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星宇 呂姿豫 劉少彥
(沈陽理工大學)
設計經濟時代的來臨與挑戰
肖星宇 呂姿豫 劉少彥
(沈陽理工大學)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技不斷創新,經濟類型不斷進化,奠定了設計經濟時代的來臨。21世紀之后,設計經濟更是迅猛發展,在社會經濟中占據了重要位置。相對于國際設計經濟相比,我國設計經濟相對落后,發展比較緩慢。因此,我國需要對設計經濟進行更深的探究,追趕以及超越世界平均設計經濟水平。本文筆者對設計經濟時代的來臨與挑戰進行簡單的闡述與分析。
設計經濟:設計產業:產業結構
近些年,互聯網時代的空降,大數據時代的爆發,科技的高速發展,社會整體經濟體系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導致各個行業競爭尤為激烈。商業巨頭的行業壟斷,經濟體系的相互碰撞,導致中國經濟的局限性的發生。全球經濟日益更新,不穩定性隨之增大,激烈的競爭導致不可再生資源成本的上漲,勞動成本以及環保成本的增長,更有世界經濟貿易對中國內生產出口標準的提高。因為中國經濟起步晚,資源雄厚,勞動力廉價,所以低成本一直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所在,也吸引了外資企業入駐中國的主要原因,而如今,大部分外資企業正由中國遷移到周邊國家,從整體的中國經濟體系來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因此,我國正在喪失這一競爭優勢,但凡事必有雙面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行為也正是促進了我國從生產大國走向創造大國的發展趨勢,促進了我國產業鏈的變革。
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國家,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國的設計產業發展具備了地域性強、分布集中、產業鏈條不健全等一些性質。而這些性質特點是隨著我國悠久的歷史以及社會的變遷所導致的。如今我國城市化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性也導致了我國設計經濟發展的不適應,因為諸多原因導致了我國設計經濟發展沒有更快的提升,同時造成了發展緩慢,可持續行不強的現狀。
(一)我國產業發展不均衡,設計需求不足
為了避免農村人口大規模遷移城市,造成城市居住擁擠,農業經濟生產下降情況 的發生,提出了建設新型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等思想,采取了離土不離鄉的政策。在鄉鎮集中化發展中,我國走出了一條屬于我國國情并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道路,防止了工業化時代農村人遷移城市造成農村人口大量減少情況的發生,雖然這一行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適合我國整體經濟向著更穩定、更科學的道路發展,但也導致了農村土地的不必要浪費,居住占據大量可耕土地,致使其不同產業同步進行、相互協作發展等問題的產生。
我國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居住場所與工業企業分散式的發展形勢,使得企業生產無法與居住地更好的相互滲透,生產的集聚效應受到局限性,難以建設出一個健康綠色的生態產業鏈。在鄉鎮生產企業中,雖然農民的勞動方式發生了改變,但其生活方式并沒有隨著勞動方式的改變而改變,而沒有變化就意味著沒有新的機遇,沒有新的商業模式誕生,而此現狀更是促進了農村與城市區域性差距的增大,也促進了整體產業發展不均、分布不均的現狀的加劇。中國農村人口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而生活方式沒有發生改變,造成沒有新的商業、服務業、體育業、醫療業等行業相應的發展,也導致中國國內對設計行業需求不足問題的產生。我國農民對設計的需求對設計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對設計需求的不足也阻礙了我國設計產業的發展,同時我國的小農經濟思想也深刻影響這設計經濟產業的發展。
(二)設計行業內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強烈的市場競爭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規則與秩序,其作用為保護創新并鼓勵相互競爭。我國設計產業當中,通過模仿并加之改造的現象及其普遍,獨立創新產品少之又少,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產品模仿阻礙了設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現如今中國提倡科技創新,建設自主品牌,就是為了規避模仿現象的進一步發展。模仿是創新的天敵,一些企業更是為了謀取利益,甚至縱容抄襲,這都阻礙設計創新拋棄自主權的行為。隨著中國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不斷完善,政府進一步的管理,模仿與抄襲的現象將難以前行,促進設計產業向健康綠色方面發展。
(三)設計投資與支出的觀念差距
在中國的整體經濟體系下,中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對設計投資觀念是比較矛盾的,認為是一種支出,甚至有些企業認為是一種必要性不大的支出。坐觀本土,放眼世界,單看韓國的三星與美國的蘋果,他們認為設計投資是研發產品基礎投資的重要環節,而這種投資的設計觀更是反映出投資人的經濟觀。事實證明,他們的投資理念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更是造就了模仿者的出現,而在整個激烈的社會經濟競爭下,保持著產品自身設計的獨特性,避免淪為產品外觀大眾化情況的發生。而我國在投資外觀理念上來講,思維比較落后,難以促進市場需求,影響著設計產業的緩慢發展。設計不僅是一種投資,更是一個企業在商業戰場上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四)缺乏品牌建設意識
如今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間,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在此之前,由于我國勞動成本低,制造業對勞動力需求大,我國設計經濟發展緩慢,導致我國一直處于生產制造鏈最地端,一直以低姿態服務整個社會。相對于國外,我國缺乏產品品牌,沒有建設品牌的自主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品牌效應的影響越加得到重視,在市場競爭中更是突顯重要,更是一個企業多年經營的成果,是一個企業傳承的靈魂所在。而設計是品牌的獨特體現,是一個企業品牌對外競爭的第一策略,所以設計影響著企業經濟,烙印著企業的傳承。
[1]章萌.設計經濟時代的來臨與挑戰 [J].網友世界·與教育,2014 (18)
[2]吳翔.“設計經濟”的來臨與工業設計教育的面向[J].裝飾,2008 (12)
G322
B
1007-6344(2017)01-0298-01