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華 劉 春*
(南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地方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蔣國華 劉 春*
(南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建筑業需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文通過對當前中國建筑業的整體情況的分析,指出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和意義,最后就建筑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議。
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產業升級
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階段,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建筑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用社會的發展的需要。建筑業必須重新自我審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白林指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通過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努力,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行動,建筑領域也不能例外”。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構成危害,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資源的稀缺性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有限的自然資源不能滿足人類無限的需求,人類與自然的平衡狀態將不斷被打破,人與自然矛盾不斷加大。可持續發展要求兼顧各方的利益,既使當代經濟得到發展,又不危害子孫后代發展的權利。可持續發展要求堅持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的原則。
建筑業是指專門從事工程勘察設計、設備安裝、土木工程和房屋建設工作的生產部門,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固定資產行業的投資規模也不斷增大,各行各業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建筑業也得到了跨越性的發展,產業規模達到了歷史高點。據統計,截止2012年,我國具有國家一般承包和施工的專業企業資格的建筑企業完成生產總值達95206億元人民幣,實現26451億元的增值,在國家研究和設計企業的經營收入為9547億元,全國監控類企業項目營業實現1196億元的利潤。國家“十一五”期間,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6%,全國勘察工程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國民收入工程監理經營企業的年平均增長率為跟別為26.5%和33.7%。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建筑企業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2012年實現92.2億美元的營業額,新簽合同額、完成對外承包工程達到1344億美元。
我國建筑業發展雖已取得顯著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有礙發展的問題: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沒有得到改變,行業發展過多依賴外部投入,行業總體技術水平低,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專業復合型人才緊缺,技術創新能力滯后,市場交易行為不規范,生產集約化、信息化和管理服務精細化水平較低,物質消耗水平高,能耗大,環境污染嚴重,企業技術裝備落后,國際競爭力較弱等。這些問題呼吁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是我國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部門,其上下游產業關聯度大,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重大關系。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指在滿足當前發展需求的同時,不損害社會的可持續性,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發展道路。
對企業自身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企業節約資源,節省成本,讓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堅持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企業不僅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同時還能變廢為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有利于精簡企業內部結構,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有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對社會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推進社會的整體進步。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引導著其他企業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同時,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能夠減少對環境污染和對施工現場周邊人群的影響。當然,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也會得到強大的輿論支持,這對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是很有幫助的。
對環境來說,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對環境的一種保護,對環境擔負其該有的社會責任。我們知道,建筑行業,免不了砍伐樹木、開墾土地,在建筑中又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建筑行業堅持可持續發展,力求把這些污染降到最低,運用其先進技術及生產工藝,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與環境和諧相處。
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從可持續建筑設計及技術、可持續施工和可持續管理等三個方面著手。可持續建筑設計和技術就是要求在規劃設計階段采用環保的材料和先進的技術,使建筑在建造過程中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在建筑在拆除階段,所產生的建筑廢棄物能夠得到再利用或資源化處理。要求進行生態建筑規劃設計,推廣環保、節能建筑新材料以及先進的建筑技術和設備。施工階段是項目工程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可持續性起決定作用,也是促進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可持續的施工要求積極采用新材料,減少建筑垃圾;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文化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新技術的應用。另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
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完善該行業的法律法規、實施人才興業戰略、信息化戰略,這需要加強該行業的政府監督、加快行業的自律與誠信建設。
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建筑行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能夠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率,促進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
[1] 劉光忱,我國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SWOT分析[J] .建筑經濟.2013(1).
[2]顧勇新,王形,應群勇.中國建筑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熱點掃描.2013(1).
[3]嚴琳,循環經濟理念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J] .科技向導.2011(35).
[4]李慧,基于多技術的我國建筑業發展評價研究∶[碩士論文].遼寧∶東北林業大學.2012.
[5]蔣傳輝,工程造價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措施的探討[J].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發展研究.2007(6).
[6]周全,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博士論文].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09.
[7]黃麗華,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循環經濟思考[J].河南建材.2011(1).
[8]王玉振,建筑行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框架. [J] .中國環境管理
[9]逯瑞林,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初探[J] .市場研究
[10]楊芳建筑業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研究∶[碩士論文].遼寧∶大連理工大學.2009.
[11]楊勝志可持續理論在建筑業發展評價研究中的應用∶[碩士論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12]段學軍,淺議循環經濟模式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J] .思想戰線.2008(34).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Jiang Guo-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Hunan 421001,China)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pillar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 of economic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fair.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pgrade industries
F424.
A
1007-6344(2017)01-0287-01
蔣國華,(1978-),男,浙江嘉興人,南華大學 2011 工程碩士學生 ,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作者簡介:劉春,(1964-),男,南華大學副教授,現任南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企業戰略管理 、企業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