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芳
(杭州市蕭山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 浙江 杭州 311202)
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潛藏的風險隱患及處理對策
朱麗芳
(杭州市蕭山區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 浙江 杭州 311202)
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潛藏著各種風險隱患,如招投標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不規范,招投標管理模式落后等,本文將在簡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探索解決措施,并提出個人見解,希望能為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提供參考。
建筑工程招投標;潛藏;風險隱患;處理對策
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在整個建筑工程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建筑工程招投標中尚且存在招投標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不規范,招投標管理模式落后等風險。因此,建筑工程招投標主體必須完善招投標制度,做好建筑施工項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優化規范招投標管理模式。
當前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潛藏著各種風險隱患,主要可以概括為三方面,即招投標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不規范,招投標管理模式落后等。其中,招投標制度不完善主要是當前招投標合同不是特別完整,雖然《招投標法》與《合同法》要求建筑企業在實施承包時理應出具完整的資質,但是很多能力不足的建筑企業會租借甚至偽造施工資質。此外,部分業主過分壓低或者哄抬投標報價,導致建筑企業被虛假承諾蒙騙。合同管理不規范特指建筑施工項目合同管理與招投標采購流程不規范,不少管理人員在簽訂合同時忽視了招標、采購、評標、合同談判、合同審查、合同會簽、合同章管理、各種授權以及存檔備案等工作,欠缺的管理制度和不規范的操作流程使招標、評標與定標工作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招投標管理模式還相對落后,未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導致建筑工程招投標效率低下。
(一)完善招投標制度
完善招投標制度,管理人員首先應確保建筑工程招投標合同的完整性與合法性,必須認真查看合同條文,加強關注關于建筑施工項目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遵守《招投標法》與《合同法》的要求,認真查看法律的規定,對比法律查看當前的項目工程合同是否存在漏洞,并予以及時地完善,確保項目工程合同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嚴格檢驗建筑企業的施工資質,杜絕哄抬或者過分壓低投標的報價。不僅要審核合同條文是否合法,而且要重視細化合同標的,完善主合同的內容和相關技術附件,加強對合同細節的管理,編制完整的供貨清單,注明服務產品。其次,要細化建筑施工項目中階段性資金的支付條件,結合具體工作情況,選用提前支付或者后付款的方式。另外,在簽訂合同之前,必須預先制定規避風險的措施,落實風險轉移地點,制定科學的物權轉移方案,如果沒有特殊約定,可以根據合同標的所有權的交付狀況來轉移風險和物權。
(二)做好建筑施工項目工程合同管理,規范招投標流程
做好建筑施工項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首先要細化項目工程合同管理內容,完善項目工程合同管理體系,建立科學、完整的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在簽訂合同之前,需要針對招標、采購、評標、合同談判、合同審查、合同會簽、合同章管理、各種授權以及存檔備案等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操作流程。而且,要注意劃分采購部、質檢部、財務部等各個部門的權責,加強各部門的合作,保證各個工作程序的銜接性。例如在進行合同審查與合同會簽工作時,采購部和質檢部應協助合同管理部門審核合同內容和每一條款,關注合同中對于執行合同、內容變更、索賠、合同預警和各方面糾紛處理的規定。另外,采購部在工程合同簽訂與管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不斷完善該部門的職能,保證采購部的獨立性與統一性,注重提升該部門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法律素養、語言組織能力和品德修養,并提高采購部的合同信息管理技術質量。
規范招投標流程,必須緊密結合具體建筑工程項目規模,設計相應的標準,規范施工材料的招投標采購流程,采購方必須根據法律規定來選擇合法的采購方式,依法招標,合理規范招標采購流程。依法制定建筑材料采購項目,做好行政報批工作,制定完善的備案手續。而且,采購方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設置科學完善的評標方法,保證中標人能夠滿足建筑工程的采購需求,全面做好招標、評標與定標工作。此外,采購方必須認真參考以前的建筑施工項目工程合同范本,規范合同范本管理工作,細化工程勘察與設計服務合同(Engineering)、貨物采購合同(Procurement)和建安施工合同(Construction)的合同文本,注意針對實際情況和不同的標準,選用最佳合同范本,及時反饋合同執行經驗,依法實施跟蹤機制,協同采購部門與合同管理部門的員工以及法律專業人士制定最新、最科學、最完整的項目工程合同范本,并將其納入招標與采購工作中。而且,采購方必須依法加強對供應方的管理,保證合同主體的資格,提高合同法律的效力,確保工程合同的履約能力,嚴格審核供應方的資格證書、組織機構代碼、市場地位、營業執照、商業信譽、財務報表和稅務登記證等。另一方面,采購方需要科學調研,并綜合評價供應方的質保能力、商務資質和技術含量。
(三)優化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模式
優化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模式理應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多元主體共治”的現代模式。目前,建筑市場主要包括三大主體,分別是發包工程的開發主體,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技術咨詢顧問,為工程主體服務的承包商。因此,建筑工程招標主體,分別基于“項目經理代表制”、“資格人士負責制”和“半DB模式”三種運行機制開展工作。通過三大主體的協作共治,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就能夠實現了政府、行業和企業三方聯動的“多元主體共治”高效模式。其中,項目經理代表制主要體現在開發建筑企業的內控管理領域。作為建筑項目管理與招投標管理中的核心角色——項目經理,是項目內外協作的核心中樞,需要對項目成本、安全、進度和質量四個方面直接負責。對外負責業主指令的發送和生產指揮權,對內需要和企業內部的營銷、財務、安全生產、物業管理等部門代表開展合作。資格人士必須由獲得注冊執業資格的建筑師或專業工程師擔任,并要求承擔整個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從招標、投標到中標的全過程全方位內外協調、技術審核和監督管理職責。在審批過程中,所有的圖紙提交、技術協調和許可申請,均要由資格建筑師(工程師)進行提交開展。半DB模式摒棄了傳統以業主為唯一核心的運作機制,同時涉及到業主、承包商、設計、監理、分包商、材料供應商的利益協調。
綜上所述,當前建筑項目工程合同(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簡稱 EPC)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建筑工程勘察與設計服務合同;貨物采購合同;建安施工合同,這三種合同在項目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簽訂前法律風險防范工作,解決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潛藏的風險,工作人員則需要細化項目工程合同管理,完善項目工程合同管理體系,規范招標采購流程,認真參考項目工程合同范本,加強對供應方的管理;優化合同條文,關注關于項目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重視項目工程合同內容的完整性,細化支付條件,關注規避風險的措施和物權轉移,不斷優化建筑招投標管理模式,全面做好投標、評標與定標工作。
[1]徐慧聲.基于工程總承包商視角下的 EPC項目合同風險分析與防范研究[J].天津理工大學,2016(02)
[2]張尹青.加強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簽訂的法律風險防范[J].公民與法治,2015(18)
[3]楊青.IPD模式下工程項目招標風險分配與控制研究——基于合同管理視角[J].南京工業大學,2015,(11)
[4]向環麗,蘇濤.淺談基于發包人視角的建筑工程招標合同風險防范[J].建筑經濟,2013(04)
G322
B
1007-6344(2017)09-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