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
(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劉化學校 甘肅永靖 731603)
摘 要: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作文教學更是如此。高效的語文課堂中就寫作而言,教師不應為學生限制作文的題材,在教學中要積極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事、身邊人、眼中物、心中情,使學生明白,生活是作文素材的購物超市,生活中處處皆文章,寫作源于生活。只要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勤做筆錄、善于積累,你就會擁有永遠寫不完的素材,說不定信手拈來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呢!
關鍵詞:觀察 想象 創新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訓練是在作文教學領域對生活教育的理論借鑒和實踐探索。[1]
陶行知說過:“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當前,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方法主要來源于教材。現行語文課本里作文訓練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記敘文,包括寫人、敘事、科學小實驗、想象作文等;二是應用文,包括感謝信、畢業贈言等。為了使學生能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時的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表達出來,根據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敲定寫作內容
作文訓練中有意觀察,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周圍的風景、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日月星空等。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能力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特點。通過平時的觀察,激起學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情操。 [2]
二、指導學生感知現實生活,制定寫作題材
教師要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更大可能的去積累比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演講活動,結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平時組織學生深入生活,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等。
特別是在寫作時,教師應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明白無論學校生活,還是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都充滿了無數有趣、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春游、秋游活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班級故事會;學校里的各種體育活動、課間活動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最好素材。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寫出生動感人、內容豐富、感情充沛、語言優美的好文章來。
三、引導學生體驗現實生活,豐富寫作的內容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最基礎的特點,而寫作水平的高低又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直接體現。”因為寫作其實就是用筆交談,教師應該堅信“能說便能寫”,對學生低起點、低要求,在寫前的指導環節中充分創設情境,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激發學生說---“口頭作文”的欲望。在良好的師生關系與輕松愉快的情境之下,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與體會,并相機點撥,幫助他們挖掘內心深處的感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出真知”。作為語文教師要從作文訓練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實踐。只有這樣,通過學生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感受、體驗、思考。并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全身心投入,全程參與體驗,寫出來的作文自然而又有獨到之處。
四、展開理想的翅膀,創新寫作,獲取寫作靈感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而想像更是寫作的難中之難。想像離不開現實,離開現實的想象是空洞的,無論哪一類想象作文都脫離不了現實生活。例如;童話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據學生喜愛動物的特點,用動物代替人類的形象來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在想像力作用下的動物附上了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和思維。這類作文實際上是對現實的再現。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現實生活,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些現實中人們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東西,都可以大膽想象它的樣子、形狀、功能。如果激發了學生想象的火花,那么展現在學生面前就將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美妙世界。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最好不要受教材要求的限制,不為教師的命題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生活化,讓寫作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的需要。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于創新,就必須善于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更是是發展創新思維,鼓勵個性寫作的重要途徑。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會黯然失色,缺乏生機,而豐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氣盎然,光彩奪目。所以,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在學生寫作陷入困境時,要激發起他們寫作興趣的火花,同時還要幫助他們燃起創新的火把,使之越燒越旺,從而真正提高習作水平。[3]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可見,學生想像能力的發展,促使他們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作文材料來源于生活,重在平時的積累。在創新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只有我們教師努力創新,潛心探索,才能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打造精彩紛呈、靈思飛動的作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中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制》 黃孟軻 廣西教育出版社 2005.4
[2]《新課程新高考新思維作文教程》 陳繼英 海天出版社 2006.12
[3]《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