
水稻是北方重要的糧食作物,由于天氣等原因,北方種植水稻基本是一年一次,而氣候干燥,溫度較低、土地鹽堿化嚴重這三大因素直接影響水稻的種植效果。但是在精耕細作前提下也可保障北方水稻的質量。在栽培技術上,北方的發展比較緩慢,與栽培技術有關的設施還沒有得到完善,例如水稻育種,水稻栽培,化肥實施,集約化生產等。雖然存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但是北方水稻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提升水稻產量問題正在引起關注。追求高產也要保證水稻品質,水稻的口感和質量主要是有水稻種子的類別決定的,所以,提升水稻單產主要依賴于種植技術。北方水稻生產受到氣候影響,培育方式以秧棚為主,種植方式多種多樣,共同點是近年來以機械插秧為主,這些種植方式都提高了效率,但是水稻的生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北方水稻在長期的品種優化改良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變化,形成了一種適應北方自然環境的品種優良的糧食作物。水稻生長對土壤和水的供應量都有要求,土壤主要是提供必要的礦物質元素,水則是保證其生長的決定性因素。水稻對溫度和日照時長也有偏好,通常情況下,環境溫度高和日照時間短有利于水稻生長。水稻的根系非常發達,調節好水稻生長的水分,利用好日照和溫度條件,對水稻的生長有重要意義。
第一,北方水稻選種對水稻種植有很大影響,品質優良的適應性強的種子有利于靈活選擇種植技術。一般來說,抗病能力強和抗倒伏能力強的水稻適合在北方生長,對于遼寧以南的北方土地,其突然堿性較強,在選種時要考慮到目標種植地突然的酸堿性。
第二,浸種環節的具體方法和浸種時長主要參考目標土地的鹽堿性。通常情況下浸種采用氯化鈣溶液浸泡1 d,從而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鹽堿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在浸種之前要對土地進行有效的化驗,最終保證種子入土之前具備適應當地土地條件的潛質。
第一,直播種植技術。直播種植技術是未經過育苗步驟,直接將稻種播入大田的種植技術。該技術的優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大幅度節約了農耕成本,二是節省了時間且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直播種植技術以其特有的優勢受到了北方農民的青睞,在實際耕種中應用較為普遍。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增加,直播技術也不斷發展變化,現在常用的是點播和撒播以及條播等等。雖然直播機械化提升了種植的效率和稻苗的成活率,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如機械播種導致的苗間隙過大或者過密。需要注意的是在機械化直播后要對秧苗的成活情況進行復查,適當進行補種。
第二,拋秧種植技術。傳統的水稻拋秧技術會讓稻苗入土較深,而當下的機械拋秧技術會導致稻苗入土比較淺。由此可見,機械拋秧更有助于稻苗返青和生長。同比其他種植技術,拋秧種植方法可以培養稻苗根系的發育能力,進而會讓稻苗的獲取營養能力和生長能力增強。拋植技術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不足,比如在拋秧后出現狂風暴雨天氣會導致秧苗的成活率大幅度降低,再如,拋秧不均勻而導致稻苗之間爭營養,最終導致稻苗長勢不良。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則需要補苗或者間苗。
第三,插播種植技術。插播技術有人工插播和機械插播兩大類。插播技術較為精細,所以機械插秧技術還存很大的優化空間。機械插播的顯著特點是秧苗的成活率非常高,由于插播株距得當,所以秧苗的長勢也較好。雖然插播技術有很多優點,但是其工作效率太慢,所以不適合大面積種植。
第四,擺秧種植技術。擺秧技術是最新的水稻種植技術,該技術還不是非常成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擺秧的工作原理同水稻缽體種植。擺秧的顯著優點是在保證秧苗株距合理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擺秧技術當下的研究要點是降低該技術自身的成本,從而讓其能夠廣泛應用到實踐中。
第一,施肥策略。好的種植技術也需要良好的田間管理作為保障,施肥是種植后的重要環節。最佳的施肥時間是在種植的前3 d來施肥,從而為著落的秧苗提供肥沃的土壤。一般情況下,施肥的量沒有統一的規定,主要參考苗色和土壤自身的肥力。
第二,適時控水煉苗。煉苗對苗生長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煉苗的時長沒有統一規定,主要參考因素是稻苗移栽的天氣情況。另外,北方不同緯度的煉苗時間也會有差異。
第三,帶藥移栽。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較低,在移栽之前要對秧苗進行噴藥以增強其抵抗能力。帶藥移栽的藥量主要參考大田育秧的用量即可。
第四,適時控水。雖然水稻是喜水的植物,但是水量太大則會導致根莖腐爛,這就會造成水稻減產。具體做法是插秧之后要適時控水,要給稻秧根系透氣呼吸的機會。
第五,及時補苗和間苗。田間管理過程中,定期對秧苗的成活率進行普查,對缺苗的天地進行補苗,從而保證在每茬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土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如果碰到苗厚的地方也要進行合理間苗,從而保證每棵幼苗都能良好地生長。
第六,防控水稻的病蟲害。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把握一下幾個原則。要以預防為主,根據地區和水稻品種的差異,采用合適的藥劑來進行預防。要以生物防治方法為優先原則。生物防治方法要由于化學防治方法,化學藥品總會對苗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生物防治方式符合綠色農業和生態環保等理念。
綜上所述,北方水稻種植技術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直播技術、拋秧技術、插播技術和擺秧技術都有各自的優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其局限性。這些技術的共性問題是在實現這些種植技術的機械化進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這就需要農業技術員和機械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促進課題的快速進步。我國北方具有優質的土地資源,是糧食生產的主要地區,因此要高度重視北方水稻種植技術的研究工作。
[1] 王張杰.北方水稻種植技術要點.農技服務,2017,(02)
[2] 王惠貞,趙洪亮,馮永祥,等.北方水稻生育后期劍葉可溶性物質含量及植株生產力對CO2濃度增高的響應.作物學報,20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