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光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關于鐵路軌枕預制定位技術的探討
夏春光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軌枕在鐵路工程中的大量投入使用,對軌枕的精度要求隨著提高,其中定位技術的應用,是保證軌枕預制精度的關鍵。本文將在了解軌道檢查儀在鐵路軌枕預制期間的應用要求基礎上,深入分析鐵路軌枕預制定位功能基本原理,并展開全方位的定位技術要點應用探討。
鐵路工程;軌枕預制;定位技術
鐵路軌枕預制的定位,需要利用到軌道檢查儀,這種儀器可用于有線平順性的靜態檢測,其檢測準確度可達到0 級標準,適用于測量速度在350km/h 以下的高速鐵路。軌道檢查儀的軌道幾何行為,可通過自變量的描述,確定推行的具體里程,但由于長距離測量容易出現誤差,要求定位時要兼顧軌道的特點,并按照軌檢儀的行業標準,保證測量成果與軌枕的對應性,以及提供檢查的硬件保障措施。除此之外,軌道檢查儀的應用,還需要增加硬件檢測的定位功能,使得檢查儀更加適用于鐵路軌枕預制的精確和快速檢查。
軌枕預制需要綜合考慮與鋼軌之間的連接,期間需要借助扣件實現軌檢數據域軌枕ID 的關聯,以及借助圖像傳感器間接檢測軌枕。具體的定位功能基本原理如下:
(1)在一定范圍內,電渦流式接近開關,與被檢測金屬導體之間,會因為距離的調整而出現電平信號的變化,屬于一種距離模式的傳感器,在鐵路軌枕預制定位時的應用,主要通過振蕩感應頭,在接入高頻振蕩電路后,進行整型檢波和信號處理,進而輸出開關量,再由單片機進行識枕。
(2)電磁場的振蕩感應頭,在扣件緊固螺栓接近后,會出現渦流,進而反作用在接近開關上,使得開關的振蕩能力減弱,并出現內部電路參數的波動,此時即可識別扣件接時的開關通斷,而單片機的功能模塊,亦可獲取相關信號。
關于鐵路軌枕的預制定位,需要考慮到軌枕所應用環境的惡劣,或者其他認為因素對軌枕扣件的損壞。另外在定位過程中,金屬雜物金屬量超標,也會影響軌枕預制的識別,進而出現漏識和誤識的技術紕漏。為克服該技術難點,要求應用好以下鐵路軌枕預制的定位技術:
3.1 提高定位儀器配備的水平
關于鐵路軌枕預制定位的儀器配備,是保證定位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條件,而提高定位儀器配備的水平,需要從保持儀器良好狀態和定期校準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保持定位儀器良好的狀態,鐵路軌枕預制環境的復雜性,對定位儀器的狀態保持具有較高要求,而為了保持定位儀器良好的運行狀態,一方面需要按照試驗項目的技術標準要求,采用適當類型和數量的儀器,提高定位儀器利用的針對性,確保所使用的儀器性能和精度,均能夠滿足標準要求,另一方面是儀器使用過程中,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結合工程的實際定位要求,充分發揮儀器的定位功能。另一方面是定期校準定位儀器,定位儀器本身存在的誤差,容易影響定位結果的精確度,而為了保證儀器始終保持良好的精準度,我們應該進行定位儀器的定期校準,可將儀器定期送到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或者根據規定的檢驗標準,定期自檢儀器,而對于檢定后不合格的儀器,嚴禁繼續在工程中使用。除此之外,定位儀器的日常保養工作,也是保持定位時良好精準度的關鍵性工作,并且在儀器使用后,認真檢查儀器的狀態和重新校準儀器。
3.2 理論值計算
鐵路軌枕預制所需的理論值,包括預制強度、彈性模量、截面特征值、預應力損失、正截面開裂彎矩、正截面極限彎矩、正截面開裂荷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極限荷載等。這些理論值的計算,主要根據試驗準備階段所測量的基本參數,繪制出計算圖紙,通過比較理論計算值和試驗實測值,合理控制軌枕預制的加載幅度。其中軌枕強度和彈性模量的計算,主要按照軌枕預制的抗壓強度標準,利用線性插入法計算得出;軌枕截面特征值是采用彈性理論換算的計算方法,將預應力鋼絲、非預應力鋼筋、架力筋、箍筋等不同類型鋼筋進行換算,得出軌枕截面重心、抵抗矩等截面特征值;預應力損失的計算關系到軌枕結構的設置,計算時除了要考慮錨具的變形和鋼筋的內縮問題,還需要了解鋼筋摩擦、溫差、應力松弛、環向預應力等;開裂彎矩和極限彎矩等理論值,則要考慮預應力損失的客觀因素,并根據已有的理論值進行計算。
3.3 軌枕誤識和漏識解決方法
根據鐵路軌枕預制的技術規范,要求控制好扣件節點間距、道岔區扣件間距,前者適宜距離在650mm 以內,后者適宜距離為600mm。以此作為軌枕識別的標準,可通過以下方法解決軌枕誤識和漏識的技術問題:
(1)軌枕信號處理軟件流程。在捕獲比較模塊中斷后,取本次和上次中斷位置的里程,獲取信號差值,然后根據信號的差值大小,判斷所捕獲的信號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漏識,否則需要進行漏識處理。
(2)軟件補償。利用扣件節點的節距特征,以軟件補償方式,在對獲取軌枕信號進行判斷之后,分析與有效信號中斷位置的里程差,然后利用軌道檢查儀,以125mm 作為單位距離進行采樣,如果信號的差值在500mm 以內,則表示軌枕信號誤識,所獲取信號無效;如果信號的差值大于500mm 而小于750mm,則說明軌枕的信號有效;如果信號的差值超過750mm,則表示信號捕獲時存在遺漏,需要找出漏識的信號。
(3)漏識處理。對于遺漏的信號,漏識處理的方法是利用通過測試所攫取的數據,然后驗算軌枕的間距,可根據公式 計算,其中D 表示軌枕間距;M 表示線路始端軌枕ID 號;N 表示當次獲得軌枕ID 號;Lm 表示線路始端軌枕位置里程值;Ln 表示當次獲得軌枕位置的里程值。通過公式計算,可以明確軌枕具體的漏識數量,在合適的地方追加軌枕采集信號,達到漏識補償的目的。期間相鄰兩次軌枕捕獲的里程差和漏識軌枕數量,均為漏識補償的參數。
3.4 軌枕預制定位的流程優化
按照鐵路軌枕預制的流程,對各個環節進行定位測量,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軌枕預制所需螺桿支架的定位調整,在將軌枕形成軌排的過程中,將扣件緊固在軌枕的中間,然后安裝螺桿支架,用于支撐整個軌排,在此需要進行豎向定位,即利用一個螺桿支架固定三根軌枕,再沿著軌枕的中心線,控制軌枕的撓度,以免對線形產生影響。其次是豎向初步定位,即在安裝好螺桿支架之后頂升軌枕,期間需要借助經緯儀等定位儀器,對支承軌底和軌排等進行定位,以便將高度控制在設計范圍內,同時找出豎向定位后的安全鎖定點。再次是橫向初步定位,可將軌排調整到設計高程以下的5mm位置,然后在防撞墻上固定支撐桿,再利用全站儀定位搭接測端的搭接長度,以此減少模板安裝的誤差,有效避免由于模板位移和變形,對軌枕位置產生影響。
綜上所述,關于鐵路軌枕的預制定位,需要考慮到軌枕所應用環境的惡劣,或者其他認為因素對軌枕扣件的損壞。另外在定位過程中,金屬雜物金屬量超標,也會影響軌枕預制的識別,進而出現漏識和誤識的技術紕漏。為克服該技術難點,要求應用好以下鐵路軌枕預制的定位技術,其中要求提高定位儀表配備的水平和進行理論值計算,在確定軌枕誤識和漏識的解決方法,以及對軌枕預制定位流程進行優化。
U45
B
1007-6344(2017)01-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