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俊 廖 煒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 贛州 341000)
高職《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總體設計的研究
吳 俊 廖 煒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 贛州 341000)
從專業職業資格證的崗位需求出發,緊密聯系生產第一線,把實踐性教學貫穿于技能型人才培養中。以項目為載體,以造價員的工作過程為導向組織教學,以技能訓練帶動知識點的學習,從而確立《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知識體系結構,使知識體系結構中的各個知識模塊涵蓋學生應掌握的職業能力素質,選取的教學項目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突出重點、難點以及知識的層次性, 以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及教學測評方法的課程教學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造價員;課程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是為工程造價與管理專業設置的一門專業能力培養課程,同時也是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熟練地進行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掌握施工圖預算的審查及工程竣工結算的方法,初步掌握一種預算軟件的應用。課程主要是面向國內建筑工程施工、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等行業,培養預結算編制、工程造價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預算是實踐與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建筑結構與識圖》、《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工程定額原理與實務》等前導課程,同時與國家的建筑經濟技術政策和精神密切相關。
本課程面向造價員職業崗位,基于編制建筑工程預算的工作過程,因此《建筑工程預算》是一門政策性、專業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在制定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中,我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師共同開發專業課程。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組織教學,以技能訓練帶動知識點的學習,專業知識在工作任務完成過程為學生掌握,崗位技能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形成。
根據工程造價員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通過典型案例教學和工作任務驅動教學,實現知識目標的傳授和能力目標的培養。在課程開發上,將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標準融入課程,開發體現“知識夠用、技能為主”的項目教學課程。同時密切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通過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的課堂活動(如討論、案例分析等),寓教于樂,豐富教學內容,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互動交流的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一)課程總體目標
通過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使學生熟悉建筑工程定額和清單計量計價兩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工程量計算的規則、費用計算的程序,并通過實踐達到正確地執行和使用定額和清單,合理地運用建筑產品價格的構成要素來正確計算出建筑產品的價格即建筑工程造價,從而完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出色的造價員。使學生全面發展技能提升就業能力。
(二)具體目標
1、專業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建筑工程定額計價與清單計價的基本概念;熟悉建筑工程預算定額和間接費用定額使用方法;熟悉一般土建工程預算的編制方法;了解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能手工算量并運用計算機套價計算出一般土建工程的工程造價。
2、專業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根據生產任務要求完成建筑工程的預算;使學生清楚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的聯系與區別;熟練掌握建筑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編制和定額預算;培養學生能在工程量清單的基礎上自主報價,并在此基礎上得出整個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
3、職業素質目標:通過學習,學生能通過自我學習適應工程造價的發展,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具有較強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根據造價員的職業崗位,了解造價員的工作過程,能力要求以及與之相對應《建筑工程預算》中的課程內容,把整個教學內容劃分成七個模塊:模塊一為基礎模塊也就是建筑工程預算必備知識,包括工程造價概述、建筑工程定額、建筑工程定額計價方法;模塊二為建筑面積的計算;模塊三為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處理與防護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門窗與木結構工程、屋面防水、防腐、保溫與隔熱工程、金屬結構制作工程、構筑物與其他工程;模塊四為裝飾裝修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包括樓地面、墻柱面和天棚面三個部分;模塊五為施工技術措施項目,包括腳手架、模板與支撐工程、構件運輸與安裝、垂直運輸與超高增加、大型機械安裝場外運輸;模塊六為建筑工程清單計價;
前六個模塊都是以項目貫穿與整個教學中,模塊七綜合實訓項目:某工程的工程造價(計量與計價),根據建筑工程預算工作過程設計能力訓練項目,強化每個環節的能力訓練,通過實訓進行全過程環節能力訓練,達到工程造價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提升。
根據本課程總設計的思路,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本門課程教學組織形式以采取班級授課,分組實訓為主的形式。由于本門課程實踐性、操作性強,為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本課程安排大量的課堂實訓,采用了案例教法和任務驅動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同時以討論教學法加以配合應用,針對這些教學內容和一些實訓任務,學生必須通力合作完成,所以必須采取分組實訓教學。
分組實訓做體做法如下:①確定班級人數;②劃分小組,以6-8人為一小組,根據學生專業學習情況,好、中、差搭配,男女同學搭配為原則,合理劃分各組;③任命各組組長,負責領導和協調。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還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態度的形成。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要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化發展。
具體評價方法為:
過程考核:平時成績占 20%,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出勤率、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習態度等;階段考核占 40%,考核各實訓項目技能掌握的程度,由指導教師對學生相關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驗收;終結考核占 40%,實行以證代考,以通過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考試作為終結考核。
課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種理論和方法,更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它決定了課程開發過程的成敗。做好課程的教學設計工作,使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設置科學有效的學習活動,對學習進程進行有效地控制,這對于整個課程的設計開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陳鐵軍、楊福云,淺談高職《建筑工程預算》課程設計[J],大家,2012.
[2]劉孔玲, 傅志瑤, 工程造價管理專業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教學探討[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TU7
B
1007-6344(2017)09-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