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厚洋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350015)
預制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探究
杜厚洋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350015)
預制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是近年來房屋建設常用的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對后續施工能否順利實施、工程施工質量以及規范操作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福州某工程為例,從施工流程、施工組織、注意事項等方面來分析預制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以期為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預制全裝配式;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建筑行業發展勢頭迅猛,新的技術與設備在工程中廣泛使用。預制全裝配式框架結構為近年來普遍使用的一種施工技術,具有施工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等優勢,在工程建設中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實踐認可。當前我國預制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明確其施工應用以進行改進十分重要。
在工程施工中,預制全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保障施工技術,強化施工管理中舉足輕重、預制裝配式結構主要通過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來實現產業升級。通過預制或者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預應力混凝土板、梁,以鋼筋混凝土后澆部分作為連接,來使各項結構成為一個整體,與傳統的現澆結構比較,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通過工廠生產預制板、梁、柱等,流水線施工,質量更加的穩定[1];②采用磨具生產,無需反復更換磨具,有效降低了資源和能源消耗;③通過工人現場裝配,使得施工流程明顯簡化,有效降低了勞動生產率;④建筑工人參與到工廠化的生產中去,保證了人員穩定性,減少了人員流動帶來的損失;⑤減少了現場施工作業,固體廢棄物、噪聲以及揚塵污染等情況顯著減少;⑥通過機械化的生產、施工方式,減少了工人數量,同時工人的勞動強度明顯下降,施工效率明顯增加,縮短工期。
2.1 工程概況
福州某工程、總建筑面積為45萬m2,主要為多層、高層建筑,其中,19棟建筑為預制全裝配式框架加鋼支撐結構體系,除了地下室以及底層架空層為現澆外,其余的結構部分均采用預制全裝配式施工技術。
2.2 施工組織
2.2.1 圖紙設計
首先由設計院提供具體的圖紙,與施工方、甲方等共同對圖紙進行深化的分析,觀察預制柱吊裝后的固定節點、梁柱節點處的支模節點以及施工進程中的安全防護節點是否合乎規范。針對存在的疑問及問題,在施工前與甲方監理進行溝通,問題解決后方可施工。
2.2.2 施工前準備工作
預制構件進入工地現場后,嚴格按照規范堆放,對于材料進場的時間與順序,則按照施工進度的要求進行操作,并按照圖紙位置在材料上標注記號,避免誤差的出現。在吊裝前需要放好構件截圖控制線,并嚴格按照預制全裝配式的尺寸來組織吊裝工作[2]。吊裝作業的配備人員共12人,其中塔吊司機1名,塔吊指揮2名,協調員1名,測量員1名,輔助作業工作人員6名,水工1名。
2.3 施工流程
2.3.1 鋼筋預留
主要針對建筑地下室以及一層的現澆結構,一層柱的主筋需要露出二層樓板8D,在對二層預制柱進行施工時,將套筒深入,從而更好的維持結構的穩定。
2.3.2 套板的制作
參考施工圖紙制作鋼筋定位套板,尺寸為600×600×8,孔的位置以及數量則依照圖紙現場加工。
2.3.3 套版的定位以及固定
定位:由專職的測量放線員進行測量,通過全站儀以及經緯儀投放定位線,并刷油漆做好標記,為了保證套板定位的準確性,需要進行及時反復的核實。固定:通過鋼筋以及梁的鋼筋焊接在一起維持固定。
2.3.4 清理現澆層
在澆筑完 2樓結構后需要對現澆層板面進行及時德爾清理,將預留鋼筋位置的砼剔除,保證安裝預制柱時結構面足夠完整。
2.3.5 預制構件的放線
在結構層施工結束之后,吊裝預制構件前需要投放軸線、柱定位控制線、柱輪廓擴線以及預制柱四面軸線。
2.3.6 預制構件的吊裝
按照推進式的順序吊裝,依照預制柱——預制梁——預制板的順序。在吊裝預制柱前,需要確認規格、尺寸以及強度,觀察柱上的預留鋼筋、套管等是否與圖紙的要求符合,套管內有無雜物等,必須要與規范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在吊裝過程中可以將金屬墊塊放入柱內,從而使柱的垂直度更加準確;由于鋼柱托的重量較大,因此在安放時,可在底部放置Ф48鋼管。在起吊之前要觀察柱托以及吊具是否符合安裝要求,當柱起吊之后,人嚴禁在柱托下方,柱托落下的方向用細繩控制。當吊裝柱子到樓層后定位時,要按照預先彈好的線進行,并鋼抱箍搭建臨時支撐,由專職測量員校核之后,加固支撐預制柱。以預制柱為中心來安裝預制梁和預制板,對稱安裝。在對梁進行吊裝時,按照先主梁后次梁的順序進行,若主梁的缺口位置不對稱次梁吊裝位置,則需要對主梁加以調整。樓板最后吊裝,在吊裝預制板前,需要校對教研對預制梁之間尺寸存在的偏差,并做進一步的適當調整。
2.3.7 支撐體系
采用L40×L40×4角鋼制作的抱箍來固定預制柱,預制柱吊裝前,需要將對應型號的抱箍固定在預制柱上,安裝完成后,由專人將鋼管支撐斜撐在抱箍的支撐點上。預制梁與預制板的支撐體系為速接架。
2.3.8 梁柱節點支撐
在圖紙的指導下,依照梁柱節點部位的尺寸進行深化與調整,并繪制出對應的節點支模詳細圖,為現場配膜提供參考。為了使角鋼能夠將模板以及木方固定,需要在梁柱的節點模板支撐中留出預留孔,使其能夠在梁上固定。
2.3.9 現澆疊合層施工
吊裝預制梁、板之后,可以分階段來實施現澆疊合層的施工。首先捆扎鍵槽鋼筋(U形),在鍵槽內卡入一根Φ6鋼筋,用作分布筋。穿梁面筋需將預制梁箍筋彎起,因此在綁扎梁面筋之后,需要恢復箍筋。對鍵槽砼澆筑前,需要在 24h前澆水濕潤,保證槽內足夠的干凈;為了預防柱下出現砼空洞,在對柱根部的砼進行澆筑時,其高度要比板的高度稍微高一點。
2.3.10 套筒連接處灌漿
灌漿之前需要對作業的環境與條件進行觀察,并對攪拌作業的砂漿流動度、加水量等數據做好詳細的記錄,填寫施工記錄。通過灌漿槍將砂漿抽出,將灌漿最內的空氣抽出后,將砂漿注入灌漿孔,觀察出漿孔持續溢出砂漿后,堵塞出漿孔。
首先,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做到責任到人,在施工前需要編制好施工的方案以及規章制度,標識準確,保證發現問題時可以追溯,所有的預制構件進入工地現場之前,必須要嚴格驗收材料,并檢測主要的施工構件,若發現不滿足施工需要條件的構件,必須要及時更換;其次,在堆放構件時,要做好排水措施,避免堆放不當所導致的構件性能出現問題;再次,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必須要詳細全面的檢查預吊柱的上下主筋,并依照設計要求與施工要求處理預吊柱,使其能夠滿足施工需求;最后,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的選用成熟的焊接工藝,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監控,從而保證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質量;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加強專檢、自檢等,及時發現并處理隱患,保證每一個施工環節與流程都可以貫徹安全、質量管理。
總之,在預制全裝配式結構施工中國必須要重視配件制作問題以及框架結構的安全,嚴格控制與管理構件的安裝,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從而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1]嚴薇,曹永紅,李國榮.裝配式結構體系的發展與建筑工業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4,(5): 131-136.
[2]王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預制安裝技術[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5( 09):79-82.
[3]紀先志.住宅產業化全預制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綜合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3(10):73-78.
TU75
B
1007-6344(2017)09-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