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生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400)
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李寶生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框架剪力墻結構在現代建筑工程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然成為一些高層建筑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具體施工的過程當中,技術人員應該將原材料質量、構件延性、混凝土裂縫以及轉換層的施工等因素加以高度重視,這樣才能收獲較好的施工成果,為工程整體質量的呈現提供保障。本文首先探討了高層建筑當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所呈現出的基本特征,繼而對其施工環節的相關技術展開了分析。
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特征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是目前建筑工程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基本結構,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不斷的提升,對于框架剪力墻的施工有了很大的促進,在施工質量和效率上都有所提高,逐漸向著更為精準化和先進化的方向發展。
剪力墻結構在建筑工程當中主要是利用鋼筋混凝土所鑄造的墻板實現對框架結構內部梁柱的替換,它能夠有效地對各種荷載而形成的內力加以承擔,而且還能夠對水平方向的力加以非常有效地處理。墻板能夠實現對豎向和水平方向力的承擔,具有非常好的剛度,同時還具備一定的空間整體性,應用起來特別的方便。框架剪力墻已經在現代高層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其受力過程的主要特征是受力的形式是利用框架跟剪力墻所形成的抗側力結構而實現的,剪力墻結構跟普通建筑結構的框架是有一定區別的。
結構整體所包含的剪力墻,在下部的樓層當中所形成的移位較小,可能會形成框架彎曲變形的現象,剪力墻所承受的力大多數是水平力。而上面的樓層中的剪力墻在位移方面會逐漸加大,導致框架內收,讓剪力墻出現剪切變形,框架所需要承載的力除了荷載水平力之外還有跟剪力墻相關聯的一些附加的水平力。框架剪力墻施工技術,是剪力墻跟框架二者的結合,讓建筑中的梁和柱能夠以鏈接之類的方式去承受重量的一種體系結構。建筑中梁和柱結構的相互組合就構成了框架,讓建筑工程在施工的階段就能實現水平和豎直方向載荷的相互抵抗。剛度、抗震以及受力是剪力墻技術最為明顯的三個特征,要是框架剪力墻所呈現的受力能力跟簡單框架結構相差不多的情況之下,就會對框架所呈現出的剛度形成一定的影響。在框架剪力墻受到稍大的壓力之后,就非常可能會造成彎曲變形的狀況發生,其彎曲變形所呈現出的程度是跟其所承受的壓力直接相關的。
2.1 放線測量
在對框架剪力墻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放線測量,工程施工人員應該以設計圖紙為基礎,對相關測量儀器加以合理的應用。在具體的測量工作當中,值得注意的是應該將軸線控制網這個步驟做好,同時還應該標注明確,給后續的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2.2 模板工程
在進行模板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當中,應該將模板應用功能以及長度的差別重視起來,通常都是內側的模板在長度上比外側的要小。施工中模板是要與墻體貼近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為防止墻體受到損傷,應該在墻體跟模板間設置一定數量的海綿。在實施模板澆筑的步驟之前,應該將模板加以一定的清理,確保其表面能夠呈現出一定的潔凈度。在施工之前應該對模板加以修正,這樣才能保障后續施工過程所呈現出的質量。而且為了避免內側模板在澆筑的過程當中出現位置上的偏移,應該在內側模板上放上一些短鋼筋。這樣的處理可以讓內側模板得以固定,讓模板澆筑的過程順利的進行。在應用吊裝技術的時候,因為澆筑模板通常會對墻體所呈現的整體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求施工人員應該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施工技術。施工中應該確保鋼筋跟墻模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在吊裝準確的同時,確保墻體具備一定的美觀性和安全性[1]。
2.3 鋼筋
在對建筑工程當中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施工的過程當中,要對鋼筋材料的質量以及它位移加以良好的控制,應該從以下三點入手。
2.3.1 鋼筋的選用
施工人員應該將工程施工現場的具體狀況結合起來對鋼筋材料進行選擇,在保證鋼筋的質量和規格都符合建筑工程實際需要的情況之下,選擇更為經濟合理的鋼筋材料,繼而為工程的整體質量提升和成本投入降低提供保障。
2.3.2 節點位置的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在施工過程當中有一個難點,是梁跟柱在節點處鋼筋結構的施工。在這個節點處需要安裝的鋼筋十分密集,然后將混凝土加以準確的澆筑,在這個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需要將一些與之相關的準確數據作為施工依據,并且要求他們必須要對每個環節的施工技巧和順序加以較為熟練的掌握,從而防止節點處鋼筋出現位移的現象。
2.4 混凝土
混凝土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剪力墻的施工當中,而對于它的施工通常都是在剪力墻結構的模板和鋼筋設置完畢以后。在對框架剪力墻結構加以混凝土項目的施工當中,因為各工程項目施工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所以它們在混凝土澆筑步驟的施工技術和工藝也不盡相同。在對框架剪力墻內部的墻柱加以混凝土澆筑的過程當中,在澆筑之前應該將建筑當中墻柱的底部加以相應標準的砂漿填筑,而在澆筑的過程當中則要應用到分層澆筑振搗的方式進行具體的施工。而在墻柱混凝土的澆筑厚度和順序上應該依據施工設計圖紙上的具體要求進行。在對梁板混凝土實施澆筑的過程當中,要依據先對工程梁加以澆筑,然后再對建筑梁以及板加以同時的澆筑。施工人員還應該注意對已完成澆筑任務的位置加以養護,從而確保工程整體最終質量的呈現[3]。對大體積混凝土呈現裂縫的避免可以分成以下幾點。
2.4.1 原料比例的優化
在對混凝土加以配制的時候,應該選用質量以及耐用性都比較好的一些材料,并且要在里面加入減水劑,在進行澆筑的時候要確保混凝土單方用量為250公斤,這就可以確保混凝土在密度以及堅固性方面的呈現。
2.4.2 溫度的降低
混凝土在高溫當中會出現熱脹的情況,在進行澆時通常能夠出現很多的氣孔,繼而出現裂縫,使其剛度降低,因此一定要將溫度控制好。
2.5 內隔墻
對于框架剪力墻中內隔墻的設置,首先應該保證墻體具備足夠的承重性能,在這個前提之下還應該對建筑工程整體的美觀性加以保證,具體的施工技術應用體現在兩個方面:①原材料選擇。內隔墻的建設應該選用抗震能力較強,并且較為經濟實用的小型空心砌塊,這樣就能夠達到其內部空間美觀程度提升的效果;②施工技術的應用。內隔墻在其建設的過程中,是比一些基礎結構的構建簡單一些,而且從重要性上來講也不如基礎構建那么重要,不過內隔墻在質量呈現以及美觀程度上的效果,通常都會對房屋價格和人們的選擇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在其設計和施工的過程當中應該確保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內隔墻的施工一般都是在工程整體施工的后期,之前施工質量的好壞已經有了一定的呈現,在建設內隔墻的時候應該注意到建筑整體的狀態呈現,在確定一些基礎施工在質量上符合標準之后才可以對內隔墻開始具體的建設,從而為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美觀性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框架剪力墻架構的施工建設是建筑工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施工質量呈現將會對建筑工程整體的施工效率和質量形成很大的影響。相關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應該積極探索,借鑒一些國外的先進技術,將工程的實際狀況進行完美的結合,將一些施工中具體的標準和規定作為基礎,選用更為適合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將每個環節加以嚴格的控制,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和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呈現提供保障,給我國建筑行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1]馬玉海,郭書啟.探析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4(l9).
[2]馬國力.解析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1).
TU75
B
1007-6344(2017)09-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