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苓
(天津市武清區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301700)
園林綠化喬木種植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趙霞苓
(天津市武清區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301700)
園林植物栽植成活是實現園林綠化藝術化的基礎,是園林藝術空間展示其魅力的關鍵。城市綠化施工中經常栽植一些規格較大苗木或者反季節栽植,如果沒有一定的技術措施,則很難保證種植苗木的成活率,本文提供一些種植技術和相關措施,希望能和廣大園林同行進行探討。
園林綠化;喬木;種植;問題
幾乎所有的施工人員都知道苗木栽植后,是否成活問題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單位都是在苗木枯死后才發現。在此,希望施工人員能夠重視施工后的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進行解決,從而提高苗木種植成活率。
1.1 解決方法:
1.1.1 了解栽植苗木品種的特點、特性,其適宜范圍,耐性,生長特性等,以確定栽植苗木選苗的范圍。
1.1.2 了解苗木移栽前的情況,是否山苗、實生苗、移栽苗,土球大小,運輸時間,種植季節等;選苗時盡量選擇移栽苗。
1.1.3 了解起苗地、移栽地的土壤情況,是否深土層,土壤類型,PH值,土壤密實度,是否積水等,如為低洼鹽堿,適當抬高為種植臺面,達到淋堿排鹽效果。
1.1.4 栽植后用手有意識的推動樹桿,看土球與土壤是否結合緊密,如果松動及時進行夯實。
1.1.5 檢查是否種植過深或表面是否覆土過厚,如果過深或覆土過厚及時進行清土,清理到原來土印,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1.1.6 檢查大樹移栽后是否及時做支撐或支撐是否牢固。以免大風吹桿造成根部松動與土壤分離透氣,致使樹木死亡。
1.1.7 檢查樹桿或枝條是否破損或修剪方法不當,以免病菌從傷口侵入或樹體水分從傷口過度流失,造成樹木衰弱死亡。
1.1.8 觀察樹體上部情況,葉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脫落,如有應及時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況,是否有腐爛根,腐爛到何種程度,再來考慮是否能夠救活。因為根的好壞是樹木成活的關鍵。
1.2 關鍵點: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所有綠化施工人員幾乎都知道山苗種植成活率很低,但是由于適宜移植的大喬木日漸減少,尤其一些個別品種的大喬木苗圃已經難覓,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2.1 分析原因:
2.1.1 由于環境因素決定了山苗大都是直根系,長期依靠一兩個主根向下生長吸收營養和水分。如果移植,主根切斷,樹體自身的水分流失,根壓減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導致死亡。
2.1.2 山上土層澆薄,樹木間的生存競爭使得樹木根系扎根很遠,如果移栽,能帶的有效須根很少。
2.1.3 一般山上的生存環境較好,水分充足,濕度較高,排水較好,土壤多偏酸性,較適合苗木生長。如果移栽,苗木不能及時適應種植地的環境。
2.1.4 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塊,所以起苗時打土球較困難。
2.2 解決辦法:
2.2.1 苗木最好先進行1-2年已在訓話在進行工程使用。
2.2.2 起苗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樹冠修剪工作。
2.2.3 起苗時注意保護土球的完整性,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斷,并且修剪后的傷口及時進行處理,保證樹體的水分減少流失。
2.3 關鍵點:
2.2.1 粗大根系不要切斷。
2.3.2 修剪后的傷口及時進行處理。
施工單位都知道苗木展葉后尤其是夏季種植喬木,由于溫度高,苗木自身揮發量大,地上部分的蒸發與地下部分的供給不成比例,種植的苗木成活率低,風險大。但有時因為甲方的要求或配合總工期,不得不在展葉后或夏季高溫時種植喬木。
3.1 解決方法:
3.1.1 建議使用筐苗、容器苗、切過根的苗或移植過的苗。
3.1.2 按苗木起挖規范確定所帶土球大小。在起苗前2-3天對所選定的苗木挖寬20cm,深40cm的溝槽,澆灌濃度5%-10%活力素水溶液,保證起苗運輸中養分和水分貯存。
3.1.3 栽植的苗木最好使用近郊的苗木,傍晚時起苗,連夜運輸,用二次沉降法種植并支撐固定。種植時應講究種植質量而不是數量。(二次沉降法:放正樹木后先回土再用水槍沖灌并用鐵鍬攪拌成泥漿,10-15 分鐘后水自然沉降水的吸力使種植土在泥球下半部緊密填實形成第一次沉降,然后在沉降凹陷處再回土澆水稍稍攪拌使土的密度略小于下部形成第二次沉降,這樣整個土壤松密有致既滿足樹木排水和通氣的需要又與樹木泥球緊密結合。)
3.1.4 種植后要搭遮蔭棚,草繩或麻片纏桿,有條件的要局部噴霧,減少水分的蒸發。
3.1.5 選擇栽植成活率高的鄉土樹種。
3.1.6 起苗時苗木進行適度修剪,并且在起苗時和種植后及時對全株噴灑1%-3%蒸騰抑制劑,減少樹體水分的蒸發。
3.2 關鍵點
3.2.1 栽植后土壤與土球的緊密結合。
3.2.2 鄉土樹種,適度修剪,及時藥劑保護。
甲方都希望種上的樹木能保留全冠全葉,不修剪,施工完就能表現出良好的景觀效果。可在實際施工中為提高苗木成活率等因素,苗木都會進行修剪,除非特別培育的苗木。如容器育苗,經過幾次斷根和定向修剪,這樣的苗木可以全枝全葉
4.1 解決方法
4.1.1 苗圃培育容器育苗,是苗木能夠通過容器中的養分滿足苗木自身良好生長。
4.1.2 容器苗移栽時要保持土球的完整性。
4.1.3 種植時要淺種,排水透氣都要好。
4.2 關鍵點
4.2.1 苗圃培育生長良好的容器苗,且容器苗土球大小適宜。
4.2.2 容器苗移栽時要求土球完整,且不宜栽深。
在移栽大樹時一般都會使用吊車或挖掘機進行輔助,在吊裝或卸車時難免會造成樹皮、枝條或樹根機械損傷。
5.1 解決辦法
5.1.1 由于樹皮破裂,會使皮質部和木質部的養分輸送斷裂,從而應苗木成活或生長,所以應盡可能地保護樹皮不被損傷,預防為主,在裝車、卸車時使用吊帶代替鋼絲繩,并且采用棉被、麻袋或草墊加以保護。
5.1.2 對于已經造成樹皮塊狀起翹或部分脫落,可先消毒,將樹皮恢復原狀,用草繩或麻袋綁扎,裹緊,并用樹桿注入液浸灌。
5.1.3 對于樹皮已經完全脫落的,用傷口涂膜劑,再用草片或麻袋片綁扎。
5.1.4 如果枝條、樹根損傷,則先修剪壞的枝條或樹根,用傷口涂膜劑封口,促進愈合,使養分不流失。
5.2 關鍵點
5.2.1 預防為主
5.2.2 及時處理,并做好養護。
在施工中土球破損是經常出現的問題,由于土球的損壞勢必會造成部分須根受到損傷,從而造成根壓小,不能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影響成活率。
6.1 解決辦法
6.1.1 盡可能不用土球破損的苗木。
6.1.2 如果必須用,則在調運種植時,就必須保護好土球未破損部分的完好。
6.1.3 種植土球破損的苗木土壤要求要好,樹穴排水要順暢,為種植后根系促發新根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建議用二次沉降法種植,覆土高度以恢復原土球高度為好,用稀釋的植物活力素根部澆灌液澆灌。
6.1.4 栽植后進行修剪,加大修剪力度,傷口用傷口涂膜劑封口。用草繩進行繞桿綁扎,樹干噴水,且支撐要牢固,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局部噴霧,以提高空氣濕度。
6.2 關鍵點
6.2.1 控制種植深度。
6.2.2 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6.2.3 及時繞桿綁扎樹干噴水、牢固支撐
6.2.4 樹根是否與土壤100%的接觸。
6.2.5 良好的排水。
G322
B
1007-6344(2017)01-0295-01
趙霞苓(1958.03-),男,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林業造林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