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洪
(四川中水成勘院測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
陳 洪
(四川中水成勘院測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隨著經濟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高新科技在我國的各個領域應用都十分的廣泛,我國在進行地籍測量工作當中也采用了非常先進的技術--GPS-RTK測量技術,這項測量技術具有很大的優勢 ,能夠有效的避免傳統的測量方式出現的弊端,值得更廣泛的應用。這篇文章就針對GPS-RTK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分析。
GPS測量技術;地籍測量;應用
GPS-RTK測量技術不但能夠靈活的布置控制點,并且對觀測時間限制不大,它所測出的數據準確度高,觀測的距離非常的遠,應用這項技術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科技產品逐漸增多,在地籍測量工作當中也運用了GPS測量技術,傳統的地籍測量方式以及測量工具早已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最重要的是傳統的地籍測量工作要借助全站儀來展開,運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傳統的地籍測量方式對測量區內的通視條件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另外傳統的地籍測量方式需要的人力資源較多,并且消耗的時間也非常的多,無法保證基地控制測量作業數據的準確性,除此之外,運用傳統的地籍測量方式測量出的基地控制測量作業數據的準確性還會受到測量距離的影響,一旦測量距離增大,基地控制測量作業數據的準確性就會降低,這就會影響后續工作[1]。而運用GPS測量技術進行地籍測量,能夠很好的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GPS測量技術具有很多的優點,GPS測量技術不但能夠靈活的布置控制點,并且對觀測時間限制不大,它所測出的數據準確度高,觀測的距離非常的遠,觀測數據的精確度不受觀測范圍的影響,能保障后續工作的進行,應用這項技術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對地籍控制測量以及地籍碎部測量是地籍測量的主要工作,在進行實際的地籍測量工作的時候,準確的把握地籍測量的精度是十分關鍵的,地籍精度的把握需要結合所測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地籍要素的復雜程度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要求等制定出成圖比例尺[2]。
(一)地籍控制測量精度要求
從整體到局部,進行分級布網,還要由高級到低級分級控制,這些是在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工作當中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兩種,分別是基本控制測量以及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測量的基礎是基本控制測量,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坐標系統的采用最好選擇國家統一的坐標系,對于一些調價較差的地區來說,采用任意坐標系或者是地方坐標系也是可以的。說到地籍控制測量精度,它的指定地籍圖的精度以及界址點的精度,《地籍測量規范》中對于地籍控制點相對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有明確的規定,要求誤差在±50mm之內。
(二)地籍碎部測量精度要求
所謂地籍碎部測量,指的就是獲取界址點以及地物點坐標和地類要素,還要對主要的水陸設施、構筑物的實際輪廓以及交通線路和海岸灘涂等進行測繪,例如鐵路、公路以及街道或者定境界線和土地權屬界址線等。界址線或者是邊界線的空間或屬性的轉折點被稱作是界址點,利用測量的手段在某一個特定的坐標系當中獲取的一組數據就是界址點的坐標,也可以稱作是界址點的地理位置的一種數字表達形式。通過選擇所測地區的界址點的重要的程度以及所測地區的土地經濟價值來確定界址點坐標的精度,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夠平衡,所以,對于界址點的精度要求也不同,有著不同的等級,地基測量的依據就是地籍調查,進行地籍測量的手段是測量技術,要想充分的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一些其他的相關部門的需求,就要從控制到碎部這一過程當中能夠非常精確地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以及各類土地的大小以及境界和權限界址點的坐標等。
應用GPS測量技術進行地籍測量的話,滿足地籍測量的精度是首要條件,這就要求不但要注意控制測量的精度,還要注意碎部測量的精度,因此,GPS測量精度要同時滿足控制測量的精度以及碎部測量的精度的要求。
GPS測量技術是目前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地籍測量技術,GPS測量技術主要的測量流程是通過同步觀測相同的衛星,再運用GPS接收機接受已經消除公共誤差的信號,這樣有助于基線向量更為精確,能夠更好的控制測量,這樣能夠使單條基線測量的精度達到± ( 3 mm + 1 ppm × D),(注:這里的D 為基線長度,單位為 km)。基線的邊長也有一定的范圍規定,一般不超過 15km,另外兩點之間的相對基線的長度也要小雨30km,這就會使單基線的誤差范圍在± 33 mm之內,沒有超過± 50 mm這一地籍測量控制量精度要求。
進行地籍測量工作的關鍵就是能夠準確定位每一項土地接線,要想精準的繪制出地圖,就要準確的定位每一項土地接線,在進行實際的地籍測量工作時,數據測量的單位通常取厘米,運用這項技術進行地籍測量時要將測量后的數據信息保留在GPS當中,方便以后的繪圖工作。
(一)在基準站的選定方面
基準站不但是GPS-RTK技術的核心,同時也是完成地籍測量工作的關鍵,所以要嚴格的選定基準站,而GPS-RTK技術在基準站的選定方面能夠很好的發揮作用。在基準站的選定方面,需要注意很多的問題,由于基準站是通過借助電臺來發射信號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基準站高度的選定,保障其能夠有效的傳輸信息,另外在基準站的位置選定也要特別注意,要考慮到基準站在傳輸信息時不能夠受到阻礙,就要將基準站選定在非反射作業區,這樣能夠保障傳輸的信息具有完整性[3],除此之外,如果基準站會受到信號的干擾,相關的工作人員就可以對基準站進行遷移到無線電通信的穩定區域。
(二)測繪作業的完成
運用GPS-RTK技術進行地籍測量的時候,通常會分配一名測繪人員進行定點測繪,另外一名測繪人員負責收在基準站處,運用GPS-RTK技術進行地籍測量通常都是先確定GPS-RTK的坐標,然后再將GPS-RTK測量技術的參數關閉,進行基準站的設置[4]。
(三)對質量控制的應用
應用GPS-RTK測量技術進行地籍的測量,不但會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度,還會提高測量數據的質量,保障地籍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運用GPS-RTK技術進行地籍測量可以通過構建控制網來實現對測量數據的約束,進而提高測量數據的質量以及精確度,減少誤差的出現,相關的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核實以及觀測手薄的方式對誤差進行排除,在保障數據質量以及精確度的同時,也為后續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對地籍碎部的測量
應用GPS-RTK測量技術進行地籍碎部的測量具有很大的優勢,其彩點速度較快,并且作用的范圍廣泛,需要的人工數量也較少,由于GPS-RTK的結算速度較快,已經達到了20HZ,并且記錄一組數據的也僅僅需要1 HZ[5],這樣看來,用一秒鐘就可以對一組數據進行記錄,GPS-RTK測量技術的觀測的范圍非常廣,這樣不但可以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后節約人力資源。
綜上所述,GPS-RTK測量技術對于提高測量數據的準確度有著積極的意義,并且所需的人力較少,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地基測量工作的效率和質量,GPS-RTK測量技術值得更為廣泛的應用。
[1]鄭作亞,韓曉冬,黃珹,等.GPS 基線向量的非線性解算及精度分析[J].繪學報,2004,33( 1) : 27-32.
[2]王東,鞏維龍,馬建良.GPS 技術在天然氣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08( 5) : 46-47,64.
[3]胡志剛,花向紅,韓紅超,等.GPS-RTK 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7,32( 5) :46-48.
K928
B
1007-6344(2017)09-0137-01
陳洪(1978-),男,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