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摘要:想要切實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經濟的深度互動發展,針對兩者的契合點,今后重點應放在鄉村特色文化業與購物休閑旅游、文藝演出業和觀光旅游、文博會業與會展旅游、體育產業與康體休閑旅游的互動發展上。
關鍵詞:旅游目的地;文化;影響;互動發展
一、旅游與旅游目的地經濟文化互動發展的經驗總結
1.旅游規劃,推進“推進國際型旅游業”穩健發展。首先積極推進西門古鎮鄉村文化暨歷史文化風貌保護恢復與旅游建設項目。截至13年11月底,其次,積極推進“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項目建設。第三,積極推進縣級重點旅游項目建設。
2.規范管理:為發展“國際型旅游業”提質增效。在旅游市場綜合整治方面,一是加大旅游綜合整治力度;二是開展防艾滋病工作。在規范旅行社管理工作上,一是做好旅行社統計調查工作;二是加強對轄區內旅行社的檢查指導;三是積極組織縣旅行社、分社參加云南省旅游安全組合保險。在提高旅游企業管理水平上,一是重點抓好酒店管理業;二是按時按質完成星際飯店年度審核工作;三是對星級酒店和星級特色客棧進行督促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
3.市場開發:為發展“國際型旅游業”開辟新路。拓寬思路,創新發展,是旅游市場發展的必要手段。建水縣 旅游局多條腿走路,強勢推進旅游市場的開發。積極進行廣告投放;強勢開展媒體宣傳;積極開展宣傳活動;組織參加旅交會;策劃營銷旅游線路;完善網絡宣傳促銷;編制建水旅游地圖。
二、旅游與旅游旅游目的地經濟文化互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現有體制和機制的障礙
(1)企業互動機制障礙。當前,文化企業的體制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有文化事業單位還存在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的問題,文化產業發展中忽視市場機制作用,中介組織發育不良等。還存在文化產品和旅游產品各搞一套的行為,卻反統一策劃和監控,難以形成精品龍頭項目。
(2)上下游產業互動機制障礙。當前,文化產業和旅游經濟互動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條塊分割,缺乏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大量勢單力薄的同質化企業之間難以形成專業化合作和有效競爭,致使上下游產業之間難以進行有效地結合,嚴重阻礙了產業鏈的形成和延長。
(3)區域互動機制障礙。各個地區的文化和旅游經濟發展規劃各自為政,地方保護和條塊分割等體制性障礙突出,缺乏必要溝通和關聯,往往自成一體,難以形成整體優勢。各級政府還沒有形成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發展一盤棋的發展原則,沒有從整體上考慮各個區域資源的特色定位和比較優勢。
2.“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長期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發展在總體上依然是走“資源依賴型”道路。限于趣味、交通、綜合實力等方面限制,旅游業發展初期對于資源依賴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隨著游客對文化需求的增加,“資源依賴型”思路終將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缺乏競爭力。當前就如何以市場需求的前提,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的軟肋,這需要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及企業重新審視資源依賴型與市場創新之間的關系。
3.創新能力不足。當前,在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資源開發中,就笨區域內的局部發展考慮相對較多,但就整體層面的把握和規劃尚嫌不足。特別是在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結合發展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對民族歷史文化資源的科學保護和持續利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出現為追求市場經濟效益而過度開發資源,甚至濫用、歪曲文化資源。對現有資源缺乏從整體上進行科學分類和把握。
三、旅游與目的地經濟文化互動發展的重點
1.鄉村特色文化產業與購物休閑旅游。鄉村特色文化是文化產業中最具地方特色、發展潛力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產業,涵蓋了文化產業分類中的群眾文化服務、文藝表演服務、休閑健身娛樂活動和工藝美術制造等類別。產業發扎的基礎是本地區特有的民間和民族文化,以及由此派生的豐富多彩的民間節慶活動、歌舞藝術、建筑、服飾、語言、工藝品以及飲食文化等,而這些因素正好也是旅游發展中最能吸引游客眼球的元素。自我國旅游業起步發展之初,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就一直自發伴隨著經濟互動發展,相輔相成。近幾年來,鄉村特色文化業已有一定基礎,近期重點是建設發展平臺,繁榮各地的鄉村特色文化,將民族節慶、生活環境、建筑、風俗、歌舞、工藝品整合配套開發,整體退出,就能形成不能移植,不易復制的特色鄉村文化旅游產品。通過發展鄉村特色文化也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經濟積極主動地互動發展,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活。
2.文藝演出業和觀光旅游。要集中全力扶持有實力的演藝集團和公司,建成若干全國一流的龍頭企業集團。大力支持和股利文化產業集團整合本地地區優勢的演出資源,形成以演出團體為核心,輔以劇院、經紀公司、配套企業和服務公司的產業集團。同時,注重開發后期產品和副產品,包括電影、書籍、畫冊、音像制品、紀念品等,和觀光旅游互動發展。
3.文博會展產業與會展旅游。當前會展業的發展趨勢是從靜態的成列轉向金融商務洽談、展會參觀、旅游觀光和文化娛樂等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會展形式,能與旅游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互動作用,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可通過各類博覽會融合文化旅游資源、匯聚文化旅游產品、搭建兩者之間的交流平臺。
4.體育產業與康體休閑旅游。發展康體休閑產業和體育旅游可以利用共同的資源,應充分發揮這種資源共同性,打造有特色的康體休閑旅游:鼓勵民營資本投資組建體育俱樂部,開發登山、攀巖、漂流、定向運動、探險、汽車、摩托車、高爾夫球、水上運動、自行車、獨步野營等項目,打造戶外運動品牌;培育體育競賽表演市場,完善體育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功能,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形成賽事主體多元化的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開發參與性較強的民族民間體育項目,以少數民族有特色、大眾性、娛樂性強的民族體育項目吸引游客。
參考文獻
[1] 郭亮亮.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中的經濟與文化協調互動問題研究[D]. 碩士論文.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2] 劉趙平. 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影響研究結構框架[J].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