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晶昕
(山西太行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山西 陽泉 045000)
淺談土建施工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
穆晶昕
(山西太行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山西 陽泉 045000)
土建工程建設數量與規模都在經濟發展的促進下實現了較大的發展,保證土建工程建設質量與施工安全已經成為當前的重要施工研究方向。混凝土施工作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基礎施工內容,直接影響了土建工程的整體質量。本文簡要從混凝土施工材料質量保證與施工技術應用這兩方面,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探討,以期為我國廣大土建工程建設人員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水平提升提供參考,切實保證土建工程的建設質量。
土建施工建設;混凝土技術;應用
混凝土作為土建施工的重要原材料,會涉及到多項施工過程。保證混凝土工程建設質量對于土建整體工程建設意義重大。但是在當前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應用水平依舊難以滿足當前的工程建設需求,導致多種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難以保證工程建設質量。所以,施工單位有必要從混凝土材料選擇到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等多個方面展開施工技術研究,切實實現施工技術創新與應用水平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
混凝土是工程建設的基礎材料,要保證施工質量,首先就應當嚴格就施工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水泥作為重要的基礎材料,常見的水泥類型包括特種、專用與通用幾種。通常應用在土建工程建設中的混凝土類型為通用混凝土,并在水泥質量檢測時重點關注水泥的強度性能。砂石骨料作為混凝土材料的重要組成成分,施工需求量較大,骨料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混凝土整體質量,所以施工人員在進行砂石骨料選擇時應當重點保證其質量與性能。除了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以外,施工人員還應當就參與混凝土調配的水質量進行控制,其主要是指禁止污水、工業廢水等的應用,保證水質潔凈。而針對鋼筋混凝土等施工質量要求更高的工程建設而言,還應當避免存在腐蝕性的水參與施工。
混凝土的配置主要是將水泥、砂石骨料等多種基本材料在水的作用下進行攪拌,使其成為施工所用的混凝土。在基本材料入場時,施工人員還應當再次就材料質量進行檢查,避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流入施工現場。在混凝土配置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重點把控材料的配合比,這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試配,保證配置出的混凝土在強度、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特性充分滿足工程設計要求。但是施工人員也應當充分考慮到,實際材料的含水量將可能會導致實際配比結果與實驗室配比之間存在差異。
在之后的材料攪拌工作當中,為保證混凝土攪拌質量,施工人員應當首先根據攪拌的混凝土量與要求來進行相應的攪拌設備的選擇。同時還應當建立相應的攪拌規范文件,在該文件中就攪拌的時間、投入量以及放料順序等進行嚴格的要求。尤其是應當設置最低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的充分攪拌。
(一)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施工開展之前,施工人員首先應當進行澆筑模板的設計,保證澆筑模板的高度、尺寸以及表高等,并保證模板清潔,填補模板中的孔洞,這是施工開展的基礎前提。其次,施工人員還應當就預埋件的數量與位置等展開相應的檢查,并進行檢查數據的詳細記錄。當混凝土澆筑施工發生在地基上層時,還應當首先進行淤泥與雜物的清理,注意防水與排水措施的制定。而在實際澆筑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采取分層或分階段澆筑的方式,并且在澆筑過程中保證澆筑操作的不間斷性。
(二)施工縫處理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還涉及到施工縫的處理,常見的混凝土施工縫問題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受到混凝、人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難以保證不間斷的混凝土澆筑而造成的。通常,施工人員應當在澆筑施工開展之前就根據施工技術與設計方案要求來進行合理的施工縫預留位置設計,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縫位置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就該位置的混凝土結合力進行有效控制。另外,施工縫位置本身就屬于混凝土施工中的薄弱部分,所以,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縫設置時應當將其放在剪力壓力較小的位置,并從方便施工人員施工的角度進行施工考慮。
(三)混凝土搗實技術
混凝土搗實操作是保證混凝土按照要求成型,保證混凝土密實程度與結構性能的重要施工環節,對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質量保障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施工人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當在混凝土入模后及時的進行混凝土振搗,保證混凝土能充分的填滿澆筑模板,避免在混凝土中存在氣泡,實現混凝土攪拌的密實與攪拌均勻性。常見的混凝土振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其一,機械振搗,該方式主要是采用振搗機等設備來進行振搗操作,該方式在當前的施工中具有應用的普遍性。其二,人工振搗,該方式主要是指施工人員利用插釬、搗滾工具來人為的展開混凝土的夯、插操作,保證混凝土搗實,該方式在當前的應用主要是在小范圍混凝土振搗或設備難以有效的運用的情況下進行運用。以上兩種振搗方式相比,機械振搗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不僅能實現振搗的效率提升,還能充分保證振搗質量。但是在振搗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就振搗時間進行嚴格規范,避免由于振搗時間較短而造成的振搗不充分。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施工質量,施工人員應當注重混凝土養護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養護技術的應用能避免由于混凝土水分蒸發而造成的裂縫問題,導致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與強度難以保證。施工人員進行的混凝土養護操作應當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首先,施工人員應當就混凝土的內外溫差進行有效控制,其可采用蓄水養護、結構表面覆蓋與循環冷卻等多種方式,其在使用過程中主要要根據混凝土施工的截面構件差異等來進行選擇,切實降低混凝土結構的中心溫度,避免溫差問題造成的混凝土開裂。其次,施工人員應當注重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其主要是在結構側模拆除后進行的養護操作。為保證養護質量,施工人員應當將養護時間控制在14天以上。通常的早期養護方式為在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若施工人員選擇全濕養護,則應當將時間延長至21天以上。混凝土養護工作主要發生在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科學的混凝土養護操作能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成型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出現,還能實現混凝土性能與混凝土耐久性的保證。
在土建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施工單位與技術人員都應當充分意識到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優化的重要性,并加強施工技術把控,切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首先,施工人員應當重點關注混凝土材料質量的把控,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同時在實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還應當加強混凝土配置優化,積極從混凝土建筑、施工縫處理、混凝土搗實以及后期養護等方面進行實現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化。此外,施工人員也應當積極引進國內化先進的施工技術,加強施工技術研究,切實實現施工技術創新。
[1]陳振.淺談土建施工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5,05:164.
[2]曹晨飛,張麗敏.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12:121.
[3]姚永權.土建施工建設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J].門窗,2016,08:118.
[4]宋海濤.淺談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J].經營管理者,2010,06:370.
[5]鐘輝.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門窗,2013,12:120+123.
TU75
B
1007-6344(2017)09-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