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力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消防大隊, 江西 南昌 330000)
談市場經濟體制的消防管理模式
李 力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消防大隊, 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將通過對建立消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進行分析,進而對市場經濟體制下消防管理的現狀以及建立消防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市場經濟體制;消防管理模式;必要性;現狀;有效措施
1.1 政府指導機制滯后
在一些地區的政府管理部門,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給予高度的重視,進而對消防工作管理的給予一定的忽視,消防設施建設不完善,尤其是鄉鎮、農村以及城鄉結合部這些區域,存在著未改即用以及未批即建的現象,群租屋、生產經營與員工宿舍聯合使用,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性問題,這地區域成為火災的高發區域。
1.2 消防監督管理體制不完善
1.2.1 消防監管與公安外部職能存在交叉性問題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與建設、工商、質檢以及安監部門存在著較多的交叉性職能,建筑外墻保溫、施工質量管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行政許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著重復執法以及消防監管職能重疊的現象。
1.2.2 存在消防人員流失現象
從公安消防機構的職能范圍上看,其主要是負責是滅火救援以及消防監督的職責。同時消防部門主要隸屬于武警部隊,消防人員主要是由現役的部隊軍官組成,由于其流動性頻繁、服役時間相對比較短,造成消防人員人才流失的現象。
1.3 社會單位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在一些地區,許多業主以及單位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追求經濟效益,盲目的進行生產,對于消防的安全管理給予一定的忽視,存在著企業違章建筑以及占用消防通道的現象,造成安全疏散以及防火分區與消防的規范性要求不相符,一旦發生火災,人員不易松散,對人們的生活以及財產的安全都造成嚴重的威脅。
2.1 市場經濟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消防管理模式,必須要建立起以政府宏觀調控為主,消防部進行監督以及全民共同管理的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要對本行政區域的消防性問題負責,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的解決存在本區域的安全隱患性問題,為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同時,各消防主管部門在進行行業職能轉變的過程中,必須要履行好自身的消防管理職能、機關、企業、團體以及審核會單位作為本單位消防安全的主要責任人,必須要對本單位的消防管理安全性負責。企業單位必須要切實履行好隱患自除、安全自查、接受監督以及責任自負的工作管理機制。
2.2 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出消防管理的主要職能
政府必須要把消防事業的發展融入到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并且在具體的實施過程必須要確保消防管理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同步進行,這樣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原來的消防事業發展滯后的局面,有效的實現消防保障能力與社會發展需求要吻合。同時,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對各地區的消防公共設施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消防建設必須要與城市發展建設相匹配,并且也要對老城區的消防安全設施進行改善,從而才能增強整個城區抵御火災的能力。
2.3 企業必須要加強消防管理模式建設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在明確相關的產權關系的前提下,有效的落實行政領導以及企業法人在消防管理上的責任與權力,依照我們國家相關的消防管理的規章制度,履行好消防管理的主要義務,確保企業生產以及全體員工的安全性。企業必須要講消防管理工作納入到企業的管理制度之中,將消防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使其真正的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技術改造以及生產工藝等各個環節管理過程中。
除此之外,企業必須要通過先進的消防管理的方式以及管理手段,從而實現消防管理的合理化與科學化,同時企業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自我約束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將企業管理人員與企業員工的履行安全責任與獎金以及工資掛鉤,一旦出現違反企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行為,對造成火災的具體人員以及相關的領導人員,必須要追究其責任。
2.4 完善安全管理模式
2.4.1 建立網格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在網格化的消防管理模式下,必須要建立起以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站、消防、安監為主體的網格化消防管理制度,并且進一步完善消防安全隱患整治、排查、監督以及管理制度,落實網格化相關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
2.4.2 應用高效便捷的消防管理方式
由于自動消防設施遠程監系統、火災遠程監控、安全出口逃生警門鎖以及物聯網技術都無法采取強制性的配置,因此,必須要通過立法途徑將易燃易爆儲存生產場所以及公眾聚集場所的責任險強制性的納入到保險的范圍之內。在一定的強制措施的制約下,采取降低消防檢查監督頻次、降低火災事故強制性保險匯率等政策,引導以及鼓勵各單位進行應用以及推廣。
2.4.3 建立消防安全誠信管理機制
建立消防安全誠信管理機制,必須要實現健全消防安全自我評估管理機制,并且將各企業、單位的安全評估結果、消防設施檢測以及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等內容納入到社會信用評價體系中,從而作為銀行貸款、國家財務獎補以及單位信譽評級等參考依據,從而能夠提高各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識。
3.1 建立火災自主申報管理制度
按照我們國家公安部下發相關的消防管理規定,社會單位所發生的火災事故性問題,其責任都是由本單位自己承擔,社會單位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對本單位存在的安全隱患性問題實行自改自查制度,對于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的安全隱患性問題,必須要及時的向相關的消防監管部門進行申報。同時消防相關監管部門對所申報的消防隱患性問題進行復查,根據隱患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僅確保生產安全,而且還不造成資源浪費的可行性措施,最后由申報單位進行貫徹與落實,消防部門依法進行監督與管理。
3.2 完善社會單位消防檢測工作
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消防管理的質量,必須要加大力度對消防設施檢測以及維修結構的培訓力度,依法賦予其對社會各單位相關的消防設施進行維修以及檢測任務,同時也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與監督。建立起社會單位消防社會定期的進行檢測制度,并且檢測單位必須要將檢測結果技術的上報給相關的監管部門,檢測單位必須要對其所提供的檢測結果負責,確保檢測結果的公正性以及科學性。在進行消防檢測過程中,一旦發生安全隱患性問題,消防監督管理部門必須要依法督促對其進行整改。
3.3 建立起多學科的消防人才資源庫
在進行火災原因鑒定、消防工程審核以及整改重要火災隱患性問題上,通過用過各專業的專家組織,進而建立起多學科的消防人才資源庫,將消防工作的技術行為、行政行為以及法律行為進行有效的區分,增強消防行政執法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同時也需要由消防人士以及建筑業權威的專家組成消防委員會,找出重要火災發生的具體原因,有效的規避措施等等。
各企事業單位、社會群體等必須要對消防管理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有效的貫徹與落實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全民共同參與到消防管理工作過程中,將消防工作落實到實處,從而才能營造出健康、安全的生存以及工作環境。
[1]鄧松華,張玉賢.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消防社會管理模式[A]. 2011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1。122-123.
[2]趙慶海.當前基層消防中隊安全防事故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 2012(03)156-157.
TU723
B
1007-6344(2017)09-0188-01
李力(1986- )男,助理工程師,江西南昌人,大學本科(全日制)。研究方向:消防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